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霸权的唯一例外,印度直言:全世界只有中国,让美国不敢放肆

0
分享至

前言

八月初,一则国际新闻引发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对外表态,将在24小时内大幅提升对印度输美商品的关税额度。

在特朗普政府掀起的全球经济博弈中,印度媒体集体承认一个残酷事实,真正能让美国收敛锋芒的,全世界只有中国一个。

曾经的"准盟友"为何被当众打脸?手里没牌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特朗普24小时翻脸,印度盟友梦碎

2024年7月的一个深夜,特朗普突然在推特上宣布要对印度输美商品大幅度提高关税,只给印度24小时准备时间。

更让印度难以接受的是,特朗普不仅在经济上打压印度,还在公开场合羞辱印度,直接说印度是一个"快要不行的经济体"。

这一连串的组合拳,直接把印度打蒙了,从上到下全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要知道,印度为了讨好美国,这些年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积极参加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甚至不是G7成员也年年跑去参加。

美国之前也给了印度一些甜头,比如给了个"非北约主要盟友"的身份,卖武器给印度,两国还经常一起搞军事演习,看起来关系真不错。

然而,这种所谓的友好关系,在美国"美国优先"的原则面前,说翻脸就翻脸,一点情面都不留!



更扎心的是印度自己的媒体,到了11月1日,印度媒体好像统一了口径,开始集体反思印度的对美政策。

他们承认,在全球经济权力重塑的牌桌上,印度根本没有发言权,还捅破了一层窗户纸!

那就是特朗普正在用钱和市场准入,发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全世界似乎只有中国能让美国不敢为所欲为。



这不是空话,印度一个叫米希尔·夏尔马的学者,甚至直接在美国的媒体上发表文章说,中国的盘子太大了,大到特朗普都没法随便欺负。

他认为,现在唯一能帮助莫迪抵挡住美国压力的,可能就是中国了。

一个是一直示好的"朋友"被当众羞辱,另一个是这位"朋友"家里的学者,却在说另一个国家才是真正有实力的。



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看,让人不得不思考,为什么印度掏心掏肺地讨好美国,换来的却是无情的背弃和羞辱?

答案可能很简单,因为印度手里没有能让美国感到疼的筹码,没有真正的实力!

这完美印证了米希尔·夏尔马的话,也揭示了国际关系中最残酷的真相。



美元成了武器,美国霸权换新装

很多人都以为,美国维持全球霸权的本钱,是它的十几艘航空母舰,是它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

但现在不一样了,美国真正让别的国家害怕的,是两样藏在更深处的经济武器,这两样武器用起来,比真枪实弹还管用。

一样是美元在全球买卖结算中的地位,它能随时管住任何一个跨国公司的钱,让这些公司不敢不听话。

另一样,就是美国本土那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三亿多人口的购买能力,是所有国家都想去赚钱的地方,谁要是不听话,它就不让你进来卖东西,直接断了你的财路。



看看欧洲那些国家就知道,他们跟中国的生意做得再大,只要美国那边一施加压力,他们马上就得调整步子,因为他们不敢承受失去美国市场的后果,那个损失太大了,根本扛不住。

印度这次,是彻彻底底体验了一把这种逻辑,特朗普上台后,一切都以"美国优先"为准则,之前奥巴马政府给印度的那些贸易优惠、关税豁免,全部作废。

反过来,美国开始逼印度,逼它开放本国的农业市场,让美国的农产品进去,逼它买更多美国的能源和武器。

印度要是不答应,后果就是加关税,而农业对印度来说是命根子,不可能轻易让步,双方的谈判就这么僵住了。



事情还没完,2024年5月份,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空中发生了冲突,结果印度空军表现很差,丢了面子,按理说,美国作为印度的"准盟友",应该出来帮着说几句话。

可特朗普不仅没这么做,反而反手就两次邀请巴基斯坦的军队高层去美国访问,这个动作的信号再明显不过了,直接打了印度的脸!

美国根本没把印度当成平等的伙伴,而是一个随时可以丢弃的工具,现在美国觉得你这颗棋子连自己的邻国巴基斯坦都对付不了,还有什么用?

在特朗普这种生意人总统眼里,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工具,自然也就失去了被优待的资格,这就是美国霸权的真面目!



中国有双王牌,印度两手空空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中国能成为那个例外?

印度媒体用了一个词,叫"攻守双杠杆",虽然有点文绉绉,但意思很明白。

就是说中国手里有两个筹码,是印度甚至欧洲都没有的。



第一个筹码,是决定"买不买"的权力,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不管是汽车电子这样的高精尖产品,还是粮食能源这样的大宗商品,中国的购买量都足以影响全球价格,就拿2023年来说,中国从美国就进口了数千亿美元的货。

许多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赚的钱,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都是来自中国,这就成了巨大的威慑,美国如果真要对中国下死手。

北京只需要一个"停止采购"的反制措施,就能让华尔街无数公司利润暴跌,让成千上万的美国工人丢掉饭碗,这就是"买不买"的权力!



第二个筹码,是决定"卖不卖"的权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建立了一套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不是一天两天建成的,是几十年埋头苦干的结果。

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整套发电厂设备,中国都能独立、高效、大规模地生产出来,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产业链,都和中国深度绑定。



美国之前一直嚷嚷着要"脱钩",要和中国分开,可几年下来发现根本做不到,因为产业链一旦搬离中国,别的国家要么是配套设施跟不上。

要么是生产成本高到天上,根本没人能接得住中国这么庞大的产能,这就是"卖不卖"的权力,有了这两个筹码,攻守形势就完全不同了。

美国想用市场来威胁,中国可以用同样的手段来报复,美国想在供应链上卡脖子,中国可以中断关键零部件的供应来反制。



再回头看印度的处境,就更明白了,印度2023年的经济总量号称突破了3.5万亿美元,数字不小,但它的市场对外国资本来说,不够开放,还有很多限制,吸引力远远比不上中国。

所以它没法用"买不买"来威慑对方,制造业是它更大的短板,虽然也建了很多工厂,但大部分都停留在低端的组装活儿。

那些关键的芯片、高端的零部件,全都要靠从国外进口,这就意味着,一旦美国在上游的供应链上卡你一下,你印度的工厂就得大面积停工。

连"卖不卖"这件事都由不得自己,还怎么拿捏别人?当你的存在对别人来说不是必须的,那你的一切诉求,在别人眼里就都是可以忽略的!



没有硬实力,就没有真尊严

印度原本想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玩平衡,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拿好处,说白了就是想两头占便宜,但特朗普不吃这一套。

他直接压缩了印度的战略空间,逼它必须选边站,莫迪现在没办法了,只能重新转向,积极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还把普京请到印度访问。

这其实是被美国逼得没有别的路可走了,但这么做有用吗?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一位叫刘宗义的专家分析得很透彻,他说印度这是犯了战略判断的错误,印度以为只要模仿中国,对美国强硬起来就行了,但它忘了,它的实力和中国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印度一直有种投机心态,它之前在上合组织内部还曾经阻挠过一些重要的决议,现在回头来找中国和俄罗斯,更多是想把这边当作一个筹码,好回头再去跟美国人讨价还价,这个世界还是靠实力说话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个预测,到2025年,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国家,整体的经济规模将超过G7集团。

这背后,就是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美国的霸权能压住印度,能影响欧洲。

但在中国面前却显得小心翼翼,不是因为它突然变善良了,而是因为它在动手之前,必须计算自己会付出多大的代价,中国的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已经达到了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的程度。

这从美国对中国的关税(47%)和对印度的关税(50%)就能看出来,即使美国想打压中国,也不得不考虑后果。



印度后来也看明白了,所以莫迪才会赶紧访问中国,这不是捧中国,而是被现实打醒后的正确举措,印度媒体的集体反思。

以及印度学者的"中国体量论",实际上都是在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没有实力就只能任人宰割。

硬实力才是免疫美国霸权的唯一密码,对个人而言也是一样,你有什么样的能力,就有什么样的地位和选择权。



这就是现实,虽然残酷,但却真实。

印度想要真正崛起,想要在国际舞台上有发言权,唯一的出路就是埋头苦干,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硬实力。

而不是投机取巧,更不是寄希望于别人的施舍和庇护,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每一个人。



结语

国际关系从来不是温情脉脉,而是赤裸裸的实力较量。

经济主权决定政治主权,这将是21世纪国际关系的铁律。

对个人而言,你有什么样的实力,就有什么样的尊严和选择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福建舰已挂满旗,央视、中船疯狂暗示,服役时间兴许就是今天了?

福建舰已挂满旗,央视、中船疯狂暗示,服役时间兴许就是今天了?

啸鹰评
2025-11-05 18:18:06
江西纪委:62岁柏林被查

江西纪委:62岁柏林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05 13:07:01
大型特级建工集团破产!

大型特级建工集团破产!

新浪财经
2025-11-04 20:59:50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妙知
2025-11-05 15:19:50
林徽因中年照疯传:哪是女神,是硬骨头!

林徽因中年照疯传:哪是女神,是硬骨头!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5 08:46:00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观察鉴娱
2025-11-04 09:35:35
饿了么,改名

饿了么,改名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4 20:09:04
河北原副市长被逮捕,是河北人熟悉的他

河北原副市长被逮捕,是河北人熟悉的他

新牛城
2025-11-05 19:33:49
省级老同志赴郑州航空港区参观调研

省级老同志赴郑州航空港区参观调研

政知新媒体
2025-11-05 14:51:57
美专家:当美军第一波导弹干掉中国航母或两栖舰后,希望中国退让

美专家:当美军第一波导弹干掉中国航母或两栖舰后,希望中国退让

阵匠
2025-08-02 09:16:14
郑主席反击得漂亮!3天内挖掉朱立伦埋的雷,侯友宜成最大刺头

郑主席反击得漂亮!3天内挖掉朱立伦埋的雷,侯友宜成最大刺头

知鉴明史
2025-11-04 19:45:40
WTT冠军赛:首位世界冠军出局!日本队遭首败,林昀儒苦战5局逆转

WTT冠军赛:首位世界冠军出局!日本队遭首败,林昀儒苦战5局逆转

全言作品
2025-11-05 19:28:31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冷空气+台风“双重夹击”!广西将有大雨或暴雨

冷空气+台风“双重夹击”!广西将有大雨或暴雨

鲁中晨报
2025-11-05 16:19:02
欧冠封神之战!22岁小将锁死皇马巨星:6万人鼓掌 官方MVP

欧冠封神之战!22岁小将锁死皇马巨星:6万人鼓掌 官方MVP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05 09:02:58
石家庄事件后遗症!有网友发帖称今天站长开早会,说话态度好多了

石家庄事件后遗症!有网友发帖称今天站长开早会,说话态度好多了

火山诗话
2025-11-05 16:01:52
王家卫不戴墨镜的照片,原来是长这样的,平时基本都是戴墨镜

王家卫不戴墨镜的照片,原来是长这样的,平时基本都是戴墨镜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5 13:44:19
一位72岁靠运送垃圾为生的老人,却在租住的简陋地下室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完全是“竞赛级别”

一位72岁靠运送垃圾为生的老人,却在租住的简陋地下室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完全是“竞赛级别”

观威海
2025-11-04 09:58:04
美国民主党在三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特朗普回应

美国民主党在三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特朗普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3:39:27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鲁中晨报
2025-11-05 11:31:09
2025-11-05 21:28:49
策略述 incentive-icons
策略述
半碗端不平,笔下有乾坤
1464文章数 3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头条要闻

神二十推迟返回 专家:厘米级空间碎片可致航天器损坏

头条要闻

神二十推迟返回 专家:厘米级空间碎片可致航天器损坏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房产
数码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70 Air真机曝光:塑料中框,保留物理SIM卡槽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数码要闻

华为智慧屏 MateTV 系列灵犀手写笔参数公布,需用 7 号碱性电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