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老广都被广州文旅的“Hi Young”口号整破防了...
所以,当广州消费“讲白话”宣传安全用火用电的小视频一出,大家纷纷转发点赞,留言“终于有懂粤语的,为广州稍稍扳回一局了”。
![]()
粤语等方言日渐式微,势单力薄的个体是无力与时代对抗的。
但本身就会说粤语的家长,一定要教孩子从小说粤语。
往大了说,才不会闹出类似这次广州文旅这种失礼街坊、沦为笑柄的大乌龙。
往小了说,会讲粤语等方言对于孩子学习语文,好处太多了。家长一定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才拍大腿后悔不已。
有人可能会反驳,普通话才是正规的书面语。说方言的话,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有不规范的地方,出现在诸如作文等书面表达中。
怎么可能反而说,学好语文要学粤语?
道理很简单,你应该意识到现在的语言大环境已经是普通话的天下。
在这样的浸润中,即使孩子会说粤语/方言,其实影响也不大。
反而,会说粤语,优势却很多。
![]()
首先,对于小学鸡而言,写同音错别字的几率会大大减少。
普通话的同音字实在太多了,当普通话的家长还在跟孩子费尽口舌,像说绕口令般解释“鸡、机、积、几、击……”的不同意思时,说会粤语的孩子就几乎没有这困扰,因为很多普通话的同音字读音在粤语中读音都不同。
再举一个例子,会说方言的孩子也能轻松地用对“的、地、得”,同样因为三个字的发音不同。
而到了初、高中,甚至大学,优势就更明显了。
粤语、潮汕话等方言相对普通话而言,迭代要少得多。很多古汉语的说法都被保留了下来,沿用至今。
有不少在普通话中需要“翻译”的古代汉语,在粤语和潮汕话中就相当于直译、直接输出。
套一句流行语:“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坚持教孩子说粤语/方言。
我原来认为(娃小的时候),生在广州、长在广州,应该说粤语也不会成问题的。
没有想到:
三十年前的小孩有时间看港剧,即使不是广府人,只要身在广东,煲过几部剧的话,听懂基本没问题,多多少少也会讲些许粤语。
二十年前,有讲粤语的语言环境,只要你来到广州学习工作,不学讲几句白话,又怎么对抗老广的“煲冬瓜”?
但十年前,这一切就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广州的小孩子已经普遍都不会讲粤语,也不喜欢讲粤语了。
九声六调的粤语真的不要太好听,粤语家庭不能宁愿从小付费让孩子卷英语,任由免费就能学会粤语的机会白白错失。
![]()
语言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文化、精神、态度,广州是如全运会主题曲一样“气势如虹”,还是“云吉”,就看未来的这一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