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极目新闻11月4日报道,在东南亚的热带岛屿上,一群特殊的混血儿群体正经历着身份认同与生存困境的双重煎熬。他们拥有韩国血统的父亲与菲律宾血统的母亲,却因非婚生子的身份,在父亲离开后陷入被遗弃的境地。据统计,菲律宾境内约有5万名这样的韩菲混血儿,他们的故事折射出跨国婚恋背后的伦理困境与社会问题。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跨国“寻父行动”·】——»
自上月起,韩国公益组织“解决抚养费的人们”(简称“解费团”)发起人具本昌,在社交媒体平台掀起了一场特殊的“寻父行动”。他连续发布被遗弃韩菲混血儿与其韩国生父的照片,并配文呼吁:“寻找2010年出生女儿、2014年出生儿子、2018年出生女儿的韩国父亲,即使面临名誉损害指控也不会退缩。”
![]()
这场行动迅速引发关注。11月2日,具本昌透露,媒体报道后,多名长期屏蔽菲律宾生母的韩国男性开始主动联系对方。一位单亲母亲反馈称,7年前抛弃他们的韩国父亲突然现身,显然是担心照片曝光带来的舆论压力。
«——【·道德与法律的边界·】——»
这场行动也引发了关于隐私权与道德责任的争论。具本昌坦言,收到大量私信质疑其“侵犯隐私”“构成诽谤”。“律师告诉我,诽谤罪成立与否取决于法官判断。”他表示,在启动曝光前,组织会彻底调查拖欠抚养费者的经济状况,并事先警告对方账户将被公开。
![]()
具本昌的公益之路充满争议。2018年起,他因曝光不支付抚养费的父母信息被控违反《信息通信网络法》,尽管收到三千多名市民联署的无罪请愿书,仍被法院判处缓刑并罚款100万韩元。但其创立的“解费团”网站持续运营,通过公布拒付抚养费者信息、呼吁立法强化执行等手段,试图为单亲家庭争取权益。
«——【·悲剧的社会根源·】——»
触发具本昌关注韩菲混血儿问题的,是一位菲律宾单亲母亲的遭遇。她1岁多的混血女儿因无钱医治去世,而孩子的韩国父亲留下一张轻佻字条后消失,内容竟是“韩国、18岁、你信吗?”。
![]()
这一现象的根源可追溯至21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韩国就业市场对语言能力的要求提升,大量韩国人涌入菲律宾接受英语培训。低廉的培训费用吸引了30至40岁的韩国男性,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不知情或故意隐瞒的情况下,导致当地十几岁至20多岁的菲律宾女性怀孕,随后返回韩国或彻底消失。
![]()
这种模式在菲律宾某些地区催生了大量韩裔社区,但混血儿往往因非婚生子身份无法接受良好教育,进而引发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具本昌指出:“这些孩子从出生就背负着原罪,他们的生存权需要被重视。”
«——【·谁该为遗弃负责?·】——»
“解费团”的行动不仅是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博弈,更暴露了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婚恋的伦理危机。当语言研修成为就业跳板,当短期关系演变为遗弃链条,受害者始终是弱势群体。
![]()
具本昌的团队仍在继续追踪更多案例。他们计划通过立法推动抚养费强制执行,并呼吁韩国社会正视这一群体的存在。“每个孩子都有权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有权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他说,“这不仅是菲律宾的问题,也是全人类需要面对的伦理课题。”
«——【·结语·】——»
从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曝光到立法层面的权益争取,韩菲混血儿的命运正在引发跨国关注。这场行动背后,是5万个破碎家庭对尊严的呐喊,也是全球化时代对伦理责任的深刻叩问。当爱情跨越国界,责任是否也应随之延伸?答案或许藏在每个父亲的选择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