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30日正在韩国访问的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扔下“重磅炸弹”,宣布已经下令美军立即重启核试验。
这一消息让沉寂33年的全球核试验议题瞬间沸腾:美国自1992年暂停爆炸性核试验后,从未有过如此激进的表态。
更重要的是短短几天内特朗普三次重申该决定,而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随即出面“降温”,澄清所谓“核试验”实为不涉及核爆炸的“非临界测试”。
一边是总统高调渲染“对等反制”,一边是部长紧急改口灭火,这场自相矛盾的政治大戏背后,特朗普究竟被谁刺激?其真实意图又是什么?
![]()
特朗普宣布重启核试验
特朗普的强硬表态并不是一时兴起,在宣布重启核试验后的返程途中及后续专访中,他两度加码,声称“俄罗斯和中国都在推进核试验,美国不能落后”。
但能源部长赖特很快在福克斯新闻节目中推翻了这一说法,明确表示测试仅针对核武器非核部件,目的是验证新型系统可靠性,不会出现蘑菇云。
这番前后矛盾的表述引发舆论哗然:如果只是常规的系统测试,为何特朗普要用“核试验”这一极具挑衅性的措辞,甚至一周内三次高调强调?
![]()
被俄罗斯刺痛的神经
原因或许藏在时间线的巧合中,就在特朗普发声前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宣布成功完成“波塞冬”无人潜航器核动力测试,这款被称为“末日鱼雷”的武器可搭载百万吨级核弹头,威力远超“萨尔马特”洲际导弹。
此外俄罗斯近期完成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测试,也被西方视为战略威慑升级的信号。
这些举动显然刺痛了华盛顿的神经,特朗普在声明中特意提及“其他国家正在进行核试验”,其针对性不言而喻。
![]()
但问题在于俄罗斯明确表示相关测试并非核爆炸试验,美国真的是出于“对等反制”才如此高调吗?
赖特的澄清实则暴露了更深层的图谋,他透露测试将服务于美国核武库现代化改造计划,而这项耗资1.7万亿美元、历时三十年的工程早就暗流涌动。
空军正推进30架B-52H轰炸机的核能力恢复改装,计划2029年前实现全机队核打击能力,海军重启了冷战后搁置的海基核巡航导弹研发,预计2030年代中期列装。
更关键的是美国自1997年起已经进行34次亚临界核试验,仅拜登政府时期就有3次,却从来没有如此大张旗鼓。
![]()
美国民众反对重启核试验
显然特朗普的高调表态,更像是为这一庞大预算争取国内支持的政治秀:毕竟有民调显示,46%的美国民众反对重启核试验,内华达州议员更是直接批评此举“将民众健康置于风险之中”。
这场政治秀还面临着国内外的双重质疑,美国国家实验室主任曾多次作证,技术层面无需恢复核爆炸试验,战略司令部司令人选也公开表示“无法解读总统言论”,因为中俄并没有进行核试验。
![]()
国际社会的反对声浪更为强烈:中国外交部多次敦促美方遵守《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义务,俄罗斯警告将采取对等行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言“核风险已高得惊人”,伊朗则指责美国此举是“倒退且不负责任的霸权行为”。
![]()
特朗普试图通过展示核肌肉维持霸权,但这种单边冒险行为,是否会打开潘多拉魔盒,引发全球核军备竞赛?
事实上美国的核野心早已经显露,其一边未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一边加速新型核弹头研发,W87-1型核弹头采用全新制造工艺,将配备给“哨兵”导弹,威力较前代大幅提升,赖特口中“确保替换型核武器可靠”的说法,不过是为核扩军找借口。
美国作为核超级大国,其核武库规模已经足以毁灭世界多次,所谓“被赶超”的论调纯属渲染威胁:五角大楼预测中国2035年核弹头数量达1500枚,仍远低于美国当前部署的1770枚战略核弹头。
![]()
核安全不是霸权游戏的筹码,全球战略平衡更容不得单边挑衅。
特朗普的核试验闹剧,本质上是霸权思维作祟下的政治操弄。
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军备竞赛实现,而是源于各国的克制与合作。
期待各方坚守《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底线,通过对话化解分歧,共同守护人类免受核威胁的和平家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