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中国有外卖三大平台:美团、百度、饿了么,这三家形成三国演义的格局。
2017年,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自此外卖市场形成了美团和饿了么“双雄争霸”的局面。
![]()
其中,美团在外卖市场的占有率约为70%,饿了么约为30%。
如今,饿了么宣布更名“淘宝闪购”,这是意味着阿里已经不需要外卖平台了吗?
当然不是的,阿里需要的是把所有力量凝聚成一个大消费闭环,也是阿里在即时零售赛道的一场关键棋局。
根据最新消息,此次调整仅为名称变更,用户消费权益、数据隐私政策均保持不变,配送运力也正常运转。
也就是说,阿里把饿了么融合到了淘宝闪购里面。
![]()
原先,饿了么与淘宝闪购是独立的两个平台。
饿了么定位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核心是餐饮外卖。而淘宝闪购是淘宝App内的一个业务频道,是阿里统一的即时零售品牌。
其中,饿了么拥有自己的商家、骑手和完整的下单履约系统。淘宝闪购是流量入口与品牌,它依赖饿了么提供运力、供给和技术支撑。
这次更名的核心在于战略定位的根本调整:饿了么从独立外卖平台转型为“即时零售”履约的基础设施,与淘宝流量入口深度协同,完成“30分钟送万物”目标。
而此次调整后,阿里将对其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从而提升配送与商品覆盖能力。在即时零售领域,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加强协同,全面打通各项资源,如流量、物流、技术、用户数据等。
最终,淘宝成为一个综合的超级APP,而不是努力维持多个独立平台。
那么,阿里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应对美团、京东等对手的“即时零售”的竞争。
![]()
目前,即时零售市场已经白热化。据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各大平台纷纷加码布局。
这里面,美团是有先发优势的。目前,美团闪购日均订单突破1800万单,其“闪电仓”数量已超3万个,计划到2027年增至10万个。
京东呢,已经把即时零售列为“三大必赢之战”。京东已上线“自营秒送”电商业务,全国已有超过10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接入秒送,平均送达时间快于30分钟。
所以,阿里也只能选择资源整合。
此前,10月31日,淘宝闪购正式发布全新连锁便利品牌“淘宝便利店”。这一品牌将以闪购仓形态,基于阿里生态的供应链优势,为消费者提供“24小时营业+30分钟达”的购物体验。据了解,淘宝便利店首批开放超过30个商家合作名额,预计到明年覆盖全国200个城市的主城区,开出2000家店。
这将意味着,从今往后,用户在淘宝看到的每一件商品,都可能在三十分钟内送达。这场始于外卖的战争,终将改变整个零售业的形态。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可联系删除
#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