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
素有登高远眺的习俗,
这一传承千年的民俗
不仅承载着敬老的温情,
更暗藏着疏解秋愁、调养肝气的中医智慧。
一、“悲秋”并非矫情,而是身心的自然呼应
中医理论认为,“天人相应”,秋季气候干燥,万物凋零,人体的脏腑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肺属金,主秋,秋季肺气偏旺;而肝属木,金克木,肺气过旺易克制肝气的疏泄。肝气主疏泄,有调节情绪、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当肝气被抑制,疏泄不畅时,人就容易出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胸闷胁胀等“悲秋”症状。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秋季日照时间缩短,人体褪黑素分泌增加,血清素水平下降,这两种激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情绪调节中枢,导致情绪稳定性下降,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此外,秋季气温下降,人们户外活动减少,社交互动降低,也会间接加重情绪低落的状态。
![]()
二、重阳登高,为何能疏解情绪养肝气?
重阳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古人选择在这一天登高,除了避灾祈福,更与秋季的养生需求密切相关。从中医养生角度分析,登高对疏解“悲秋”情绪、调养肝气主要有三大作用:
1.登高望远,开阔视野解肝郁
“目为肝之窍”,眼睛与肝脏的功能密切相关。登高远眺时,视野豁然开朗,目之所及皆是开阔的景致,能够刺激眼部经络,间接调节肝气的疏泄。当人们凝视远方的山川、田野时,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心中的郁结也随之消散,这正符合中医“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特性,有助于肝气的顺畅运行。
2.户外活动,气血运行助肝养
登高属于轻度的有氧运动,在攀登过程中,身体的气血运行加快,全身经络得到疏通。中医认为,“肝藏血”,气血充足且运行通畅,才能为肝脏提供充足的营养,维持肝脏的正常功能。同时,运动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浊气,改善因肺气过旺导致的气机郁滞,从而减轻对肝气的克制,达到养肝气的目的。
![]()
3.亲近自然,天人合一调身心
秋季虽有凋零之景,但也有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的壮美。登高时置身于自然之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能够让人从“万物凋零”的负面联想中脱离出来,重新建立与自然的连接。这种“天人合一”的状态,能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平衡,缓解因季节变化带来的身心不适,让情绪逐渐趋于平和。
三、重阳登高养生,这些细节要注意
虽然登高益处多多,但要想达到疏解情绪、养肝气的效果,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避免适得其反:
1.选择合适的登高地点与强度
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登高地点,避免攀登过于陡峭、险峻的山峰。中老年人或体质较弱者可选择坡度平缓、海拔较低的山丘或公园内的高台,登高强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惫为宜,切忌逞强过快攀登,以免耗伤气血。
2.注意保暖与补水,顺应秋燥特性
秋季昼夜温差大,登高时应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同时,秋季气候干燥,登高过程中出汗会导致水分流失,需及时补充温开水,保持身体津液充足,防止秋燥伤肺,间接影响肝气的调养。
![]()
3.结合情绪调节,事半功倍
登高时可主动调整心态,放下工作与生活中的烦恼,专注于眼前的景致,或与同行者轻松交流,分享心情。也可适当进行深呼吸练习,在登高至开阔处时,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呼出,有助于排出体内郁气,进一步缓解情绪压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