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民办事的好官江南巡抚周忱
明朝前期的江阴,来了一位和蔼可亲的江南巡抚,名叫周忱。他是江西吉安人,一个出生在当地有名望的书香门第之家,永乐年间,周忱经过乡试和会试,考上了进士,后成为庶吉士。不久被推荐进入文渊阁学习,成为一个经世致用的人才。
![]()
学成以后被推荐到刑部历练,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年,到了宣德皇帝时,朝廷想到了江南是全国米粮仓,是天下赋税最集中的地方,但恰恰这里的欠税最严重,朝廷也一筹莫展。此时,周忱受大学士杨荣举荐,升任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各府,总督税粮的工作,这一干又是二十一年,也正是这二十一年,江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周忱对江阴有恩有情有义。是江阴人公认的为民办实事的好巡抚。
![]()
兴修水利的周忱
都知道江阴青阳月城一带过去是著名的芙蓉湖,但由于长期缺乏治理,到周忱来江南总理税粮问题时,这里已经是旱时是低地,涝时是汪洋一片,江阴人受尽了洪涝灾害的苦,由于南闸蔡港闸和北闸黄田闸年久失修,已经基本起不到它旱时补水涝时排水的功能,周忱是奔着改善朝廷税粮问题来的,对于扩大耕种面积,提高地方税粮正好是解决大问题的好办法,所以他经过实地调查走访,率先从兴修水利入手。
![]()
筑坝围湖的江南巡抚周忱
江南的水涝严重,他找到了长江中路的入口入手,封堵了高淳一带的长江入口,让长江水从北江而下,同时,对沿江的所有河道进行修缮疏通,把洪涝的地方水道打通,江阴就是命令常州知府莫愚修好南闸蔡泾闸和北闸黄田闸,让淤塞在月城一带的上游来水和太湖来水顺利流入长江,不仅解决了芙蓉湖淤塞的问题,让已经成为低田的芙蓉湖和江阴的马家湖完全变成了上好的水田,而且这一下光江阴就新增7300多亩农田,无形之中增加了国家的税粮。
![]()
马家湖成米粮仓
为了解决农民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周忱把积累上交的余粮中拿出一部分,提供给参与兴修水利的民工免费食用,一下子提高了江南民工的积极性,在他的政策感召下,不仅江阴,而且整个江南地区大兴水利工程,极大的提升了江南地区粮食丰收的可能性,同时他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刺激了江南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江南税粮的完成和超额完成,在这样的基础上,江南农民的税负反而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都把周巡抚当活菩萨一样对待。
![]()
周忱在水利工程工地上
周忱在江阴还注意礼贤下士,不断进行调查研究,他听说江阴一个担任大理寺卿的同年严本在江阴,就主动拜访他,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讯,严本是一个廉洁自律的官吏,和周忱一样,据说,在拜访严本时,两个人讲话投机,忘了吃饭,临别吃了两个家里的煮鸡蛋就告别了,也体现了周忱的廉洁奉公的品格。
![]()
周忱拜会江阴严本
周忱在江阴还做了一件不是他这样的大官想得到的办法,来治理江阴地处长江大海旁边的江海之害,又看就是在江阴民间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结果。他利用长江潮汐每天两次的特点,设计一种快船,船后绑两铁扫帚,命令民工坐船,当潮水退时,启动铁扫帚入河底,随着船只移动在河底搅动泥沙,一路开往长江口,这样,河底的泥沙随着潮水退入长江,等于是进行了一次疏通,每天两次如此,确实效果明显,改善了主要通江河流的淤塞问题。
![]()
周忱设计的挖砂船
周忱在江南做巡抚二十多年,为朝廷带来了无穷的好处,得到了朝廷的交口称赞,但地方上的一些豪绅利益受到冲击,那个一辈子除了提携周忱巡抚江南做了一件好事的王振死后,周忱就缺少保护了,不久各种非议接踵而至,周忱被迫离开江南,他离开以后,许多政策开始改变,江南从又回到了过去的老路,此时人们更加怀念这为位好巡抚,江南纷纷为他建生祠祭拜,江阴的青阳也建了周忱的专祠,江阴的县志也不忘为他记上一笔,连名宦祠里也有了周忱的位置。人们感恩这位一心为民的好官,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对江阴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周忱。
![]()
江阴乡亲怀念周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