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汽车市场,“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用户享受“加量不加价”体验的背后,是车企普遍面临的“增收不增利”困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AI创新进化能力决定竞争力,腾讯智慧出行以数字化助手与生态共建者为定位,通过技术落地与生态协同为行业破局。截至目前,其智能座舱产品已覆盖60余个汽车品牌、超1600万车辆,为这场变革筑牢了实践根基。
9月举办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智慧出行正式发布TAI6.0智能座舱系统、全域智能化升级方案等,这意味着汽车出行行业已经迈入“车云一体+AI Agent”的变革阶段。在近期的采访中,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也向记者诠释了这一技术演进的核心逻辑。
![]()
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
重构座舱体验,安全与协同双线并行
“现在座舱都在讲Agent上车,腾讯座舱Agent能给智能座舱带来什么核心价值?又与其他家有何不同?”这一问题直指行业焦点。钟学丹的回答精准点明了Agent的革新意义:“智驾是多了一个聪明的司机,那么Agent的意义就在于说多了一个有趣以及聪明的助理。”
在他看来,传统手机App的应用形态在座舱内存在明显短板——驾驶场景下,用户需专注路况,主动操作App的交互方式既繁琐又存在安全隐患。而Agent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逻辑:浅层次上,它能实现轻松的对话和良好的应答,让用户与车的交流毫无障碍;深层次上,它能提供知识支持、解决实际需求,甚至简化复杂操作。“以前点单需要很多操作,通过语音和互动,Agent能为用户提供一个类似于跟店员交互的方式,快速帮助完成相对复杂的应用方式。”钟学丹称。
![]()
谈及腾讯AIAgent的差异化优势,钟学丹强调了两大核心:一是端侧能力的加持,“借助端侧能力,使Agent的驱动能及时响应和效率方面更好”;二是生态资源的整合,“Agent会关联具体的服务应用及内容,结合我们的生态资源、内容资源,打破原有用户的服务边界,打造跨应用、满足复杂需求的场景”。
断网环境下端云如何协同?钟学丹解释道:“端侧本身是在端侧独立运行的,它跟网络没有关系。如果确实需要联网,才会面临类似其他联网应用的问题,届时会提示用户网络问题带来的不便。”
此外,Agent还在情绪价值上持续发力。钟学丹提到,腾讯智慧出行推出的“随行chat”产品是基于角色扮演模型的支持打电话、车上陪聊的拟人化产品,能支持用户对不同性别、不同技能的角色需求,解决车上不同话题的聊天,同时能体察情绪、保持长期记忆,做到个性化的陪伴体验。更重要的是,车企可自主定义陪聊角色,让Agent不仅是“聊天伙伴”,更是驾车过程中帮用户解决各种问题的“贴心助理”。
坚持生态定位,助力车企数字化升级
相较于辅助驾驶,具身智能的灵活度更高、维度更多,但缺少高质量多场景数据是现阶段行业共同的挑战。对比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的难度显然更高,无论是对数据的要求、算力的要求,还是算法的能力,都是几何性的提升。
腾讯智慧出行的应对策略,是将自动驾驶领域的积累迁移至具身智能。基于过去十多年在自动驾驶的算力、数据闭环、仿真技术经验,腾讯智慧出行和科技公司、OEM一起探索转型。今年6月腾讯智慧出行发布的Tairos开放平台,就是专门面向具身智能公司的开放工具,融入了多模态交互、室内外一体化导航、4D空间重建仿真等能力,现在已对合作伙伴开源开放。
更关键的是,腾讯智慧出行明确了自身的生态定位——不涉足具身智能硬件,而是秉持开放、共创的心态,专注为企业提供全栈的研发工具链、强大的云端能力。这种定位既发挥了腾讯智慧出行的技术优势,也避免了与合作伙伴的竞争。就如钟学丹所言,“多家融合合作才能让具身智能场景更丰富,落地和规模应用逐步起来”。
![]()
除了技术领域,AI也在重塑车企的营销与组织架构。如今用户了解汽车的渠道不再局限于到店,线上平台、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成为重要场景,AI在线索收集、分配、跟进,甚至IM对话中都产生了变化,每一个场景都能提升用户体验和车企效率。
这种变化直接推动了车企组织架构的调整,原先车企结构中没有专职做营销数字化的岗位和人才,但现在很多车企已经成立了市场科技部门,用科技手段监测从广告投放到线索成交的全数据链路,提高效能。相关数据显示,几乎所有车企都已经“上云”,而且云消耗每年都实现巨幅增长,甚至传统车企用云的增长量超过了新势力,这背后是车企对数字化工具、数据管控的重视。
腾讯端侧模型和Agent解决方案同样具备核心差异化优势,钟学丹介绍:“一是技术上,持续进化基模基础能力,强化小参数端侧模型能力;二是生态上,Agent关联服务与内容资源,发挥腾讯生态优势;三是整合上,不提供标准化服务,而是结合车企的应用场景,将能力融入他们的实际服务过程中。”
从智能座舱AI Agent到智驾的端云协同,再到具身智能的生态共建,腾讯智慧出行始终坚守车云一体战略,做好汽车产业升级的“数字化助手”和“生态共建者”。在行业转型与利润下行的集体困境下,这种授人以渔的赋能模式,不仅能够帮助车企突破瓶颈,更能推动智慧出行领域向更安全、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