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洛克希德·马丁总部大楼里,工程师们正忙着给PPT换上新的进度条。这个曾经打造出F-22的军工巨头,如今在六代机竞标中败给波音后,突然宣布能用F-35魔改出"5.8代战机",号称只需半价就能获得80%的六代机性能。这种堪比"把桑塔纳改装成方程式赛车"的提案,暴露了美国军工复合体在技术断代危机下的生存法则。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时间拨回2025年11月,洛马提出的方案看似精妙:将F-35的Block4升级计划包装成"准六代机",既安抚了焦虑的美国空军,又能继续吃定国会山的预算蛋糕。但细看时间表就会发现蹊跷——原定2027年完成的升级推迟到2031年后,而波音的F-47六代机2028年就要首飞。等洛马的"魔改机"落地时,正牌六代机恐怕早已列装部队。这种"用旧瓶装新酒"的套路,像极了当年IBM在个人电脑时代用大型机修修补补的挣扎。
![]()
image
五角大楼的配合演出更值得玩味。军方不断炒作"中国六代机领先论",恰巧给洛马创造了绝佳的游说环境。165亿美元的天价研发费、从2026年拖到2031年的进度表,这些本应被问责的失误,反而成了索要升级经费的理由。这种"制造危机-申请拨款-延迟交付"的闭环,正是军工复合体维持生财之道的标准剧本。回看F-35项目单机成本从0.8亿暴涨到1.7亿美元的往事,"五代半"的性价比承诺恐怕又要变成"加钱艺术"。
![]()
image
在波音F-47的阴影下,洛马的生存焦虑肉眼可见。六代机订单旁落意味着生产线将陷入闲置,而F-35的升级业务至少要撑到2032年才能续命。所谓"深度升级"本质上是在雷达和软件层面打补丁,就像给智能手机换外壳却标榜"全新机型"。更讽刺的是,他们宣称要增加的电子战模块和AI协同能力,恰恰是中国歼-20早已实现的标配。
![]()
image
当中国六代机进入试飞阶段时,美国军工体系却陷入代际更替的混乱。洛马这个曾经的技术标杆,如今像极了当年用"八换一"战术对抗F-22的中国空军——只不过这次他们赌上的不是战机,而是整个军工体系的信誉。那些充满魔力的PPT数字,终究掩盖不了用50%预算达成80%性能的物理定律。或许用不了多久,五角大楼就会像发现"星球大战计划"骗局那样,对着账单质问:我们花半价买的到底是战机,还是皇帝的新衣?
![]()
image
朝阳厂的故事告诉我们,军转民失败往往始于对技术路线的误判。而今洛马在六代机困局中祭出的"改装大法",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路径依赖?当中国航空工业在六代机赛道加速时,美国军工巨头却还在五代机的残羹里计算性价比。这种战略短视,恐怕比任何技术差距都更值得警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