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海明威的这句话,曾被多少人写在笔记本扉页。
可唯有从生活的苦难中爬起来的人才知道,其实命运从不轻易让步,除非你先豁得出去。
长大后才渐渐察觉,很多人连崩溃,都是静音的。
对于我们而言,生活早已不是诗和远方,而是车房贷、叛逆的孩子、日渐老去的父母……
我们困于各种身份和责任,活成了社会期待的模样,却唯独弄丢了自己,不敢病,不敢怒,更不敢“豁出去”。
直到遇见“野生作家”阿措的《沧城》。
这本2025年横空出世的长篇小说,以三个滇西北女人的命运,唤醒了浑噩的我们。
她们用自己一生的故事,告诉我们:
认命,是弱者的借口;豁出去,才是强者的出路,千般磨砺,万种煎熬,熬过去,你才能做自己的主。
![]()
—壹—
生活总想把你按在泥里
让你认命
生活的第一拳,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它将人狠狠摔在“沧城”那粗粝的土地上,想让人就此躺下。
“水仙”才十几岁,尚是花儿一样的年纪,就被父母安排嫁进了一个复杂的家庭,丈夫懦弱,婆家算计。
出嫁那天,母亲在她耳边低语:“女人的命,就像泼出去的水。”
她原以为,母亲这是心疼她。
直到新婚夜,她贴在冰冷的门板后,听着婆家商议,如何将她家那点薄产,划到自己名下。
彼时她才发现,自己的婚姻竟是两个家族交易的筹码。
有个读者说,34岁那年,他所在的整个部门都被砍掉了。
当时,他抱着纸箱走进地下车库,久久不敢发动汽车,因为不知道下一份工作在哪里。
然而,生活的残酷,不止于此。
即便你倒下了,还是会有无数双手等着把你扶起来,因为他们要靠着你,才能站稳脚跟。
正如作家萧红所说: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
毫不掩饰生活本来的面目,这就是《沧城》最残酷之处。
水仙的困境就在于,她连选择怎么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但人毕竟不是动物,也不是庄稼,不能任由风雨践踏,人有一股“豁出去”的狠劲,能从悲惨的命运下挣脱出来。
后来,水仙发现自己连给病重的父亲抓药,都只能苦苦哀求丈夫和婆母,才能拿到钱。
在婆家的算计中,她终于看清了真相。
那种刺痛感惊醒了她,如果顺从换不来尊重,那么,或许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
—贰—
沉默的反抗
咬碎牙关,豁出去
真正的豁出去,往往是悄无声息的。
斋姑娘决定不嫁人,一心向学的那天,整个沧城都在议论。
在他们看来,女人读书,就是“不务正业”,女人不嫁人?就像庄稼不收成,更是违背天理的事。
面对这千年来的规训,斋姑娘没有争辩。
她只是在每个深夜,就着油灯微弱的光亮,把那些“女人不该读”的书,一页页全记在了心里。
她的反抗,沉默而坚定。
知识,让一个女孩看见了,围墙之外的世界。
因此,当家人为她物色第四个相亲对象的时候,她只是平静地宣布:
“我要去省城读书!”
这句话,瞬间在保守的小城里炸开了锅。
流言像毒蛇一样缠绕着她,有人说她中了邪,有人说,读书果然会让女人丧失妇德。
但她心里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些流言根本伤不到她半分。
后来,当她拿到省城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没有人知道这个瘦弱的女孩,付出了什么。
就像没有人看见,无数个深夜里,油灯如何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长得足以覆盖整个沧城的偏见。
想到《飘》中的郝思嘉。
在战火将她的家园摧毁后,这位曾经娇生惯养的千金大小姐,不得不将所有虚荣和体面,抛诸脑后。
她对着红土地发誓:“我再也不要挨饿。”
她亲自下地采摘棉花,经营木材厂,她所有离经叛道的行为,都是为了抓住活下去的主动权。
斋姑娘和郝思嘉,目标明确,行动果决。
但豁得出去,只是第一步。
出走之后,眼前是更广阔的荒原。
一无所有的她们,又该如何在这片荒原上,重建自己的人生?
—叁—
熬过去,前路便是通途
命运给出的磨难,不过是在为我们铺路。
阿措笔下有位“女赶马”,她是马帮里唯一的一个女赶马人,但她原来也不是赶马的。
她有丈夫,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她生活的依靠。
可是后来,她的丈夫在茶马古道上遭遇不测,或许是遭遇了匪患、疾病,又或是意外,总之他突然就离开人世了。
失去丈夫后,所有人都劝她改嫁,尽快找到另一个男人,并且依附他,这才是她“应有的出路”。
毕竟,一个没有男人的女人,在茶马古道上能活几天?
她没说话,而是做了一个让整个沧城都瞠目结舌的决定:
她亲自牵起了丈夫留下的那匹老马,走上那条凶险异常、连男人都发怵的茶马古道,成了一名“女赶马”。
茶马古道环境恶劣,要翻越雪山、穿越密林、渡过激流,沿途还有野兽、土匪和未知的疾病。
第一次在野外过夜,狼的嚎叫声吓得她一整夜都没敢合眼;遭遇土匪,她又被迫交出所有的货物,只求保命。
回到沧城后,她成了众人的笑柄。
“女人就不该干男人的活计”、“女人的脚走不了男人的路”……
就连马帮也不愿意接纳她,把她当累赘、异类,认为她会带来厄运。
可第二次、第三次……
慢慢地,她明白了一件事:
恐惧吃不了人,但软弱会。”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女赶马不仅活了下来,还成了沧城史上最年轻、也是最著名的马帮首领之一。
那些曾经嘲笑过她的男人们,都得恭敬地称她一声“马锅头”。
她用自己坎坷的一生,告诉世人:
熬过所有苦楚,前路就会是一片坦途,指望别人给自己当避风港,不如自己成为一座可以被依靠的“山”。
彼时,她站在山顶,俯瞰着茶马古道,仿若这片天地的主人,她的身影与古道交织,自成一片壮丽的风景。
——————————结语
沧城不语,却见证了一切。
它见过跪地求饶的懦弱,更见过挺身而立的决绝。
书中人物的故事,已然抵达了终点。
但我们的人生,还在路上。
水仙在绝境中的清醒,斋姑娘在偏见中的执拗,女赶马人在险途中的胆魄,从未过时,只是换了形式,藏在世人的心里。
其实,生活的真相向来是残酷的:
你弱它便强,还得寸进尺;你强它就弱,甚至节节败退。
三十、四十岁又如何,五十岁又能怎?
人这辈子,从来没有什么“为时已晚”之说,只有“从未开始”。
愿每一个,在生活泥沼中挣扎的你我他,都能记住这三个沧城女子拿命写就的答案:
无论生活有多苦,只要豁出去,就没人拦得住你。
千种生活,万般磨砺,熬过去,你就能做得了自己的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