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南方天气,前几天还是30℃以上的“盛夏模式”,整天穿着短裤、短袖。转眼间就下降了十几度,瞬间进入了“寒冬模式”,很多人开始物色过冬的羽绒服。
然而,羽绒服市场“水不浅”,如果不会挑选,花大价钱也可能买到不保暖的“假货”。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选购羽绒服的关键点,掌握这几招,帮你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
一、看“绒子含量”:保暖的核心
很多人以为羽绒服越厚越暖,其实真正起保暖作用的是“绒子”。购买时一定要看吊牌或内衬标签上的“绒子含量”。
注意,“绒子含量”和“含绒量”不同。含绒量中可能包含绒丝、羽丝等碎料,保暖性差;而绒子指的是朵状羽绒,蓬松保暖,锁温效果好。绒子含量越高,羽绒服越保暖。
国家标准规定,绒子含量≥50%才能称为羽绒服。建议南方朋友选80%以上,北方寒冷地区最好选90%以上。
![]()
二、看“充绒量”:决定保暖程度
充绒量指的是一件羽绒服中填充羽绒的总克数。即使绒子含量高,如果充绒量不足,衣服依然不暖和。
在同等绒子含量下,充绒量越高,保暖效果越好,但衣服也会更重、价格更高。因此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南方初冬:短款建议选 100g–150g,长款可选 200g 以上;
北方严寒地区:建议 150g 以上,长款最好超过 200g。
![]()
三、看“蓬松度”:保暖空间的指标
蓬松度反映了羽绒的“膨胀能力”。蓬松度越高,羽绒储存的空气越多,隔热效果越好。
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用手按压羽绒服表面,松手后观察回弹速度。回弹越快、恢复越迅速,说明蓬松度好,保暖性也更佳。
四、看“填充物种类”:鹅绒 vs 鸭绒
羽绒服填充物主要有鸭绒和鹅绒两种。鹅绒的绒朵更大、纤维更长,中空结构更明显,保暖性通常优于鸭绒,因此价格也更高。
日常穿着中,鸭绒已足够保暖,大家可根据预算选择。若进一步细分:
白鹅绒 > 灰鹅绒 > 白鸭绒 > 灰鸭绒
白绒气味较小,颜色浅,适合浅色面料;灰绒可能略有气味,多用于深色服装。
![]()
五、羽绒的服日常保养建议:
1、避免频繁清洗
洗得多会损伤羽绒蓬松度,影响保暖。建议一冬洗1–2次即可,局部污渍可局部清洗。
2、切忌暴晒
晾晒时应置于阴凉通风处阴干。暴晒会导致羽绒变脆、面料老化。干燥后轻轻拍打,帮助羽绒恢复蓬松。
![]()
文末总结
掌握了这几个关键点,下次买羽绒服时你就更有底气啦!一件好的羽绒服,不仅要选得对,也要穿得对、保养得对,这样才能在每个冬天都暖洋洋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