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跳水队这座“天才工厂”里,陈芋汐和全红婵,是并肩闪耀的两颗星。
一个冷静稳重,一个灵动洒脱,她们一起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也一起被无数网友推向风口浪尖。
从奥运搭档到国民偶像,这对“跳水双子星”身上的光芒太耀眼了,以至于一点小波动都被放大成“风暴”。
但这一次,久别重逢,她们不再是并肩作战的队友,而成了赛场上的直接对手。
那一刻,全场屏息。因为这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成长的较量。
![]()
01
2025年11月2日,时隔百天,全红婵重新登上跳台。
这一次,她不再和陈芋汐并肩作战,而是分别代表各自的省队出战。
全红婵搭档广东队的王伟莹,陈芋汐则与上海队的掌敏洁组队。
这场比赛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跳水比赛”。
不同于国际赛事的国字号身份,这次,她们要为各自的队伍而战。
也正因为如此,曾经的双人冠军,如今成了最强“敌手”。
赛前,外界的焦点几乎都落在全红婵身上。
自从5月因伤退赛后,她就鲜少露面。
脚踝旧伤、体重增长、发育期,这些词被一次次挂在她的名字旁边。
路透照片里,她圆润的身形成了舆论的谈资。
有人担心她状态下滑,有人质疑她还能不能“飞起来”。
但在全红婵的世界里,没有退路,只有跳台。
当音乐响起,她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十米高处,那个属于她的舞台。
![]()
02
站在跳台边,全红婵神情专注。
虽然身形确实比以前更壮实,但气场丝毫未减。
那一刻,她像被重新点燃的火,平静又炙热。
第一跳,她轻盈助跑,起跳,旋转,入水。
几乎没有水花——熟悉的“水花消失术”又回来了。
场边观众的惊呼声,带着一丝不可置信。
有人说她变胖了,可看着她入水的瞬间,谁还敢质疑?
“法拉利胖了也是法拉利”,这句玩笑话,在她身上成了真理。
比赛中,她与搭档配合默契,三轮动作流畅干净。
无论是107B、407C还是5253B,难度都不低。
她的起跳高度依然惊人,动作控制极稳。
哪怕脚踝还缠着肌贴,她依旧跳出了顶级水平。
赛后数据显示,全红婵组合拿下235.86分,力压陈芋汐的234.96分,赢下冠军。
仅仅0.9分的差距,却足以分出胜负。
领奖台上,她反复摩挲着金牌,脸上露出久违的笑。
那笑容,既是喜悦,也是释怀。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胜利,而是一场对自我的证明。
![]()
03
陈芋汐的表现,同样稳定。
和掌敏洁的配合几乎完美,动作干净、节奏一致。
她的气质依然淡定,眼神里透着那份熟悉的专注。
但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戏剧——
即便发挥出色,她还是差了那“0.9分”。
那微小的分差,不是失误,而是竞技体育的残酷。
赢,就是赢;输,就是输。
两人同样努力,同样优秀,但这一次,全红婵更像那个命运的“宠儿”。
其实,观众并不在意谁赢。
大家在意的,是那个重新登上跳台的身影。
这一路,她从奥运冠军,到伤病休赛,再到被调侃、被质疑。
每一步,都走得艰难。
教练透露,全红婵的胫骨、踝关节还没完全康复,比赛当天全身贴满了肌贴。
她不说痛,只说“我想跳”。
这是体育精神最真实的模样——疼痛不代表退缩,沉默也能震撼人心。
![]()
04
比赛结束后,全红婵发了一条微博:“我真棒。”
简短、真诚、直白。
没有炫耀,也没有刻意修饰,就像她的性格一样干净。
看着她跑向观众席接“娃娃雨”的那一刻,很多人都红了眼眶。
那是对她最好的回馈,也是她最久违的欢呼。
反观陈芋汐,虽然惜败,但她依旧笑着鼓掌。
这对曾经的搭档,没有网友想象的“隔阂”,更像是惺惺相惜的竞争者。
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中国跳水继续闪光。
如今,全红婵17岁,陈芋汐19岁,一个还在发育,一个已经成熟。
两人同样年轻,却已背负着国人目光的重量。
她们不是彼此的敌人,而是并肩前行的镜子。
全红婵用行动告诉所有人:胖了可以减,伤可以养,但信念不能丢。
陈芋汐用稳定证明:被超越不可怕,能坚持才更珍贵。
![]()
从农村小女孩到奥运冠军,从队友到对手,她们都在跳台上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
有人说,全红婵赢的是一次比赛,而她真正赢的,是自己。
那枚金牌,藏着她的疼、她的泪,也藏着不服输的倔强。
未来的路还长,希望她们都能被温柔以待。
竞技场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重生的勇者。
全红婵,依旧那个跳水台上最亮的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