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国中药协会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与终端数据研究专业委员会举办了一场题为“中医药价值突围与社会药房生态重塑——产业政策建议、行业标准研制与项目实践”的专家研讨会,围绕社会药房生态重塑与中医药价值在基层的突围进行了深入讨论。
专委会委托海南南海健康产业研究院专家组研究起草了《以社会药房为载体,强化中医药基础作用,促进社会药房智慧监管升级、融入基层健康治理体系的政策建议》,提出:在智慧监管环境下,支持社会药房向“健康管理型药房”转型升级;强化中医药基础作用,支持将社会药房作为中医药基层服务的主战场;支持中医药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建立院内外数据信息“互联互享”平台,实现院内外药事服务顺畅衔接。
这份建议的核心,是将社会药房纳入基层健康治理体系中,将中医药“治未病”“整体观”“生活方式与体质调养”的理念与方法在贴近群众生活的药房场景中实践落地,让药房从“卖药”转向“健康管理”。
目前,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审评通过的《中西医联合防治筋骨慢痛专病门诊与健康驿站一体化建设规范》团标应用推广工作已经启动,首批审评通过7家医院、10家药店为试点应用单位,还有14家医院和药房进入试点单位培育。专委会后续还有头痛、老年虚弱等一系列专病健康管理标准、规范在这一模式下落地社会药房。
2024年底,全国药店总数已突破68万家,平均每万人拥有4.6家药店。业界认为,未来五年将有2/3的药店退出市场,能存活下来仅有15万家左右。药店行业的生存逻辑,正在从“铺面数量”转向“服务质量”。
![]()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廿十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