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30号,波兰突然宣布要推迟开放和白俄罗斯边境的口岸。
本来计划11月初开,现在直接推到中旬,理由是“支持立陶宛”,毕竟立陶宛之前刚关了和白俄的陆地边境。
![]()
这事儿看着是帮盟友,细想却有点不对劲,因为这会儿北极航线刚好冻住了,之前那艘20天就能跑完中欧的“伊斯坦布尔桥”号货轮,压根没法走这条线了。
其实这已经不是波兰第一次搞事了,两个月前的9月,他们就干过更狠的。
当时直接拿“安全威胁”当理由,把和白俄所有边境口岸全关了。
这一关可不得了,中欧班列90%的货都得走马拉舍维奇枢纽,这下枢纽直接瘫了,300多列班列、数万个集装箱全堵在边境。
![]()
那些等着原材料的欧洲化工企业,当时慌得不行,有的库存就够撑3天,再拖下去就得停产。
波兰两次“关闸”:专挑中欧物流的“软肋”下手
第一次“关闸”是9月12号,波兰说有“安全威胁”,把波白边境全封了。
马拉舍维奇枢纽一停,整个中欧班列的节奏全乱了。
![]()
可能有人不知道,这个枢纽有多关键,中俄的铁轨宽度不一样,到这儿必须换轨才能进欧洲,相当于中欧物流的“必经之路”。
300多列班列堵在那儿,不是简单的迟到,是整个供应链断了。
当时欧洲那些靠中国化工品生产的企业,比如做汽车涂料、建材的,PVA、BDO这些基础原料断了供,生产线都快停了。
第二次就是10月底这次,推迟到11月中旬开放。
![]()
本来大家还指望北极航线能补补缺口,结果北极一冻,“伊斯坦布尔桥”号也歇了。
如此看来,波兰选这个时间点,真不是巧合。
他们嘴上说“支持立陶宛”,但回头看9月那事儿,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当时波兰外交官直接跟中国提要求,让中国促使俄罗斯停掉对欧盟东部边境的“混合行动”,还说口岸开不开,得看“安全威胁”解没解除。
![]()
搞不清的人可能以为是边境安全问题,其实这就是拿中欧班列当筹码,玩地缘博弈呢。
波兰这么干,有点仗着自己位置重要“耍威风”。
毕竟中欧班列西、中、东三条通道,有三条都得走波白边境。
他们可能觉得,只要把这儿卡住,中国和欧洲都得听他们的。
![]()
但他们好像忘了,物流这事儿是双向的,堵别人的路,自己也得受影响。
中欧班列有多重要?波兰掐住的是欧洲化工的“命门”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个货运班列吗?断了再找别的办法呗。
本来我也这么想,后来发现还真不是。
中欧班列要运的不只是普通货物,它承担了中国对欧15%的化工品出口。
![]()
这些化工品不是可有可无的,像PVA是做胶水、纤维的关键原料,BDO能做弹性体、医药中间体,欧洲很多化工大厂都靠这条线供货。
9月那次关闭,德国巴斯夫集团就慌了。
他们路德维希港工厂的BDO库存,就够撑4天。
要是再关下去,工厂就得停产,下游汽车厂的涂料都得断供。
![]()
波兰敢这么硬气,全靠马拉舍维奇枢纽。
目前欧洲还真没第二个地方能完全替代它。
所以波兰才觉得自己有筹码,敢拿边境管控当谈判工具。
![]()
但他们可能没算到,欧洲企业的损失,最后也会间接影响到他们自己,毕竟欧洲经济不好,波兰的出口也会受波及。
中国没坐以待毙:找新路线还反制,但北极航线有“坑”
波兰这边一关门,中国没等着被动挨打,立马就找了替代路线。
跨里海走廊的运量一下子涨了30%,中吉乌铁路也全线通了,西安到巴库的班列更是改成“天天班”,分流了20%的货。
![]()
本来以为这些路线能很快顶上,后来发现还是有瓶颈。
哈萨克斯坦的阿克套港,一年设计吞吐量才24万标准箱,可中欧班列一年要运207万标箱,港口很快就堵了。
绕行土耳其的南线也不靠谱,去年10月因为土伊边境海关政策变了,货又堵了一周。
除了找替代路线,中国还试了北极航线。
![]()
去年夏天“伊斯坦布尔桥”号走北极,从东海出发到英国,才用了20天,比传统路线快12天,还没找破冰船。
欧洲有专家说,这条线能省50%的成本,听着特别美。
但这路线也有坑。
冬天北极冰太厚,再先进的船也走不了。
![]()
而且俄罗斯管得严,他们的“北极号”破冰船帮中国船引航,一次要收2.3万美元,比苏伊士运河还贵40%。
所以北极航线看着好,短期内还没法当主力。
波兰这边还趁机提经济要求,想要中国放宽他们牛肉、苹果的进口配额,还想要稀土支持,让中国投资他们的锂电池厂。
中国也没惯着,直接暂停了波兰农产品的进口审查。
稀土出口配额也收紧了,波兰锂电池厂的原料都预警了。
![]()
而且中国还在绕开波兰找新路线,比如武汉到芬兰赫尔辛基的班列,去年1到9月开行数涨了150%。
如此看来,波兰想靠堵路要好处,最后可能把自己的枢纽地位给弄没了。
波兰这两次边境管控,看着是赢了一时的主动权,其实是双输。
欧洲企业断供、中国找新路线、波兰自己亏钱,没一个受益者。
中欧班列本来是连接两边的“桥梁”,现在却成了博弈的工具。
![]()
未来中国肯定会继续扩替代路线,北极航线的技术问题也会慢慢解决。
波兰要是还抱着“卡脖子”的想法,怕是最后会把自己从中欧物流的核心位置上挤下去。
毕竟物流讲究的是通畅和共赢,靠堵路过日子,肯定长久不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