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印度人要来“抢饭碗”了?中国开放K签,影响远超想象

0
分享至

“印度人要来中国‘抢饭碗’了?”

一条关于K字签证的新规,近日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

2025年10月1日起,中国正式实施面向外国青年人才的K签证,相比现有人才签证,其门槛大幅降低,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

中国,正主动向全球青年才俊敞开大门。

K签的门槛有多“低”?

要知道,我们国家的R签是面向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一般来说能申请到R签的基本都是STEM领域的名校博士后了。

但现在,K签只要求国外知名大学的理工科学生本科毕业,就能来华发展了。

与美国的H-1B签证相比,K签无需提前获得工作offer,也无需支付高达10万美元的申请费。

和日本的高度人才签证相比,K签不看年收入,对刚进入社会的青年人才十分友好。

为什么很多网友会联想到印度人来华“打工”?恰恰是因为,作为全球最爱移民的国家,印度最近受到了美国的一记爆锤。

特朗普把H1-B签证的申请费用提高到10万美元,增至100倍,而去年这个签证的申请人有71%是印度人。

当美国开始“赶人”,中国却出手大力“抢人”,这样的风向之变,将如何重塑全球人才流动格局?

从人才输出国,转向“人才输入国”,我们的全球人才争夺战,才刚刚开始,影响将远超想象。



2025年8月7日,“K字签证”被正式写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10月1日起施行。

K签一出,印度媒体先被引爆了,一片沸腾。

NDTV的电视报道打出大标题:“特朗普H-1B混乱之际,中国以K签证向全球人才敞开大门”。



《第一邮报》的女主播甚至在节目中呼吁观众:“(人才们)赶紧打包去中国!”

《今日印度》更直言,美国正变得“日益敌视”,而“中国的大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敞开”。

对不少印度青年而言,K签俨然已成为H-1B签证的现实替代选项。社交平台上,“求K签申请教程”的留言比比皆是。

为什么印度媒体表现得如此踊跃,主要是K签确实太便利了。

它主要签发给两类人群:

一是从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学科领域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

二是在上述机构从事 STEM 领域专业教育、科研工作的人员。

不仅门槛降低到本科,更重要的是,与工作签证Z签相比,K签的流程更便捷、活动范围更广:

无需国内聘用单位担保,申请人可以直接凭个人资质材料申请;

活动范围多元,涵盖科研、教育、创业、文化交流等,而Z签仅限于受聘工作;

最长有效期可达5年,每次停留期最长180天,远超普通签证;

还能带着家属一起移居中国。

这一次,真的是“我家大门常打开,张开怀抱等你了”。

那么,印度人真的会来中国“抢饭碗”吗?我的判断是,铁定会来。



要知道,印度是全球输出移民最多的国家。

2024年的数据,全球有3540万印度人定居在海外,其中1585万为印度籍非居民,其余为具有印度血统的族裔

同时,印度每年仍有约250万人正在移民海外,这个数字也是排名全球第一。

比如,最近十几年,印度人就特别喜欢往加拿大跑。从2013年到2023年,该国印度移民人数从3.2万人增长至近14万人,十年间增幅高达300%。

现在,印度已成为加拿大最大的移民来源国。有的加拿大高校毕业生典礼上,清一色的深肤色印度裔面孔。

印度人喜欢往外跑,根本原因在于本土机会匮乏。

以IT行业为例,数据显示,印度的IT工程师平均年薪约为127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仅6万元,平均月薪只有5000元。

而一旦润到加拿大,情况会截然不同。加拿大IT行业平均年薪为87300加元,折合人民币44.5万元。

美国就更不用说了。数据显示,2024年,持有H-1B签证的印度人在美年薪中位数为9.5万美元,约40%的人年薪超过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万元)。

当然,中国的薪酬水平还比不了美国、加拿大,但也分分钟秒杀印度本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IT平均年薪达到了23.9万元,收入全行业第一,甚至比金融业还高,是印度IT从业者平均收入的近4倍。更何况中国社会文化包容,生活性价比更高。

这不仅对印度人有吸引力,对东南亚、中东、非洲等人才输出地区的理工科青年,都将充满诱惑。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还缺理工科人才吗?为什么要大力吸引外国人才?

从数量上来看,中国人才储备世界第一,毋庸置疑。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1.1亿人,其中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稳居世界第一。光是国内STEM学科,每年毕业生数量就超过500万。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需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

从质量、结构和国际竞争力来看,中国高端、复合型、具有全球视野的青年科技人才仍显不足。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发布的《2023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显示,全球人才竞争力排名前20位几乎被发达国家垄断,中国位列第40位,虽被归入“人才冠军组”,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显著差距。

千万不要觉得,本科毕业就不是高端人才了。很多中国的优秀人才,正是本科毕业后走出国门的。

根据宝尔森基金会报告,全球47%的顶尖AI研究者,本科毕业于中国院校。在美国头部AI机构中,有38%的研究员原籍为中国。



美国机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前20%)的主要原籍国

前段时间,Meta用上亿美元高薪从OpenAI挖人,好多都是本科毕业于中国。比如,庞若鸣毕业于上交大,余家辉出身中科大少年班,赵晟佳毕业于清华,毕树超出自浙大,任宏宇毕业于北大。

AI时代,顶尖人才的价值更被指数级放大。

OpenAI创始人曾说:

在互联网时代,最顶尖的软件工程师效率是平均水平的十倍

而在AI时代,最顶尖的研究员效率则是平均水平的一万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2022年有37.5%的企业家认为“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是制约企业创新首要因素,在所有制约因素中占比最高。

引进国际人才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这些人才的到来,非但不会“抢饭碗”,反而可能创造更多饭碗。

OECD的数据显示,2011-2021年间,25个成员国的移民创业活动创造了超过390万个就业岗位,占总就业增长的15%。

当今时代,系统化、集成化的科技攻关,早已不是单打独斗,人才金字塔既需“塔尖”,也需坚实的“塔基”。

外来人才不仅能补充劳动力缺口,更可能重塑一国的创新生态。今日的青年才俊,或许就是明日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力量。



事实上,新一轮的全球人才争夺战,正在打响。

9月底,德国驻印度大使阿克曼直接喊话:“所有高技能印度人才,德国欢迎你!”

他强调德国移民政策稳定,在IT、工程、管理等领域岗位丰富,并专门搭建了面向印度人的就业与移民信息平台。在德工作的印度人,平均收入甚至高于本地德国人。

英国首相斯塔默正考虑取消技术工人签证费用,并通过“全球人才工作组”吸引顶尖科学家与数字专家;

韩国总统办公室已指示,各部门抓住美国签证政策变动的窗口期,吸引外国科学家和工程师赴韩。明年预算将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

加拿大非营利组织则呼吁政府将本国打造为H-1B人才的“理想落脚点”。

在这一全球人才再分配的窗口期,中国不能缺席。K签的推出,正是中国主动扩大“人才水池”、在全球范围内挖掘“潜力股”的战略举措。

当前,中国对国际顶尖人才的综合吸引力,包括科研自由度、薪酬水平、职业发展生态等,仍与欧美顶尖国家存在差距。但这一局面正在快速转变:

首先,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是2017年的两倍。按此趋势,到2030年,中国研发投入有望与美国持平。



来源:NaturePortfolio

第二,产业转化优势独一无二。在许多国家,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存在“死亡之谷”;而在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与科技产业集群,为科研成果提供了快速落地的试验场。

这种“科研-制造-验证”闭环,在全球都属稀缺资源。

第三,开放姿态日益鲜明。当某些国家筑起高墙、限制学术交流时,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通过K签等政策释放更加开放的信号。



历史似乎正在反转:

曾以自由自诩的国家,对知识筑起高墙;曾被视为封闭的东方大国,却展现出拥抱全球英才的胸怀。

归根结底,K签的意义,不仅在于一张签证的便利,更在于中国从“人才输出国”向“人才引进国”加速转型。

路透的分析意味深长:“如果中国能吸引到哪怕一小部分的全球科技人才,其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也会更高。”

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速中,谁更能汇聚顶尖智慧,谁就更可能掌握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豪掷150亿,特斯拉要“去中国化”!

豪掷150亿,特斯拉要“去中国化”!

金投网
2025-11-07 16:20:25
蒋万安被问到对郑丽文祭拜吴石一事的看法时,彻底撕下伪装

蒋万安被问到对郑丽文祭拜吴石一事的看法时,彻底撕下伪装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8 22:35:20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红豆讲堂
2025-10-14 09:30:03
这届网友要「造反」了!雷军抖音视频首次遭举报下架

这届网友要「造反」了!雷军抖音视频首次遭举报下架

汽车有文化
2025-11-07 20:33:15
我在广州退休后,在苏州定居的真实感受,全是实话

我在广州退休后,在苏州定居的真实感受,全是实话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5-11-09 01:44:28
他防不住我!威少连造亚历山大两犯喊话曝光 主帅再次强调做自己

他防不住我!威少连造亚历山大两犯喊话曝光 主帅再次强调做自己

罗说NBA
2025-11-09 07:18:04
浙江温州一河道有两人跳河,搜救现场聚集大量围观群众,知情人透露:已救起一人,另一人仍在打捞中

浙江温州一河道有两人跳河,搜救现场聚集大量围观群众,知情人透露:已救起一人,另一人仍在打捞中

新浪财经
2025-11-09 14:07:30
美国30年为何没下死手?奥巴马揭开真相:是中国人没给机会

美国30年为何没下死手?奥巴马揭开真相:是中国人没给机会

普览
2025-11-10 00:34:31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南权先生
2025-11-08 14:52:26
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30岁往后的大龄剩女,最后基本都嫁给了

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30岁往后的大龄剩女,最后基本都嫁给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0 02:40:38
沙特王子离奇重病赴华求医,中医把脉3分钟,1句话让随行医生傻眼

沙特王子离奇重病赴华求医,中医把脉3分钟,1句话让随行医生傻眼

小哥很OK
2025-10-14 17:59:41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7 09:59:45
瞒不下去了?特朗普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认关税不是由中国来承担

瞒不下去了?特朗普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认关税不是由中国来承担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0 00:02:16
1000场不都是里程“悲”!瓜帅复仇,穆帅狂奔,温格6球惨败

1000场不都是里程“悲”!瓜帅复仇,穆帅狂奔,温格6球惨败

奥拜尔
2025-11-10 02:29:00
张柏芝前老板曝猛料:为了钱像狗一样舔我!到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

张柏芝前老板曝猛料:为了钱像狗一样舔我!到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

八星人
2025-11-07 10:49:22
爆冷!孔蒂气炸了,卫冕冠军轰然倒下,霍伊伦又哑火:4场0进球

爆冷!孔蒂气炸了,卫冕冠军轰然倒下,霍伊伦又哑火:4场0进球

足球狗说
2025-11-09 23:57:05
49岁经理被调岗看门,当晚退出微信群,次日领导找遍10个经销商

49岁经理被调岗看门,当晚退出微信群,次日领导找遍10个经销商

兰姐说故事
2025-10-17 20:05:03
医院17分钟视频瓜后续,疑似因吃醋被偷拍,女方与前夫合影被扒

医院17分钟视频瓜后续,疑似因吃醋被偷拍,女方与前夫合影被扒

大双
2025-11-09 22:52:39
曾医生的问题,从来不是“太主动”,别再拿“医术好”当遮羞布

曾医生的问题,从来不是“太主动”,别再拿“医术好”当遮羞布

吃瓜盟主
2025-11-08 15:48:21
赶在坐飞机来陆前,郑丽文率先发出邀请,解放军轰6K飞抵台岛周边

赶在坐飞机来陆前,郑丽文率先发出邀请,解放军轰6K飞抵台岛周边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0-30 03:41:02
2025-11-10 04:32:49
智谷趋势 incentive-icons
智谷趋势
十大最具影响力财经微信公众号
2744文章数 678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没错:六成剑桥毕业生在干教培,顶级名校学生新赛道!

头条要闻

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 35天暴瘦28斤

头条要闻

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 35天暴瘦28斤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数码
教育
时尚

《暗黑四》又在藏什么?官方暗示TGA有新内容!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数码要闻

内存、硬盘价格暴涨到扛不住!铭凡官宣旗下迷你主机涨价

教育要闻

收藏!2026艺术类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求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