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绎《米歇尔·科尔哈斯》,就像踏上一列火车。一旦启程,它就一直在前进、前进……”德国邵宾纳剧院《米歇尔·科尔哈斯》亚洲首演前两天,在YOUNG剧场的媒体集体探班现场,一位剧团演员这样描述他们的创作体验。
这列由德国戏剧殿堂柏林邵宾纳剧院打造、满载着文学重量与舞台激情的“戏剧列车”,于近日轰鸣着驶入YOUNG剧场的主舞台,开启亚洲首演,正式揭开其在中国观众面前的神秘面纱。
记者了解到,作品改编自德国文学巨匠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的同名经典小说,不仅是本年度YOUNG剧场“秋是国际戏剧季”最受瞩目的演出之一,更是一场跨越文化边界、直指人性深处的正义叩问。
![]()
经典文本的当代“复活”——
一匹马引发的风暴
![]()
《米歇尔·科尔哈斯》的故事,在德国几乎家喻户晓,是深入民族精神肌理的经典。它源于一桩发生于16世纪的真实案件,讲述了正直的马贩科尔哈斯因遭权贵欺诈,爱马被虐,申诉无门,最终在妻子惨死的催化下,从守法公民沦为暴力复仇者的悲剧。这是一个关于正义、秩序与个人反抗的永恒寓言。
然而,将这样一部语言艰深、结构复杂的德语文学经典搬上舞台,并让当代观众,尤其是文化背景迥异的中国观众产生共鸣,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助理导演克里斯蒂娜·代因斯贝格坦言:“虽然克莱斯特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并不是耳熟能详的作家,但《米歇尔·科尔哈斯》的故事本身能跨越国界,引发共鸣。”
![]()
“原作者克莱斯特整个人就像是一团火焰,一直在搜寻真相和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剧组演员们也生动地分享了他们的理解,并提到,阅读克莱斯特的文本本身就不容易,将其转化为舞台语言,需要一定的创新,“因为他的句子非常长,像是没有尽头。读着读着,你可能就忘了开头是什么。”
正是这种文本的复杂性与内在的戏剧张力,吸引了享誉国际的传奇导演西蒙·麦克伯尼与安娜贝尔·阿登。他们并非简单地复述故事,而是采用“集体合奏式”的表达,将克莱斯特绵密的长句拆解,分配给6位演员,通过多声部的交织、肢体的探索以及与多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出一个层次丰富、充满动感的剧场空间。演员们形容,这个过程如同“作曲”,寻找故事内在的“动力与张力”,使得这部两百多年前的作品在舞台上迸发出令人屏息凝神的当代能量。
就此,这场合作不仅将英国导演的实验精神与德国剧场的表演传统相融合,也展现了两种戏剧体系的交流与碰撞。理性与激情、秩序与反叛在舞台上交织,为这部改编自克莱斯特名著的作品注入了全新的时代生命力。
![]()
探寻德式戏剧的非凡魅力,
深度讨论“正义究竟是什么”
![]()
此次德国邵宾纳剧院带来的《米歇尔·科尔哈斯》,将延续其政治锋芒与先锋美学。原班人马回归,集结欧洲一流表演与技术团队,带来一场跨越四百年的剧场对话、一次直击灵魂的正义叩问。
剧中,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好人”被逼成“暴徒”的简单叙事,更是一场关于法律界限、暴力合理性及个体尊严的深刻辩论。
![]()
导演西蒙·麦克伯尼以极简主义的舞台语言和多元的多媒体运用,将观众的目光聚焦于文本本身和演员的表演。舞台上,摄像机、iPhone等不仅是工具,更成为了叙事的参与者,它们如同克莱斯特文本中层层嵌套的从句,不断揭示故事更深的维度。演员们需要在精准演绎复杂台词的同时,操作这些设备,完成一场长达120分钟、强度极高的“多任务”表演,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这种对形式的大胆探索,并未削弱内容的力量,反而强化了主题。当科尔哈斯从寻求公道的商人转变为“革命者”时,舞台上的视觉元素与声音设计共同营造出一种不断升级、无法回头的失控感,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个体在庞大体制与命运碾压下的绝望与愤怒。德国媒体评价其“以震撼的方式打造了一部令人屏息凝神、扣人心弦的戏剧”,而中国观众则将在陌生的历史故事中,找到关于“是安稳地做一个‘好人’,还是冒险去做‘对的事’”这一现代困境的共鸣。
![]()
打造舞台多元图景,
从《科尔哈斯》到“秋是”
![]()
《米歇尔·科尔哈斯》的登场,是YOUNG剧场“秋是国际戏剧季”国际化视野和艺术高标准的缩影。本届戏剧季自10月开启,将持续至12月,汇集来自比利时、德国、法国、日本、白俄罗斯及中国等6个国家的10台54场精彩演出。
作为戏剧季的重头戏,德国邵宾纳剧院此次是继去年《哈姆雷特》和《每一个女人》大获成功后的再度回归。紧随《米歇尔·科尔哈斯》之后,剧院艺术总监、被誉为“现代德语戏剧代言人”的托马斯·奥斯特玛雅将携其代表作《理查三世》于11月7日登陆YOUNG剧场。这部在全球巡演近十年、堪称当代德语戏剧标志性的作品,由因《波斯语课》《巴比伦柏林》为中国观众熟知的实力派演员拉斯·艾丁格主演。
在《理查三世》中,奥斯特玛雅将以其冷峻锐利的现实主义风格,颠覆性地重释莎士比亚经典,将政治阴谋与权力狂欢演绎成一场酣畅淋漓的人性风暴。拉斯·艾丁格通过文字表达了对重返上海的期待:“这将是我第三次造访上海,上次的经历简直令人难忘。最让我感动的是演出结束后在后台与观众互动,发现他们几乎都看过我拍过的所有电影。这群观众思想开放、兴趣浓厚、热情高涨,我特别好奇他们对《理查三世》的反应会如何。”
![]()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秋季国际戏剧季中,YOUNG剧场不仅专注于优质内容的持续打磨,也将视野延伸至剧院之外,探索更多元的艺术交流场域。通过与高校、文化机构及城市商圈的深度合作,剧场以演前导赏、创作对谈、商户联动等形式,构建出连接观众与艺术的开放网络,让观演体验突破舞台边界,呈现出更具层次感的文化共鸣。
近日,复旦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姜林静老师已以“‘我就是我’——德国文学视域下的《理查三世》”为题,剖析了莎士比亚经典在当代语境下的重生与转化。而11月5日,中德两国的戏剧大师——托马斯·奥斯特玛雅与孟京辉,将在上海戏剧学院展开一场关于“如何以现代舞台语言重释经典”的巅峰对谈。
此外,围绕《米歇尔·科尔哈斯》主题开展的“寻马启事”主题互动活动以及与大学路商圈的票根福利,都让戏剧的魅力延伸至剧场之外,融入城市日常。
当德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马夫革命”故事,遇上英国戏剧大师的实验精神与邵宾纳剧院的先锋美学,在YOUNG剧场的舞台上碰撞出的,是一场超越时代与国界的心灵震撼。
文字|汤顺佳
图片|汤顺佳
编辑|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