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美这几年来的拉锯战,总觉得像一场没硝烟的持久赛跑,谁也不肯轻易让步。2025年开年,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在一次访谈里直言不讳,说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力竞争中不能容忍屈居第二,这话一出口,就跟扔了颗石子进湖里,涟漪层层扩散。
伯恩斯这人,从政坛老将的角度看,他的表态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华盛顿对北京在科技和资源领域的强势布局的直接回应。想想看,美国这些年从贸易关税到芯片封锁,一步步收紧政策,本质上就是不想让中国在关键领域甩开自己。
![]()
伯恩斯的话出口没多久,特朗普政府就行动起来,瞄准了稀土这条供应链的命门。中国手里握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这玩意儿不光是电动车电池和风力发电机的原料,更是导弹制导和激光武器的核心材料。
华盛顿的算盘打得响,想通过盟友网络重塑这条链子,避免被卡脖子。结果呢,10月份一连串协议签下来,美澳日三方联手,试图从侧翼绕过中国的主导地位。日本作为中国邻国,高市早苗上台后也没闲着,直接加入战局,这让整个局面更添火药味。
说白了,这场博弈不是谁喊得响谁赢,而是看谁的底子厚、谁的耐力足。中国这边呢,稳扎稳打,先是出台稀土出口新规,给下游企业敲警钟,然后在芯片上悄然发力,让美国的封锁墙出现裂缝。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
伯恩斯警钟敲醒的资源焦虑症
稀土这东西,美国年年喊着要脱钩,可实际进口的80%还是得靠中国。伯恩斯在外交圈混了40多年,从中东到欧洲,再到北京使馆,他见过太多资源博弈的惨烈。
早年他当副国务卿时,就参与过伊朗核谈判,那时候就明白,关键材料就是战略筹码。现在轮到稀土,美国的芒廷帕斯矿是本土唯一在产的稀土厂,可加工环节全卡在中国。
华盛顿的智库报告一再警告,军工企业像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巨头,库存撑不过半年。要是真打起来,F-35战机的磁体和雷达就得趴窝。特朗普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重启“关键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直接把澳大利亚和日本拉进来。
![]()
日本这边,9月份高市早苗接棒岸田文雄当上首相,她上任头一个月就表态,要加强与美澳的矿产合作。
日本90%的重稀土进口都来自中国,半导体和汽车产业全靠这口饭。
东京的官员私下里算过账,要是中断供应,日企的损失得上千亿日元。高市早苗的团队动作快,10月下旬就跟澳大利亚签了联合采购协议,目标直指镓和锗这些高科技稀土。
澳大利亚呢,作为资源大国,西部矿区储量丰富,但加工技术落后,一直指望中国帮忙。现在美澳协议一签,堪培拉政府直接注入1亿美元股权到阿拉富拉稀土项目,这步棋走得稳,表面上是经济合作,骨子里是地缘战略。
整个三边框架下,美国承诺提供融资和技术,日本负责市场消化,澳大利亚出矿石和场地。这套组合拳,看起来像是要断中国后路,但说实话,短期内难成气候。
全球稀土市场规模也就200亿美元,中国产业链从矿山到精炼,几十年来砸了上万亿人民币,技术壁垒高得像城墙。美澳日想复制,得花十年八年不说,成本还得翻倍。
![]()
三国演义式的矿产围城战
10月20日,美澳在白宫签下那份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供应保障框架”,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和阿尔巴尼斯当场握手,协议里明明白白列了得克萨斯建重稀土分离厂、西澳搞镓提纯项目,总投资管道长达130亿澳元。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说,这能创造上千就业岗位,还能稳住电动车电池供应链。表面上看,美方是赢家,摆脱了对中国的依赖,可细抠条款,你会发现全是空头支票。芒廷帕斯矿的产量才占全球15%,大部分精矿还得运到中国加工,自建工厂的技术难题堆成山。
专家估算,美国本土分离钕和镝的效率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成本高出50%。日本的加入让这出戏更热闹,10月28日高市早苗在华盛顿跟特朗普签了美日框架,重点是联合投资澳大利亚的Lynas矿。
![]()
Lynas是澳洲唯一商业化重稀土生产商,日本企业Sojitz已经签了进口合同,第一批货10月底就到横滨港。日本的算盘打得精,半导体巨头像东芝和索尼,全靠重稀土做磁头和显示屏。高市早苗政府还承诺,提供融资机制给澳洲项目,这等于把三国绑在一起,形成小圈子供应网。
澳大利亚的角色最微妙,作为中国邻国,它一边卖矿给北京,一边跟美日眉来眼去。珀斯政府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对华稀土出口占总量的60%,但新协议签了后,澳股稀土股直线上涨,Lynas股价一周内涨了12%。这围城战听着气势汹汹,可实际操作起来,坑多得数不过来。
三方协议虽有30亿美元投资,但澳洲雨季一到,矿区开发就得延期,日本的融资还得国会批,层层关卡。美国这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得欢,可国内商界不买账,波音和通用电气这些企业,供应链里中国零件占比高,脱钩等于自断臂膀。
说到底,这场矿产围城,是华盛顿的战略焦虑在作祟,中国稀土出口占全球85%,不是砸钱就能抢走的。日本高市早苗的强势作风,让东京在邻国中显得格外活跃,但她清楚,脱钩第一伤的还是自家产业。
![]()
稀土新规下的供应链惊魂记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一纸公告,把稀土出口管制推向新高度,新规要求任何含中国稀土成分超过0.1%的产品,出境前都得拿许可证。这招直击要害,全球下游企业慌了神。台湾地区的台积电首当其冲,他们的美国亚利桑那工厂,稀土库存只够撑30天。
10月24日台积电高管公开回应,说短期影响有限,但长远得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台湾地区防务部也跟着表态,军工采购里的稀土部件,得重新评估来源。公告一出,华尔街的稀土股应声下跌,MP Materials这家美国矿企,股价一周蒸发8%。
新规不是随意出招,中国稀土集团这些年深耕产业链,从内蒙古包头到广东分离厂,全流程闭环,产量稳居世界第一。2024年出口量就达5万吨,2025年前三季度还增长了15%。管制对象精准,针对军工和芯片的终端产品,像含钐钴磁体和钇稳定剂,这些玩意儿少不了稀土。
![]()
专家分析,这步棋是回应美国关税升级的防御性举措,北京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会坐视不管。全球反应五花八门,欧盟商会抱怨,说这会推高电动车成本,德国大众和法国雷诺的电池线都得调整。
韩国三星电子也中枪,他们的存储芯片依赖中国镓,库存告急后,紧急从澳洲补货。日本企业更急,90%重稀土进口中断,汽车产业得停摆。高市早苗政府赶紧协调,10月底跟澳洲签了应急协议,但运费和加工费一算,成本涨了30%。
美国这边,特朗普扬言要加100%关税反击,可在韩国会晤后,口气软了,同意暂停新关税一年。中国这边也让步,发放通用许可证给终端用户,覆盖稀土、镓、锗、锑和石墨。
这年缓冲期听着解气,但供应链的惊魂记没完。台湾地区企业得花大价钱囤货,防务部报告显示,导弹部件的稀土依赖度高达70%,短期内难脱钩。中国的新规不是封锁,而是规范,让下游企业明白,资源不是无限的。
![]()
芯片突围与谈判桌上的权衡
芯片战场上,中国企业的动作越来越有看头。2025年4月中芯国际宣布,5纳米工艺实现小规模量产,虽然没用EUV光刻机,但靠深紫外加自对准四重图案技术,硬是绕过了封锁墙。
成本比台积电高40%到50%,良率也只有三分之一,可这已经是突破。华为的麒麟芯片用上这工艺,性能追上国际主流。美国的半导体协会报告直言,中国进步超预期,全球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5%涨到2025年的22%。
封锁本想卡死中国高科技,结果倒逼自主创新,国家大基金三期砸了3000亿,上海和深圳的晶圆厂扩建不停。特朗普的芯片法案虽给了英特尔和台积电补贴,可中国企业不慌,国产DUV设备9月份就上线测试,上海微电子的工具精度达193纳米。
![]()
台湾地区台积电虽领先,但新规一出,他们的美国厂得重新审视稀土来源,防务部采购的军用芯片也得加价。整个突围过程,像马拉松里的加速,中国不争一时输赢,只求稳健前进。
中国扩展对东盟和非洲的稀土供应,雅加达和内罗毕的港口货轮增多,全球链条更稳。这一年喘息,不是投降,而是战术调整。伯恩斯早年的外交经验告诉他,博弈靠实力,不是嘴硬。
中国在稀土和芯片上的积累,让华盛顿的围堵墙摇晃。说到底,这场决胜局,谁笑到最后,还得看谁的内功深。邻国日本的加入,让战局复杂,但高市早苗清楚,经济规律不是政客能改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