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好看,却有股脚臭味;不受待见,却是中药里的“宝”。
- 它的名字叫——败酱
![]()
一、野草不都是没用的
在农村野外,野草是最常见的植物。
它们生在路边、田埂、山坡、林下,有的被当成猪草、草,有的却是药食两用的宝贝。
只是如今大家生活富裕了,不再挖野菜、不再割猪草,那些曾经被利用的野草,也渐渐被遗忘。
而这其中,有一种最让人又爱又恨的野草,——它长得漂亮,却有股怪味,这就是 败酱草。
二、“脚臭味”的野草
第一次认识败酱,是我小时候在山坡上玩的时候。
那天正值夏末秋初,草丛里开满了黄色小花。我摘下一朵,好奇地揉了揉,结果——一股刺鼻的脚臭味扑面而来!
当场差点被熏跑。
后来才知道,败酱就是因为这味道得名:“像坏掉的酱一样的臭味”。
败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败酱科败酱属。在我国分布极广——除了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广东、海南几地外,全国各地的田埂、林缘、山坡、路边几乎都有它。
三、难闻但有大用处
虽说味道不讨喜,但败酱的价值可不低。
小时候奶奶常说:
“这草臭归臭,吃了对身子好。”
春天,败酱的嫩叶能当野菜。把它焯水去掉臭味和苦味后,凉拌、包饺子、炒鸡蛋都行。
焯过水的败酱其实没什么异味了,加上蒜、醋、辣椒油一拌,香得很。
奶奶还常拿败酱煮汤,清清的汤水能去火、消炎、解毒。
那股淡淡的草香味,后来竟成了我记忆里的“家乡味”。
四、败酱的药用价值
败酱不只是野菜,它更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
《本草纲目》里有记载:
“败酱,治肠痈、疗疮毒,清热解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败酱含有败酱苷、黄酮类化合物,具有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祛瘀 的作用。
在民间,它常用于:
- 感冒发热
- 咽喉肿痛
- 肠胃炎症
- 皮肤疮毒
药用部位主要是全草,可煮水、煲汤,也可入药丸膏方。
五、山野小草,也能卖钱
现在,败酱在中药材市场上仍有不小的需求。
农民每年夏秋季都会去山里采挖败酱,洗净、晒干后卖到药材市场。
不过,这几年价格比较平稳,干品大约5元/公斤,不算贵。原因很简单:我国野生资源太多,江苏、河北还有人工种植基地,市场供应充足。
可即便如此,败酱依旧是药铺里不可或缺的中药。
值得一提的是——败酱在各地的名字五花八门:败酱草、泽败、黄花草、观音菜、豆豉草、女郎花……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叫法。
所以,下次见到开着黄花、气味奇特的草,也许就是败酱呢!
六、败酱小档案
![]()
七、结语:臭草,也是宝草
败酱虽然有股“脚臭味”,却是地地道道的“宝草”。
它能上药堂、能上餐桌,既是草药良方,也是山野风味。
所以别因为它难闻就嫌弃它,很多时候——“臭”草,也能“香”得有价值。
互动区
你闻过败酱的味道吗?
吃过用败酱做的饺子或凉拌菜吗?
你知道它还有哪些药用故事?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验!
———⚖️———
⚖️ 特别声明
本文为野生植物与中草药科普内容,旨在传播自然知识与生态保护理念,不构成医疗建议。采挖、使用前请遵守当地规定,并咨询专业人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