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萝吉
说实话,我知道燃油小车市场早已没落,但是查了下几款车型的销量,其惨状还是有些触目惊心了。
![]()
今年9月份,大众POLO(参数丨图片)上险量79辆,东本LIFE 46辆,曾有“50万内最好神车”称号的飞度,只有22辆。与此同时,宏光MINI和银河星愿这两款电动小车,却成为9月份上险量唯二超过5万辆的超级爆款。
不过,价位稍稍往上移,在10万元左右家用轿车、SUV市场,不同动力类型之间的市场格局,又是另一番天地。今天我们抛开网上最火的中高端产品,把目光聚焦到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平价市场,探究下不同产品的格局现状,以及背后的逻辑。
纯电份额接近100%,小、微车市场率先达成纯电化
燃油小车份额接近归零,核心因素自然是来自纯电车型的竞争,不过需要了解的是,在2020年宏光MINI引爆市场之前,以燃油车为主的小、微车市场,已经处于持续没落状态。
![]()
燃油小车的巅峰时期,大约是在2010-2015年前后,当时国民收入普遍偏低,很多家庭的第一辆车,都会考虑门槛最低的小微车型,包括当时很火的铃木奥拓、吉利熊猫、比亚迪F0等A00级微型车,以及价位稍贵的本田飞度、大众Polo、日产玛驰、丰田雅力士等等。
![]()
而随着国民收入逐渐增加、自主品牌SUV和平价轿车的兴起,小微车型难以满足家庭用户对空间、实用性的需求,份额开始逐年下滑。
2017年,Polo和飞度的销量分别达到16万和11万辆,到了2020年,他们的销量已经分别降到了4.8和5.8万辆。如果没有新能源市场的爆发,燃油小车市场,在中国也难以逆转持续萎缩的趋势。
而正当人们认为中国消费者不再需要小、微车时,2020年之后陆续上市的宏光MINI、熊猫mini、海鸥、海豚、缤果、星愿等等纯电小车,把这个细分市场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如上表,9月份宏光MINI、星愿均突破5万辆,超2万辆的有海鸥、Lumin、海豚3款车,另有4款车型单月过万。仅仅Top 10的总销量,就超过了23万辆,远超曾经燃油小车巅峰时期的规模。
也就是说,纯电小车如今的成就,并不是在燃油小车萎缩时趁虚而入,也并非简单的取代后者,而是创造了独属于自己的新的时代。某种意义上,纯电技术的成熟,才让小、微车这个类别,进化到了究极状态。
电动时代,中国人为何重新爱上了小车?
近几年很少被提及的一个说法,是中国人对于车的偏好是“以大为美”,和美国市场有些相似,十多年前燃油小车受欢迎,本质上还是受制于消费力。再加上燃油小车利润太低,厂商也主动缩减了这方面的投入。
而事后证明,中美两国的汽车生态还是明显不同的,国内消费者逐渐对大车祛魅,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购第二辆车,更符合日常市区代步的电动小车,就成了新宠。
![]()
对于通勤、代步车而言,纯电小车完美解决了此前燃油小车的诸多痛点:
通勤里程普遍较短,200-300公里续航的纯电小车可以轻松覆盖;
纯电动力的特性,在燃油车油耗最高的城区环境,纯电小车的电耗却更低,出行成本大大缩减;
纯电平台无需考虑传统发动机、变速箱等机械部件,空间利用率大大提升,小巧车身下就能实现远超燃油小车的乘坐和储物空间;
紧凑级以上纯电动车,一直面临的续航、补能困境,在无需承担长途出行的纯电小车身上大大弱化。
基于以上原因,在新能源车整体渗透率刚刚超过50%时,小、微车市场的纯电车型,已经占据了接近100%的份额。
至于插混和增程动力,因为各自都需要放置发动机或变速箱,在成本、空间利用率等方面,相较燃油小车没有明显优势,对于代步场景也全无必要,所以各厂商也就没有费心研发和投放插混或增程的小微车型。
![]()
如果说10多年前消费者选小车,很多时候是迫于购车预算的无奈,那现在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经过近几年几轮价格内卷,轩逸、朗逸、帝豪、甚至卡罗拉等三厢轿车,都已经下探到了7-8万区间,很多消费者依然选择纯电小车,并非买不起“大车”,而是主动的选择。
当然,能够承担综合场景的三厢轿车和SUV,还是有很多受众的,而对于这两类产品,市场格局就和小、微车市场大不相同了。
10万级三厢车、SUV市场,燃油车仍占优势
把价格锚定在终端价10万元左右,挑选出不同动力类型三厢轿车的销量Top 10,市场格局大概是这样的:
![]()
很明显,10万级三厢轿车市场,燃油车依然占据着最大的一块份额,9月份销量过2万辆的有3款,Top 10车型总销量接近14万辆。插混类别也有销量逼近3万辆的亲PLUS DM-i,但爆款主要集中在比亚迪品牌内部,Top 10车厢总销量将将超过11万辆。
至于纯电类别,目前最畅销的MONA M03也未突破1.5万辆,排名第二的零跑B01,是近期上市不久的新车,Top 10车厢总销量不到8万辆,加到一起还不及纯电小车中宏光MINI、星愿两款车。
![]()
10万级SUV市场里,纯电车型的份额要高一些,已经超过了插混SUV,但和燃油SUV依然存在很明显的差距。而且9月销量破2.5万辆的元UP,是10万价位最畅销的纯电车型,但它的核心定位其实不过是大一点的代步车,购车逻辑更接近于纯电小车。
也就是说,不管是细分市场的份额、还是整体销量规模,在10万元这个价位,纯电三厢车和SUV都远低于纯电小车。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综合场景需求。
![]()
对于纯电车型来说,一旦需要兼顾长途出行,消费者对续航、补能的需求就会骤增。日常代步场景,续航200-300公里、再加上家用或公共场所的慢充桩,已经足够满足需求,而对于纯电三厢轿车,哪怕续航达到500公里,也无法打消人们对补能的焦虑。
10万价位,是纯电三厢车和SUV的入门级别,受制于成本,800V以上高压平台、100kWh左右的超大电池组,以及5C、6C规格的高倍率电芯,目前都无法加装在10万级纯电车型上,CLTC工况400-500公里续航+普通快充,是这个级别纯电车型的常规配置。
很显然,这种续航和充电配置,应付综合场景的能力,是不如燃油车或插混车的。而且在自主、合资品牌燃油车不断降价的背景下,10万级纯电车在用车成本上的优势,也被大幅消减。
10万级纯电车型的增长,已经在提速
10万级纯电家用车份额依然偏低,是目前的现状,但当下的趋势是,这个类别的市场已经开始加快增长。
![]()
7月底上市的零跑B01,9月销量已经突破1.3万辆;合资阵营的日产N7、丰田铂智3X两款纯电车型,9月销量分别达到6888和9421辆。
另外,近半年来跻身新势力头部的零跑,背后增长的动力核心就来自纯电产品,C10、C11、C16等车型均有纯电和增程版本,且价格非常接近,但各自纯电版的销量,都明显高于增程版本。
以上这些趋势表明,随着10万级纯电车型产品力的不断提升,燃油、插混车型的份额也在被纯电车型侵食。虽然进展速度相对较慢,但纯电车型在10万级家用车市场的持续增长,也已经是当下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随着大容量电池、高压平台、高倍率电芯等技术的逐渐下放,纯电车型在完全占据小、微车市场之后,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10万价位的主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