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上海某监狱刑场,一声枪响终结了李某的生命。这个曾经营餐馆、自称“重情义”的男人,因精心策划杀妻骗保,最终被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从浪漫的客轮之旅到冰冷的铁窗,这场跨越四年的案件,揭开了婚姻伪装下的贪婪与阴谋。
2021年5月5日,大连至烟台的客运轮船上,一声“有人坠海”的尖叫划破海面。乘警赶到时,52岁的李某环已漂浮在距船舷不远的海面上,救起时已无生命体征。报警人李某——她的“丈夫”,正焦急地催促警方开具死亡证明。
![]()
2021年6月24日,检察官到事发船只勘查现场。
“他说妻子想看海,带她去了危险区域。”办案民警回忆,事发甲板是七层救助艇存放区,临海侧无护栏,且有“宾客止步”警示牌。但监控显示,这对夫妻登船后便显得疏离:李某环兴奋拍照,李某始终沉默;案发前半小时,李某独自在甲板徘徊,10分钟后带妻子进入危险区域;坠海瞬间,监控只捕捉到李某环的身影,随后李某迅速报警。
更反常的是,面对妻子遗体,李某未显悲痛,反而阻挠尸检:“按老家习俗,三天内必须火化。”经家属反复劝说,尸检最终进行——结果显示,李某环右眼青紫、口唇黏膜损伤,系生前被徒手殴打、捂闷所致;坠海时身体翻转,符合“被外力推落”特征。
![]()
2021年6月24日,检察官通过船上监控录像调查案发当日情况。
警方调查发现,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谎言。
李某环46岁,离异带俩娃,在上海打工;李某44岁,未婚,经营餐馆。两人2016年相识,2020年登记结婚。但亲友、邻居都说:“两人极不般配,从未见他们亲密互动。”李某环的弟弟甚至不知她已结婚,邹某(介绍人)更震惊:“李某条件不错,怎会娶她?”
矛盾在婚后激化。李某环好友透露,她常抱怨李某“扣工资、扣押身份证”,只能偷偷买手机联系外界;餐馆员工证实,李某环出入李某住处被解释为“同情暂住”。而案发后,李某儿子突然要求火化尸体,并承认与父亲达成协议:若获保险赔偿,分给母亲儿子部分钱款。
顺着“保险协议”线索,侦查机关挖出更惊人的真相——李某早已布下骗保局。
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李某冒充李某环,用其身份证、手机联系三家保险公司,购买4份大额意外险,保额总计1230万元,受益人均为自己。警方在其父母住处搜出保险合同,条款明确:仅当李某环“乘坐交通工具意外身故”时赔付。
而李某的经济状况堪称“负债累累”:上海租房无房,老家仅35平平房;拖欠员工工资、供货商货款,信用卡透支未还,加上行政罚款,总债务超64万元。妻子名下信用卡也被他冒用,曾试图以她名义贷款未果。
面对指控,李某起初“无辜”辩解:“买保险是为妻子保障。”但检察机关通过技术鉴定,撕开了他的谎言。
大连市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分析:监控中,李某黑色西装与李某环白色外套的像素多次“探出缩回”,动作关联;尸检确认其脸部伤情非徒手击打外因素形成;坠海姿态力学分析显示,符合“蹲姿时被上身外力推落”。这些证据形成闭环,即使李某“零口供”,仍足以定罪。
![]()
2021年7月6日,大连市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对尸检报告进行文案审查。
2022年1月,大连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保险诈骗罪(未遂)对李某提起公诉。7月,大连中院判处其死刑;辽宁高院二审维持原判;2025年6月,最高法核准死刑。
“他以为能靠妻子的命换钱,却把自己送进了地狱。”办案检察官李丰念说,这起案件警示:婚姻不是伪装,保险不是筹码,任何践踏生命的阴谋,终将被法律严惩。
从客轮甲板到刑场,李某的“浪漫之旅”以悲剧收场。而检察机关通过细致侦查、技术鉴定,还原了真相,让正义不缺席。这场案件,不仅是对凶手的审判,更是对“杀保骗赔”乱象的有力震慑。
(文中李某环、邹某等为化名,信息源自司法机关通报及办案检察官采访)
来源:检察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