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冠联赛 . 小组赛阶段 . 第4轮 利物浦 vs 皇马 比赛战报 - 1:0
哈维·阿隆索麾下的皇马在主场与客场的顶级比赛中所呈现的反差令人印象深刻——当然,是从负面角度来看。在客场对阵顶级俱乐部时,比赛内容更为艰难,球队在特定时间段遇到困难,这很正常。但这里的情况不同:在对阵马德里竞技和利物浦时,我们并没有看到阿隆索的那支皇马,没有看到它的特色。
强度、投入、专注度,尤其是高质量逼抢和反逼抢对手的能力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问题似乎是心理层面的——离开伯纳乌的皇家马德里很容易被压制和吓倒。
我不认为皇马在安菲尔德的上半场是溃败。是的,他们几乎没有创造什么机会,但总体来说,球队成功遏制了明显更有动力的对手(与德比不同,这里存在这样的动机差距是可以理解的,利物浦正处在赛季的不同阶段),并且防守相对还算不错。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那支皇家马德里,但至少他们没有崩盘。
![]()
下半场就是彻头彻尾的溃败了。皇马任由利物浦对蒂博·库尔图瓦把守的球门发起猛攻,输掉了所有的定位球攻防,在进攻端也毫无建树。有时我们甚至看到了荒谬的场景:在角球防守中,与范戴克对位的是维尼修斯。
只要利物浦稍微加快节奏,皇马就崩溃了——他们让对手通过定位球完成了8次射门,不断在禁区附近犯规(其中一次以丢球告终),并且输掉了所有的个人对抗。
阿隆索倡导积极主动,但他在安菲尔德并未展现出这一点:下半场一开始就需要立刻做出改变,无论是战术上还是换人调整上,但哈维·阿隆索没有做出反应。第一次换人直到第69分钟才进行,同时调整了阵型和部分球员的位置。
这次让爱德华多·卡马文加首发踢右路,效果更像是负面的——利物浦的逼抢质量高于巴塞罗那,抵消了法国球员在这一区域的作用,而皇马在进攻中无法有效利用右路,因为费德没有高位前插,而卡马文加是防守型球员。
皇马的溃败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点:
· 定位球攻防表现糟糕。
· 缺乏有质量的进攻组织。
· 持续输掉个人对抗。
第二点可以用一个有趣的统计数据来佐证:利物浦和皇马在对方禁区内都有27次触球,持平。但利物浦从中转化出了9次禁区内射门,而皇马只有3次。射正次数则是7比1。
阿隆索在下半场的临场指挥堪称糟糕,这次他无法再像在国家德比中那样用结果来掩盖问题了:
首先,他没有换下丹纳·赫伊森,这名中后卫在下半场明显崩溃,并难以置信地丢失了15次球权。本有足够的选择:派上阿森西奥,或者让楚阿梅尼改打中后卫,将卡马文加撤回后腰位置。
他没有对维尼修斯-姆巴佩这对组合采取任何措施:基利安·姆巴佩表现得比巴西人更差,但哈维·阿隆索在这种比赛中无论如何都不会换下他;而再次换下维尼修斯,他显然只是没有下定决心,因为那样做可能会让人严重质疑阿隆索所宣称的任人唯贤的真实性。况且,哈维·阿隆索不太可能忘记,球队在最近三场顶级比赛中的两个进球,正是来自于维尼修斯的个人发挥——很可能他也指望着巴西人能在某个瞬间灵光一现。
第三,即使在利物浦让出球权、退守低位防线后,他仍然没有冒险一搏:在最后10-15分钟,本可以放心地派上贡萨洛·加西亚或恩德里克,哪怕是换下一名后卫,尝试通过猛攻来挽救比赛。
多亏了蒂博·库尔图瓦,皇马才没有在安菲尔德遭遇一场溃败。但是,这支皇家马德里在客场进行的顶级比赛中那种令人费解和不安的“变身”现象依然存在——球队仿佛在场上被调了包,失去了所有先前运转良好的机制,然后要么瞬间崩溃,要么逐渐瓦解。
![]()
尽管有以上所有论述,也不应把这场失利看作一场悲剧——它仅仅证实了哈维·阿隆索的皇马目前仍处于成型期,在顶级对决中表现不稳定。距离春天欧冠淘汰赛开始,哈维·阿隆索还有足够的时间——届时人们对阿隆索的要求将是最高标准的。也正是在那里,在经过8-9个多月的工作后,他必须展现出他麾下那支皇家马德里的最终形态。
眼下,球队需要继续在西甲抢分,并确保欧冠十六强的席位。站起身来,掸去灰尘,卷起袖子,继续工作。
现在阿隆索最需要的资源,恰恰是皇马最缺乏的——时间。但只有获得了时间,他才能完成他的建设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