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26届毕业生总人数为12373人。其中,本科毕业生6372人占比51.5%、较上届毕业人数略减18人;硕士生5221人占42.2%、较上届人数略增130人;博士生780人占6.3%、较上届人数略增57人。
很多网友、高考生及家长、在校大学生及家长都知道重庆大学有5大校区,但对每个校区的学生规模并不太清晰,学校对2025届毕业生分校区分布有较为详细的数据,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一下各校区的学生构成情况(实际在校生规模与2025届毕业生规模肯定有差别)。在2025届1.22万名毕业生中,A区毕业生规模占比约为36.6%,B区占28.3%,C区占0.8%,虎溪校区占34.2%,两江校区占0.2%,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重庆大学在校生主要集中在A区、B区和虎溪校区。
![]()
重庆大学2026届毕业生获得保研的学生人数为1726人,如果再加上强基计划转段学生66人的话合计达到了1792人,按学校本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计算,学校保研率达到了28.12%。从学校33个二级学院保研情况来看,其中仅有10个保研率超过了学校平均值。其中,弘深学院以60.7%遥遥领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以41.7%位居第二位,计算机学院37.3%、博雅学院33.8%、电气工程学院32.5%、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31.5%均达到了30%以上。
另外化学化工学院29.3%、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28.4%、生物工程学院28.4%、资源与安全学院28.3%也超出了学校平均值。当然,如果不含强基计划保研率仅有27.1%,那么药学院、光电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学院、自动化学院都达到了学校平均值以上。保研率低于20%的仅有艺术学院的19%,其余学院均在20%-27%之间。
如果按不同二级学院保研学生人数排序的话,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以148人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计算机学院118人、土木工程学院109人、电气工程学院103人均在百人以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4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9人、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71人、自动化学院70人、大数据与软件学院66人以及光电工程学院60人位居前列。而体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数均在10人以下,另外药学院也低于20人。
![]()
除保研学生之外,当年强基计划录取的新生,4年后转段情况是最受高考生及家长关注的一个数据。笔者并未搜集到当年重庆大学强基计划实际录取新生人数,按学校招生计划90人计算,这一届强基学生的转段率约为73.33%。关注过笔者的网友知晓此前笔者有强基计划转段率的专文分析,绝大部分高校的转段率处于70%-80%之间,这是想要报考强基计划的高考生及家长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不是强基录取后就能铁定读研了。
本届强基计划毕业生的去向情况如何呢?从统计数据来看,有26人选择进入了6个学院的7个专业攻读硕士,主要去向是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学院等目前社会舆论关注的超级热门专业,而选择继续攻读数学、物理学专业的合计也只有3人。另外40人则选择了8个学院的10个专业的直博方向,这部分学生主要流向有物理学、数学等基础学科方向,也有选择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工科专业方向。
有网友会说,我不能以一个年度的转段人数及转段比例来下结论。那么我们来看看重庆大学近三年强基计划毕业生的转段情况。2025届强基计划毕业生(2021级新生)74人转段、转段率约为82.22%,2024届强基毕业生(2020级首届录取新生)67人转段成功、转段率约为74.44%。从近三届毕业生的转段情况来看,几乎可以对笔者的推断做出合理解释了。
其实从某个方面来说,重庆大学强基计划毕业生的转段率有所下降,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学校的保研率在不断提升,转段率如果保持不变相对也属于下降范畴。我们可以从统计数据来看,2025届毕业生推免生人数为1579人保研率为25.1%,2024届为1526人保研率为24%,这些数据就是非常明显的证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