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分:
一、内蒙古骑兵部队序列沿革
二、内蒙古骑兵第一师沿革
三、内蒙古骑兵第二师沿革
第二部分:
四、内蒙古骑兵第三师沿革
五、内蒙古骑兵第四师沿革
六、内蒙古骑兵第五师沿革
![]()
内蒙古骑兵战士塑像
1945年11月26日至29日,召开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大会。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后,即着手组建“维护群众利益的少数民族自己的军队”。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兼常务委员会主席乌兰夫指出,“在军事上要组织一支为人民服务的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首先从恢复和组织各旗的保安队做起,并广泛组织和训练民兵”;其具体任务是“肃清境内的反动派和法西斯残余势力,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巩固革命的社会秩序”。
一、内蒙古骑兵部队序列沿革
1945年12月,绥远战役结束后,我党领导的第一支蒙古族正规武装部队——蒙古骑兵独立旅——正式组建。
1946年3月30日至4月3日,在承德召开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史称“四•三”会议),这次会议统一了内蒙古自治运动,从而也就统一了内蒙古的武装部队。6月,根据“四•三”会议决议,内蒙古地区的各支武装部队统一整编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下辖东部地区的内蒙古骑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和卓索图盟纵队,西部地区的内蒙古骑兵独立旅、骑兵第四支队、骑兵第五支队、骑兵第六支队等部队。
1948年1月1日,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改称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下辖骑兵第一师、骑兵第二师、骑兵第四师、骑兵第十一师、骑兵第十六师、卓索图盟纵队、军区警卫团等部队。
1949年5月,内蒙古人民解放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同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内蒙古军区所辖部队编为骑兵第一师、骑兵第二师、骑兵第三师(原第十师)、骑兵第四师(原第十一师)、骑兵第五师(原第十六师)和炮兵团、警卫团,共17个团;加上军区军政干校、司政后机关,总人数为18019名,军马13696匹。
1950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撤销了骑兵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建制,成立各盟军分区。锡林郭勒盟军分区,下辖第一独立骑兵团;察哈尔盟军分区,下辖第二独立骑兵团;昭乌达盟军分区,下辖第四独立骑兵团;哲里木盟军分区,下辖第六独立骑兵团;兴安盟军分区,下辖第七独立骑兵团;呼纳盟(即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1949年,由呼伦贝尔盟与纳文慕仁盟合并设置)军分区,下辖第八独立骑兵团。各盟所辖之旗县市均成立人民武装委员会和武装部,归属各盟委和盟军分区双重领导。内蒙古骑兵第四师进驻乌兰察布盟,内蒙古骑兵第五师进驻伊克昭盟。
1952年6月3日,撤销了内蒙古骑兵第四师和第五师番号。同时,从六个盟军分区所辖独立骑兵团中各抽调一部分兵力,与骑兵第四师、第五师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骑兵第五师,归华北军区建制。至此,内蒙古骑兵部队完成了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谱写了光辉的战斗历程。
![]()
英勇杀敌
二、内蒙古骑兵第一师沿革
1945年8月8日,苏联发表对日作战宣言,宣布从9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8月9日,苏联军队从东、西、北三面进入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作战。8月11日,以饱受日本侵略者奴役的、以蒙古族为主的青年军官及军校学生毅然起义,杀死日本教官,为后来建设革命军队提供了条件。
抗日战争胜利后,哈丰阿和特木尔巴根等人组织了东蒙古人民民族解放委员会,成立了兴安总省。10月2日,在兴安总省的领导下和苏军的支持下,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成立了民警大队。都固尔扎布任大队长,下设4个中队。
12月1日,民警大队扩编为民警总队,都固尔扎布任总队长,下设3个大队。
1946年1月16日,在王爷庙成立了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组织了东蒙古人民自治军。1月末,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决定将民警总队扩编为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第一师。莫德勒图任师长、都固尔扎布任参谋长。下设4个团,原民警总队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分别扩编为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西科中旗民警大队扩编为第四团。
“四•三”会议之后(即1946年4月3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胡秉权任骑兵第一师政委,都固尔扎布任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
1946年5月25日,成立了内蒙古人民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成立了兴安军区,东蒙古人民自治军改编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一师改称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一师。
1946年8月10日,中共兴安省委、兴安军区调整了骑兵第一师的师、团领导,王海山任师长、双宝任副师长,胡秉权任政委、都固尔扎布任副政委(后任政委),额博尔图任参谋长,旺丹任政治部主任。
1947年6月底,骑兵第一师与辽北第一分区联合成立蒙汉联军司令部。
1948年3月,部队进行整编。整编后王海山任师长、张光迪任副师长,胡昭衡任政委,旺丹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额博尔图任参谋长。
1949年5月,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一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师,编为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第十六团4个团。王海山任师长,张光迪任副师长,都固尔扎布任政委,李天宇任参谋长,墨志清任政治部主任,鲍音扎布任政治部副主任。
1950年11月,骑兵第一师师部改编为锡林郭勒军分区和察哈尔军分区,第一师第一团改编为第一独立骑兵团,归属锡林郭勒军分区;第一师第二团和第三团合编为第二骑兵独立团,归属察哈尔军分区。都固尔扎布任锡林郭勒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富金山任参谋长,高万宝扎布任政治部主任。王海山任察哈尔军分区司令员,韩惠如任政委,田积忠任副司令员,陈时雨任参谋长,孙殿忠任政治部主任。
![]()
英勇杀敌
三、内蒙古骑兵第二师沿革
1946年1月,东蒙古自治政府内防厅厅长、东蒙古自治军司令员阿斯根去到哲里木盟地区建政、建军、建团(东蒙古青年团)。
在哲里木盟地区组建了东蒙古自治军骑兵第二师。乌力图(哲里木盟盟长)兼任师长,赵石兼任政委(1946年6月起),白音布鲁格(王海峰)任参谋长,李洪范任政治部主任,丹森宁布(包玉卿)任参谋处长。下辖5个骑兵团。骑兵第十一团,由收编科左中旗地方武装组建,全团400余人,编为4个连,驻防科左中旗;骑兵第十二团,以科左后旗独立中队为骨干组建,全团600余人,编为4个连,驻防科左后旗;骑兵第十三团,由收编科左前旗地方武装组建,全团200余人,驻防科左前旗;骑兵第十四团,由收编库伦旗地方武装组建,全团200余人,驻防库伦旗;骑兵第十五团,由收编奈曼旗地方武装组建,编为3个连,驻防奈曼旗。
阿斯根与中共西满分局取得联系,议定东蒙古自治军接受西满军区的领导和指挥。
![]()
英勇杀敌
1946年6月,我党成立了哲里木盟蒙汉联合政府,并成立了蒙汉联合司令部,由乌力图任司令员,高体乾任副司令员,吕明仁任政委,赵石任副政委,曾敬烦任第二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洪范任政治部副主任,吕明仁任军政委员会主任。蒙汉联合司令部成立后,整顿了骑兵第二师所属各部队,调整和加强了干部队伍。那钦双合尔任骑兵第二师师长,赵石任政委,白音布鲁格任副师长兼骑兵第六支队支队长,丹森宁布任参谋长,王景议任政治部主任。
1946年12月,兴安省军区和辽吉军区共同决定成立蒙汉联军,联军由骑兵第二师、骑兵第六支队和第五军分区所属步兵第二十六团组成;同时,将骑兵第一师第二团、通辽县武工队、开鲁县武工队也划归蒙汉联军司令部指挥。蒙汉联军由阿斯根任司令员,高体乾任副司令员,赵石任政委。骑兵第二师由白音布鲁格任师长,骑兵第六支队由阿木林布任支队长。
1947年6月份,骑兵第二师各团都统一成立了团部和司、政、后机关,每团下属4个连和直属分队,每团人数500余人。
1947年秋季,辽吉军区决定将骑兵第二师改编为哲里木盟军分区,由那钦双合尔任司令员,赵石任政委,胡秉权任第二政委,白音布鲁格任副司令员,谭刚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丹森宁布任副参谋长。
1948年春季,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指示内蒙古军区和辽吉军区恢复骑兵第二师建制,并编入东北野战军序列,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二师,下辖第二十一团、第二十二团、第二十三团和第二十四团共4个骑兵团,每团下辖4个骑兵连;同时编有师直属分队、炮兵营、警卫连和通信连。全师共计2500余人。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二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二师。
1950年11月,骑兵第二师师部改编为昭乌达盟军分区和哲里木盟军分区,第二师第四团和第五团的一半改编为第四独立骑兵团,归属昭乌达盟军分区;第二师第六团和第五团的一半改编为第六骑兵独立团,归属哲里木盟军分区。白音布鲁格任昭乌达盟军分区司令员,石汝麟任政委,巴图任副政委,李景富任参谋长。慕汝瑞任哲里木盟军分区司令员,齐永存任政委,那仁任参谋长,鲍荫扎布任政治部主任。
(第一部分完,敬请您阅读第二部分)
![]()
英勇杀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