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罗拉多州的暮色中,67岁的马克·古布鲁德坐在老旧小屋前廊,手机屏幕上微软与OpenAI的千亿美元AGI合作协议格外刺眼。这个如今搅动全球科技格局的术语,是他28年前在马里兰大学地下室里为警示技术风险而创造的词汇。当AGI成为资本追逐的"金矿",市值撑起英伟达等巨头时,它的首创者却拿着无用的博士学位,过着照料年迈母亲的清贫生活。这场关于智能未来的狂欢中,我们似乎遗忘了最初的警示,也模糊了技术本该有的温度。
![]()
一、地下室的先声:AGI概念的诞生与初心
1.1 纳米狂潮中的忧虑者
1997年的AI寒冬尚未消退,研究生古布鲁德埋首于马里兰大学实验室地下室,在抽水泵的轰鸣声中钻研前沿纳米技术。作为埃里克·德雷克斯勒的追随者,他既痴迷于微观世界的无限可能,又清醒认识到技术的双面性——纳米技术若用于军事,可能催生出破坏力远超核武器的武器。这种忧思让他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彼时的AI还只是解决特定问题的专家系统,无法匹配他对"颠覆性技术"的描述。
1.2 论文里的智能定义
在第五届分子纳米技术前沿会议上,古布鲁德宣读了《纳米技术与国际安全》论文。为区别于传统AI,他首次提出"通用人工智能(AGI)"概念,将其定义为"在复杂性和速度上媲美或超越人脑,能获取通用知识并胜任人类智慧任务的系统"。这一定义与当下认知几乎无二致,他甚至特意强调这是"高级通用人工智能",以区分当时的"弱AI"。论文中,他疾呼各国"放弃尚武传统",警惕科技军备竞赛,只是在那个AI不受重视的年代,这份警示如石沉大海。
二、概念重生:从学术冷门到研究热潮
2.1 寒冬后的AI复苏
进入21世纪,计算机算力突破与机器学习算法革新让AI领域回暖。1999年,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在《机器之心》中预言2030年AI将达人类智能水平,这一判断点燃了计算机科学家本·戈策尔的热情。他发现当时的AI仍局限于狭窄领域,下棋、诊断等功能无法实现"真正的智能",便与同事卡西欧·佩纳钦计划编纂论文集,探讨"大而全的AI"发展路径。
2.2 邮件列表里的命名之争
给这种新型智能命名成了难题。"真正的AI""合成智能"等提法均不满意,戈策尔邀请沙恩·莱格、王培等年轻学者在邮件列表讨论。刚获硕士学位的莱格提出:"不如叫通用人工智能,缩写AGI,念起来顺口"。王培曾建议调整为"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但缩写GAI易引发歧义,AGI最终被采纳。这个名字迅速出现在学术论坛与文章中,2006年第二届AGI大会召开、《通用人工智能期刊》创刊,AGI正式成为独立研究方向。直到2005年,有网友在论坛指出"AGI1997年就有人用过",众人才发现古布鲁德这位"幕后首创者"。
三、商业狂欢:AGI的价值异化与边界模糊
3.1 千亿资本的疯狂追逐
AGI很快从学术圈走向商业名利场。微软计划投入800亿美元建AI数据中心,Meta斥资650亿美元打造覆盖曼哈顿规模的数据中心,谷歌母公司Alphabet年资本支出增至750亿美元。在硅谷,AGI等同于"下一座金矿",美国政客甚至宣称"不能先于中国实现AGI就完了"。资本狂欢推高了市场估值,英伟达因供应AI芯片市值一度突破5万亿美元,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都期待AGI带来颠覆性变革。
3.2 概念游戏中的利益博弈
有趣的是,当AGI成为商业筹码,其定义却愈发模糊。OpenAI CEO奥特曼先称"掌握构建AGI方法",后又说"AGI一词没用";微软CEO纳德拉批判"宣布AGI里程碑是指标作弊",但两家公司的合同却将AGI变成利益开关——原始协议规定OpenAI实现AGI可终止微软技术访问权,新协议则要求独立专家组审核"AGI突破",甚至有传言将"创造1000亿美元利润"作为AGI判定标准。曾经的技术概念,如今成了资本博弈的工具。
四、回归本质:技术狂潮中的冷思考
4.1 无法回避的风险警示
古布鲁德从未介入AGI的商业狂欢,他仍执着于当初的担忧——陆续发表文章呼吁禁止AI武器,警惕科技军备竞赛。如今的AGI发展确实伴随着诸多挑战:技术上,现有AI缺乏认知灵活性,难以实现知识迁移;伦理上,岗位替代、隐私泄露、算法偏见等问题凸显。当资本忙着给AGI贴标签、算估值时,这些"不赚钱"的问题反而成了最该重视的隐患。
4.2 平衡发展的未来之路
AGI不是简单的"技术玩具"或"赚钱工具",它承载着人类对智能的终极想象,也考验着人类对技术的掌控能力。政府需建立全球统一的伦理框架与监管机制,科研人员要在突破技术瓶颈的同时坚守社会责任,企业不能为短期利益忽视潜在风险。正如古布鲁德所说:"我关心的不是名分之争,而是军备竞赛",当我们追逐AGI的脚步时,不该忘记那个地下室里的初心——技术应是和平与进步的推手,而非灾难的源头。
结语:被铭记的警示与未卜的未来
古布鲁德的名字或许会继续被商业浪潮淹没,但他创造的AGI一词已深刻改变世界。当微软与OpenAI的千亿美元协议搅动市场时,我们更该想起那个67岁老人的苦笑——技术的价值不该只用金钱衡量,智能的未来更需要人文关怀。AGI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是沦为资本游戏的筹码,还是成为造福人类的利器,取决于我们每一次清醒的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