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号,苏慧音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一条长文,说自己不再打乒乓球了,苏慧音才27岁,这个年纪本该继续打球,但苏慧音没有提到奖牌的事,也没有喊什么口号,只说自己在半夜梦见退役,醒来发现枕头湿了一片,运动员退役一般都很热闹,苏慧音却选择安静离开,连“遗憾”这个词都没有用。
![]()
她从三岁半就开始打球,父亲以前是香港队的成员,家里有点底子,但真正走上专业道路是在初中时期,比很多人都晚起步几年,不过杜凯琹有天赋,很快打进了主力阵容,到2020年的时候,她的右手出了问题,不是扭伤也不是拉伤,而是肌肉自己不受控制地乱动,连胳膊都弯不了,这种病症很罕见,也从没有人公开提过,她就一直默默忍着。
![]()
在东京奥运会那场比赛中,王璐作为替补队员上场,她为队伍拿下关键的两分,帮助团队赢得铜牌。当时媒体纷纷称她为奇兵和奇迹,其实没人知道,王璐上场之前手部已经疼得厉害。这种伤病属于神经问题,无法根治,只能依靠药物和康复训练来维持。这枚铜牌,是王璐拼尽全力争取到的,也是她在身体几乎支撑不住的情况下咬牙坚持得来的。
2025年3月,网球运动员决定再次尝试,前往斯洛文尼亚参加支线赛事,结果单打资格赛便遭淘汰,双打也在首轮落败,问题不在于技术下滑,而是身体确实无法发力,此后她再也没有参加任何比赛,27岁这个本应处于巅峰的年纪,她却悄然收起球拍。
![]()
这种肌张力失调的问题在乒乓球运动员里并不少见,但没人愿意公开谈论,因为医学检查找不出明确原因,也没有标准的康复办法,很多运动员反而被归咎于心理状态问题,国际乒联没有专门处理这种情况,运动员只能自己承担医疗费用,苏慧音不是第一个遇到这种情况的运动员,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她在告别信里写下许多感谢,没有半句怨言,这让旁人看了心里发酸。荣誉归于团队,辛苦留给自己,仿佛已成理所当然的事。她并非英雄式退场,只是一个普通人跑累了,只能停下来。身体撑不住的事情,再想坚持也做不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