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几百万骑手社保方案率先落地,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

0
分享至

最近,舆论关注已久的“骑手社保”问题,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突破。

这事说了大半年了,为什么这么难推进?不就交个保险吗?

现实情况是:一放到这几百万人身上,就变得比登天还难。

而骑手兄弟们真正关心的,说白了就两件事:

  • 眼前:我今天骑车出去,万一摔了、碰了,有谁管?这叫“职业伤害保障”。
  • 将来:我送不动外卖了,老了,如何养老?这叫“养老保障”。

先说“眼前”这个事。

国家最新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稿里,明确说了要“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制度”。



这意味着,过去几年以试点形式存在的政策,即将以制度化方式固定下来。

从2022年7月试点启动至今,全国已有2200万人受益,首批7家参与试点的平台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这等于是给骑手们发了个“护身符”。

可更难的,是“将来”那个问题。

为什么给骑手交个养老保险,就这么费劲?

因为骑手这个活,跟我们坐在办公室里上班,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是“公司+员工”,骑手更像是“平台+个人”。



工作周期短、流动性强、职业过渡性高——北京一项调查显示,八成骑手两年内会换工作,部分站点的年流转率甚至超过九成。

这种流动性带来两大难题:

  • 难交。 88%的骑手是兼职或临时跑单,既不愿签合同,也不想承担长期社保成本。若强制“按职工标准交”,反而会挤压灵活就业的空间。
  • 不愿交。 养老保险属于长期收益型支出,而骑手工作往往是短期补贴家用。当下收入紧张时,他们更愿意留住现金流。

你非要按老规矩,跟人家说,来,咱俩签个劳动合同,我给你交社保,你得从你的现金流里拿出一笔,去存一个二三十年后才能拿的“养老金”。

你觉得,他愿意吗?这不符合人性。

因此,“一刀切”方案不可行,既会伤害平台用工弹性,也可能让“就业蓄水池”变成“就业真空区”。

但这事总得有人牵头解决。

最近,美团干了一件事,它在10月27号宣布,那个“骑手养老保险补贴”要覆盖全国了。



我看了看他这个方案,有几个地方挺有意思。

第一,他不跟你分“全职”“兼职”。
不管你是全天跑的,还是下班来跑两单的,也不管你是不是还在别的平台跑,只要你收入达标了,他就给你补贴。

第二,他把流程弄得特别简单。
你都不用去申请。你这个月自己交了养老保险(不管你在老家交,还是在工作地交),他查到了,下个月就把补贴(按50%补)直接打你卡里。

第三,他还搞了个“三层保障”。

  • 第一层:就是前面说的“职业伤害保障”(国家在推的)+“养老保险补贴”(他自己掏钱的)+“意外伤害险”(他买的)。这是人人都有的“基础款”。
  • 第二层:大病关怀、孩子上学的基金。这个是“进阶款”,而且他这个大病关怀,甚至还包括了其他平台的骑手。
  • 第三层:女性骑手专项重疾险、旅游补贴、驿站服务等福利,覆盖更细分人群。

美团这个方案,说白了,就是在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他看明白了,这群“候鸟”一样的骑手,你用“老办法”是管不住,也留不住的。

所以他换了个思路:

我不强迫你交。但是,你想交,我就给你补贴,帮你减轻负担。我用“正向激励”来引导你。

至于那些现行制度还盖不住的风险,比如大病,我就用商业保险和福利来给你“兜底”。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在找一个“平衡点”:

  • 平台:掏了补贴,换来了一支更稳定的队伍,服务质量上去了,自己也赚了。
  • 骑手:拿到了实打实的现金补贴,对将来的担忧少了,跑得也更安心了。



我觉得,这事最大的意义,不是美团又花了多少钱,也不是骑手又能多拿多少补贴。

而是,它给那两亿“灵活就业”大军,打了个样。

除了骑手,还有网约车司机、家政、保洁、快递员...这些聚光灯照不到的“零工”们,他们的保障,谁来管?

美团这个方案,至少提供了一个思路:先把门槛降到最低,先把人“请上车”。

“想交我就补,不想交我也不强求”,把选择权还给劳动者自己。

这,可能才是当下最务实、也最符合现实的选择。

未来,这套机制也可能扩展到更多上述群体。

当这些职业群体也能纳入稳健的社保体系,中国灵活就业市场的稳定性,才算真正建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谁?

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谁?

蓝色海边
2025-11-17 02:11:55
地方国资甩卖房产,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地方国资甩卖房产,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牲产队2026
2025-11-17 15:32:42
蔡崇信的“第一把火”——“阿里版顺丰”,静悄悄地撤退了

蔡崇信的“第一把火”——“阿里版顺丰”,静悄悄地撤退了

新商业派
2025-11-17 11:21:45
熊向晖63岁申请离休,荣毅仁听说后亲自邀请:欢迎来中信公司工作

熊向晖63岁申请离休,荣毅仁听说后亲自邀请:欢迎来中信公司工作

舆图看世界
2025-11-17 08:00:03
邓家佳在重庆吃烤鱼被偶遇,小姨妈气质绝了 脸小精致 美得恰到好处

邓家佳在重庆吃烤鱼被偶遇,小姨妈气质绝了 脸小精致 美得恰到好处

陈意小可爱
2025-11-16 03:34:50
退房时前台说消费2888元,我:单身一人,经理调监控脸色大变报警

退房时前台说消费2888元,我:单身一人,经理调监控脸色大变报警

黄家湖的忧伤
2025-11-14 11:53:29
华为Mate 80 Pro Max官宣!居然长这样

华为Mate 80 Pro Max官宣!居然长这样

泡泡网
2025-11-17 11:33:14
85年我退伍返家途经三门峡,帮一个女人买张车票,竟改变了我一生

85年我退伍返家途经三门峡,帮一个女人买张车票,竟改变了我一生

冒泡泡的鱼儿
2025-11-16 14:03:09
蒙古如今开始后悔,独立已成定局,面对现实只剩下无可奈何

蒙古如今开始后悔,独立已成定局,面对现实只剩下无可奈何

负面黑洞
2025-11-06 15:27:48
女性第一次性生活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女性第一次后这些变化大

女性第一次性生活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女性第一次后这些变化大

说点事
2025-11-08 14:49:53
傅作义起义前收到老蒋密电,蒋:多年情分,求你一件事!傅:同意

傅作义起义前收到老蒋密电,蒋:多年情分,求你一件事!傅:同意

博览历史
2025-11-16 13:20:03
70多岁老人要提前做好五个准备,最后一个很重要,有人却讳莫如深

70多岁老人要提前做好五个准备,最后一个很重要,有人却讳莫如深

情感大使馆
2025-10-30 10:28:22
杨兰兰最新:不上课、不社交、英语差,喜欢买买买,香奈儿VVIP

杨兰兰最新:不上课、不社交、英语差,喜欢买买买,香奈儿VVIP

麦大人
2025-10-09 16:23:06
奥迪“放大招”!豪华纯电SUV续航605km,从28.99万降到16万

奥迪“放大招”!豪华纯电SUV续航605km,从28.99万降到16万

隔壁说车老王
2025-11-17 07:46:54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近史博览
2025-11-17 11:01:30
最后大狂欢!超级宠粉的「新有菜」引退作情报即将揭晓!

最后大狂欢!超级宠粉的「新有菜」引退作情报即将揭晓!

素然追光
2025-11-17 00:43:54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太嚣张!山西反杀案当晚申家儿子不在场,郭某夫妇竟对警方撂狠话

太嚣张!山西反杀案当晚申家儿子不在场,郭某夫妇竟对警方撂狠话

爱写的樱桃
2025-11-16 21:36:38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CG说科技
2025-10-24 18:36:15
2025-11-17 16:11:00
深蓝夜读 incentive-icons
深蓝夜读
记录时代,感悟人生,与你一同成为更好的自己
409文章数 3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台34个团体严正抗议:拒绝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头条要闻

台34个团体严正抗议:拒绝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健康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12岁小学生自杀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