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把蒋介石扣在西安的人,一个被关了整整54年,好歹能活着见着自由的太阳;一个连老婆孩子都没保住,尸体在花坛里埋了好几年才被挖出来——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结局,从西安事变落幕那天起,蒋介石心里就早算好了这笔账。
1936年12月12号,张学良和杨虎城一起动手,把来西安督战的蒋介石扣了下来,就为逼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后来在中共调解下,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也点头答应了抗日的要求。可事变一结束,两人的路就岔开了——张学良非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嘴上说“我是兵谏不是叛乱,得去给蒋先生一个交代”,其实心里还藏着个念想:想拿自己换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安全。杨虎城拉着他劝“你这一去就是羊入虎口,肯定回不来”,可张学良没听,还是硬着头登上了飞机。
果不其然,张学良到南京没几天,就被推上了军事法庭,判了10年徒刑。可刑期还没满,蒋介石又改了主意,换成“软禁”——从南京的宋子文公馆,到贵州的玄天洞,再到后来的台湾井上温泉,张学良这一关就是54年,直到1990年才恢复自由。但不管怎么关,他的日子没太糟:赵一荻1940年就来陪着他,住的地方有院子有佣人,能看书、养花,甚至偶尔能跟外界通点消息,不算太受委屈。
可杨虎城就没这么“幸运”了。事变后蒋介石没立马动他,却逼着他辞掉西北军的职务,让他去欧洲“考察军事”。1937年抗战爆发,杨虎城急得不行,偷偷从欧洲绕回香港,想回国打鬼子,可刚到香港就被军统的人抓了。这一抓,就是12年——先是关在贵州玄天洞,后来又转到重庆渣滓洞,吃的是发霉的米饭,住的是漏雨的牢房,夏天满屋子蚊子,冬天冻得睡不着,连见家人一面都得求着特务,还不一定能成。
更狠的是1949年9月,蒋介石要退去台湾了,临走前没忘了杨虎城。9月6号晚上,特务把杨虎城从漏雨的牢房里拖出来,带到重庆松林坡的戴公祠,连他19岁的儿子杨拯中、8岁的女儿杨拯贵,还有秘书宋绮云一家,全给杀了。杀完了还不算,特务怕人发现,把尸体埋在戴公祠的花坛里,浇上厚厚的水泥,想把这事永远盖下去。直到重庆解放后,解放军才从花坛里挖出他们的遗体,那时候杨虎城的尸体都已经腐烂得认不清,只能靠衣服碎片辨认。
![]()
为啥同样是主谋,结局差这么多?其实蒋介石心里早算得门儿清。
先说张学良,他不是普通军阀。东北军那时候还有25万兵力,是国民党军里实打实的大派系,虽说丢了东北,可部队底子还在。蒋介石真要是杀了张学良,东北军肯定得哗变,到时候没人压得住,这是他最忌讳的。而且张学良以前帮过他——1928年东北易帜,张学良把东北的地盘交给南京政府,帮蒋介石完成了全国统一,这份“恩情”蒋介石不能完全不顾。再加上两人以前称兄道弟,有私交,蒋介石觉得“软禁”他,既解了气,又不会惹出大麻烦。
可杨虎城不一样。他是草根出身,没什么家族背景,西北军也是他一点点拼出来的,可1930年中原大战后,西北军早就分裂了,不少将领被蒋介石收买,内部散得很。蒋介石觉得,就算杀了杨虎城,西北军也翻不起大浪,风险小得很。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早跟杨虎城结了梁子——1929年杨虎城就跟着李宗仁反蒋,当了护党救国军第7路总指挥;1930年又跟着冯玉祥、阎锡山打中原大战,跟蒋介石对着干。在蒋介石眼里,杨虎城就是“反复无常”的人,这次西安事变,他认定杨虎城是“主谋”,张学良只是“被煽动的”,所以对杨虎城下手更狠,连他的家人都不肯放过。
后来张学良在台湾被软禁时,偶尔会跟赵一荻提起杨虎城,说“要是当初我听了虎城兄的劝,不去南京,他是不是就不会死得这么惨”。可这话也换不回杨虎城的命——蒋介石对两人的态度,从来不是看“情分”,而是看“利益”:有用的人留着,没用的人,连家人都得跟着遭殃。
现在再想这俩人,都是为了抗日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英雄,可结局却差得这么远。张学良虽然关了大半辈子,好歹能看着抗日胜利,能等到自由那天;杨虎城呢,连鬼子投降都没看着,连8岁的女儿都没来得及长大就没了。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残忍,不是你够勇敢、够正义,就能有个好结局,出身、背景这些东西,偏偏能在生死关头,把人分得明明白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