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北京一市民反映有陌生男子在她家中无人时,通过指纹解锁智能门锁多次进入她家。品牌方回应将返厂检测,技术人员现场测试多人指纹均无法复现开锁情况,推测为“极低概率误识事件”。
智能门锁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出门可以不用再带各种钥匙,用指纹、面部识别,甚至口令就可以开门,大大地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但无论有多少花里胡哨的功能,安全始终是门锁设计的底线。
涉及门锁质量就不是小事,千万家庭都依赖一扇门守护家庭财产和人身安全。虽然事件中的陌生男子,并未实施什么盗窃行为,且疑似存在精神问题,但门锁是实实在在地被陌生人打开了,这不禁让人疑问“智能门锁真的安全吗?”
商家回应这是“极低概率事件”,恐怕单纯一句解释很难让公众信服,若真是误识,为何该男子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误识”,商家当务之急应该给出更详尽的调查报告,公众需要知道,这仅是偶发事件,还是产品设计存在缺陷?这件事的结果牵动着无数智能门锁使用者的心。
门锁质量关乎公共安全,监管部门有必要积极介入,精准找出问题在哪,避免商家自检自测,若证实存在安全隐患,必须依法对该批次产品予以下架处理,并严格追究厂商的法律责任。安全,是门锁的底线需求,不容任何妥协与忽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