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孝跃 莫梦娜)11月3日,邵阳市大祥区栗家冲村,邵永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工地机器轰鸣。不远处,国网邵阳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人员张钦正操控无人机缓缓升空,无人机镜头精准对准220千伏长祥Ⅰ线35号杆塔,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测量数据:“导线离吊装点垂直距离49.6米,距离桥墩垂直距离35米。”
“大型机械作业时,若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把控不当,一旦发生机械误碰线路引发跳闸事故,不仅会延误工程进度,还可能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用电。”张钦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解释道。据了解,此次采用的激光雷达测距技术,相较传统人工测量方式优势显著——不仅能将测量误差严格控制在厘米级,还大幅压缩了检测时间,原本需1天完成的检测工作,如今仅2小时便可完成,外破隐患排查的效率与准确性得到显著提升。
为有效防范外破隐患,实现工程建设与电网安全“双赢”,国网邵阳供电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方面,全面梳理外破点隐患台账,主动对接工程施工单位,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动态跟进外破隐患点施工情况,确保信息互通、问题共治;另一方面,专门调配技术骨干组建激光雷达测量专项小组,对辖区线路的外破隐患点开展新一轮全面摸排,出具外破隐患检测技术报告,精准掌握大型机械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为施工方选取吊装作业点、优化施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大型工程建设与电网运行“双安全”。此外,工作人员还在施工现场为司机和安全员开展安全培训,并发放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手册,强化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从源头上遏制外破风险。
“当前邵永高铁建设正处于关键转序阶段,大型机械作业点流动性强、作业范围广。”中铁四局邵永铁路项目安质部负责人表示,供电公司全程跟进施工方案与安全管控,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截至目前,国网邵阳供电公司已累计完成15条输电线路、共32处施工隐患点的激光雷达测距工作,出具专项检测报告32份,成功化解多起潜在外破风险。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深化输电线路外破隐患排查工作,加大对高铁沿线、大型施工区域等重点区段的巡检频次,充分发挥激光雷达、无人机等科技手段的优势,构建“人防+技防+联防”的立体防护体系,为重大工程顺利推进及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筑牢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