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底,中美两国在金海机场的贵宾室里完成了一场高效且出人意料的会谈,原本计划3到4小时的元首级对话,仅用了100分钟,便敲定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成果。
![]()
更令人瞠目的是,向来嘴硬的特朗普这次却一反常态,在“空军一号”上高调打分:“满分是10分?我给这场会谈打12分!”这位曾扬言要对中国商品征收100%关税的总统,突然画风一转,公开表示“合作才能让美国变得更好”。
![]()
短会高效,合作成风,特朗普为何突然“放软”?
金海机场的会晤虽然短,但节奏紧凑、成果扎实,特朗普带着国务卿鲁比奥、财政部长贝森特等一众高官登场,势要与中方代表团好好唇枪舌战一番。
![]()
可结果呢?美方不仅取消了10%的“芬太尼关税”,还暂停24%的对等关税一年,甚至把对中国物流、造船业的301调查也搁置了,更有分量的是美国暂停了那项让中国企业最头疼的“50%穿透性规则”一年,这意味着美方终于在科技管制上松了口气。
当然中方也没空着手,既调整了反制措施,也承诺在未来三年每年采购2500万吨美国大豆,第一批18万吨订单将在今年底前交付,这对美国的农业州来说可是实打实的“及时雨”。
但这些协议背后最吸睛的,其实是特朗普的态度转变,10月初的时候他还在威胁要加征100%关税,把全球市场吓得一阵发抖,可仅仅只过去48小时副总统万斯就急忙“灭火”,说美国还是希望“积极接触”,到了釜山后特朗普干脆改了口风,不仅夸中国“伟大”,还说中美“可以相互成就”。
![]()
回到美国他又在社交媒体上表态:“不想伤害中国,甚至想帮中国。”一时间网友调侃他是“变脸艺术家”,可这张“新脸”背后,其实藏着美国自身的焦虑。
![]()
从“咄咄逼人”到“低眉顺眼”,特朗普这回没得选?
特朗普的态度转变,不是灵光一现,更不是情怀使然,归根到底还是美国内外压力太大,逼得他不得不低头。
![]()
如今美国的联邦债务已经飙到37.2万亿美元,通胀率也高得吓人,关税政策一通操作猛如虎,最后却让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多了1200美元,而且美国的制造业,电子、家具这些行业的成本涨得飞快,农业州的大豆更是滞销成灾,农场主们走上街头抗议,而共和党也开始担心自己在农业州的票仓不保。
政治上特朗普同样腹背受敌,中期选举临近,民主党批他“对华太软”,共和党鹰派则反过来骂他“贸易战玩砸了”,左右夹击让特朗普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
更难的是中国的反制并不含糊,稀土出口被设下精细的许可制度,直接卡住了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链的脖子;对美籍船舶的收费也在逐步提升,2028年将涨到1120元/净吨,显然是奔着保护中国造船业和吸引全球运营商去的。
![]()
甚至连高通这样的科技巨头也没逃过,中国对其发起了反垄断调查,重击其在华60%的市场份额,这些招式都不是打“热战”,但招招精准、刀刀见骨,特朗普想硬到底?现实早就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
合作是缓兵之计还是战略回调?中美关系进入“规则重构期”
釜山会晤后,虽然中美握了手,但这绝不意味着从此风平浪静,从表面看特朗普的“变脸”像是商人式谈判那一套:先把话说狠,再看对方反应,最后拿合作当筹码。可如果只看表象,那就太低估这场会晤的复杂性了。
![]()
中方在谈判中明确了一个原则,那就是所有协议都设定“一年期限”,这个设计可不是随便定的,而是给后续谈判留了余地,也让合作变得更具弹性,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既能避免被美方长期牵着鼻子走,又能在局势变化时及时调整。
而且在全球治理层面,中美也开始尝试“边竞争边合作”,两国将在芬太尼禁毒、人工智能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展开合作,2026年还要分别主办APEC和G20峰会,换句话说谁能在这些议题上抢占道德高地、话语权,谁就能在未来的全球格局中占得先机。
合作归合作但竞争依旧存在,比如美方依然没有放松对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的出口限制,还通过与马来西亚、柬埔寨签“毒丸条款”,试图限制第三方与中国合作,这种“边握手边设防”的操作,说明特朗普政府的“合作”,更多是一种缓兵之计。
![]()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连美国智库也开始变调,兰德公司罕见地在报告中承认中国的核威慑能力,甚至坦言台湾问题“统一进程在加快”,这说明在华盛顿主流战略圈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硬碰硬的博弈模式,已经走不通了。
![]()
中美“同桌吃饭”,但谁来买单还在谈
釜山会晤之后,中美关系的确迎来一次“喘息窗口”,特朗普看似放软实则是务实;中方看似克制,其实是在稳中求进,但这场暂时的“握手言和”,并不意味着从此风调雨顺,中美还在竞争,只是战场从关税转向了技术标准、供应链主导权等更深层次的领域。
![]()
特朗普的“商人思维”让他在关键时刻愿意妥协,但他的“变脸速度”也让人难以完全信任,再加上美国国内的政治掣肘,即使有心合作,也未必能稳稳推进。
中方则展现出更强的战略定力,无论是转向巴西采购大豆,还是对稀土产业链的自主掌控,都是在做“去美元依赖”和“去美风险”的准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中国更像是那个布好棋局的棋手,静待对手落子。
![]()
这一次特朗普说出了“合作才能让美国更好”;下一次能不能说到做到,还得看他能不能坐稳那张总统椅,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美这场博弈远没结束,只是换了个打法,换了个节奏。
结语
釜山的握手不算终点,顶多是换气口,特朗普说“合作能让美国更好”,这话没错,但也不新鲜,关键在于他能否坚持?而中国早已准备好无论对手怎么变脸,自己都能稳住脚步,走好自己的路:谁是主动出招的那一方,谁才真正在这盘大棋中占了上风。
参考资料:
特朗普接受电视采访,自备道具“邀功”;采访约70分钟,提及中国41次,远超俄罗斯和日本,欧洲几国未被提及
2025-11-04 红星新闻
特朗普最新涉华表态:与中国合作可以让美国“变得更好”
2025-11-04 大河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