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在河津市秋季植树造林的现场,活跃着一支特别的队伍。他们原是守护青山的“防火尖兵”,如今化身为播撒新绿的“绿化先锋”。市林业局森林防火队的队员们抢抓造林黄金期,全力投入秋季绿化,以专业、汗水与担当,为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注入了新活力。
![]()
深秋时节,在黄河龙门景区以东的规划绿地上,森防队员们身着统一制服,正挥锹培土、浇水灌溉,在这片土地上精心描绘着绿色的画卷。
“以往,我们森防队员的主要工作集中在秋冬季至次年春季的森林防火特险期,负责巡查、宣传、扑救等工作。现在我们做到了‘防火期’与‘管护期’无缝衔接。”市林业局森林防火管理股负责人介绍说,当下,我们工作重点主要是补植补造、修枝抚育、病虫害防治等,队员们既是‘防火尖兵’,又是‘绿化先锋’。
从“防火尖兵”到“绿化先锋”的角色转变,正是市林业局创新推行“一专多能”队伍建设的核心举措。今年以来,为破解森林防火队伍职能相对单一与常态化管护力量不足的难题,该局突破传统工作模式,让森林防火专业队在非防火期投入到苗木管护和绿化管护建设中,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专业技能的有效拓展,构建起县域林木“防管育补”一体化管护新模式。
工作中,队员们利用防火期积累的对地形、林情熟悉的优势,开展常态化、网格化的巡查,不仅能及时发现并早期处理林木病虫害、人为破坏等问题,还能精准实施浇水、施肥、抚育等精细化养护作业,有效提升了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在此基础上,针对管护面积大、战线长的任务布局,积极整合社会力量,构建了以国有林场为核心,国营苗圃、铝东路、西磑村、邵庄村为四大分点的“1主4分”管护网络,形成了分片负责、高效协同的基本框架。如今,这支队伍已成长为既能扑救山火、又能造林绿化的复合型专业力量。
“防管育补”一体化模式全面推行以来,市森林防火专业队已累计参与完成绿化造林上千亩,常态化管护林地面积数万亩,显著提升了森林资源管护效率与质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队伍建设的双赢,为黄河流域(河津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绿色动能。
(记者:曹文娟)
【来源:河津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