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10月31日,国际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多家外媒密集报道美军正集结力量,准备对委内瑞拉境内的港口与机场实施空中打击。
宣称这些设施被用作跨国毒品运输的中转枢纽,并附上卫星影像显示两艘美国军舰已在距委海岸线不足200公里海域持续巡航,局势一度逼近战争边缘。
![]()
然而仅隔24小时,11月1日,特朗普便在社交媒体平台突然转向,公开表示已指示“战争部”着手制定针对尼日利亚的“潜在军事方案”。
新目标被定义为“清除当地极端武装势力”,理由则更换为“该国政府放任基督徒群体遭受系统性暴力”。
前一天还剑指拉美“后院”的委内瑞拉,次日便将战略火力转移至遥远的西非国家尼日利亚,这一急转弯令全球观察家措手不及。
![]()
尼日利亚缘何突遭美方锁定?
须知委内瑞拉坐拥全球最庞大的石油储备,长期承受美国经济封锁与政治施压,为何此刻美国却搁置近在咫尺的战略要地,转而远征非洲大陆?
更令人费解的是,尼日利亚在今年5月刚刚取得重大反恐胜利——军方不仅击毙了“博科圣地”核心指挥官阿布・法蒂玛,还通过精准空袭歼灭六十余名恐怖分子骨干。
如此战果之下,怎会迅速沦为美国口中“亟需外部武力介入”的失败国家?
深入剖析即可发现,这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美国在全球地缘棋局中精心布局的一次战略转移。
![]()
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区域的战略推进屡遇阻力,欲搅动格局却面临高昂成本与有限回报的双重困境。
尽管拉丁美洲历来被视为其传统势力范围,但委内瑞拉近年来深化与俄罗斯、伊朗等国的合作关系,逐步构建起多层次防御体系,若贸然动武难保必胜。
相较之下,非洲大陆正成为中美博弈的新前沿。仅去年9月单月,中非双边贸易额同比激增56%,这一增长速度引发华盛顿高度警觉。
![]()
而尼日利亚正是美国必须争夺的关键支点。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其地下蕴藏着美方迫切渴求的战略资源。
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约370亿桶,位列非洲第二;天然气储量居全洲首位;稀土资源占比达全球总量的3%。
这些矿产绝非普通商品,当前全球正加速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汽车电池、高端芯片制造均高度依赖稀土材料,而美国本土供应链存在明显短板,自然将目光投向尼日利亚。
![]()
更令美国不安的是,尼日利亚近年展现出日益增强的自主倾向。
不再甘于充当西方原材料供应地的角色,反而积极与中国合作建设铁路网、发电站及现代化工业园区,甚至流露出加入金砖国家机制的意愿。
此举显然意在摆脱旧有依附体系,美国岂能容忍关键盟友出现“脱钩”苗头?
或许有人质疑:美国不是长期标榜“反恐正义”吗?此次出兵是否真为保护宗教少数群体?若回溯二十年前,此类说辞或仍有市场,如今世人早已洞悉其惯用模式。
![]()
美国20年的“干预剧本”
过去二十年间,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在全球超过80个国家发动军事行动。实际后果却是灾难性的。
阿富汗一场婚礼庆典遭美军无人机误炸,现场化作人间炼狱;伊拉克广袤农田深埋3400吨贫铀弹残骸,导致新生儿先天畸形率急剧上升。
美军撤离后,阿富汗境内极端组织数量从个位数膨胀至二十多个,伊拉克至今仍遗留2500万枚未爆装置,这样的“维稳成果”,如何让人信服其初衷?
再看人权立场,美国一贯奉行双重标准。当联合国人权机构指出以色列涉嫌“种族灭绝”行为时,特朗普非但未加谴责,反而公开声援。
![]()
如今却突然高调关注尼日利亚基督徒安危,动机之可疑昭然若揭。
事实上,尼日利亚国内穆斯林与基督徒人口大致各占一半,虽有极端势力制造多起袭击事件,但政府始终采取高压反制措施。
除今年五月的重大清剿外,日常亦部署大量安全部队维持秩序,何来“纵容屠杀”之说?至于对委内瑞拉提出的“毒品通道”指控,同样经不起推敲。
![]()
了解实情者皆知,美国毒品泛滥的主要源头并不在委内瑞拉。
其国内成瘾危机根源在于执法漏洞与社会治理失效,却执意将责任归咎于邻国,实则是为攫取石油资源寻找合法性外衣。
2017年起,美国启动对委石油产业的全面压制,使其原油日产量由190万桶骤降至35万桶。俄乌冲突爆发后油价飙升,又迅速批准雪佛龙公司重返市场获取暴利。
一旦委方不配合美方意志,立即威胁重启制裁,单是撤销许可一项就可能造成16亿美元损失。这种“恩威并施”的策略,本质仍是资源掠夺。
![]()
如今矛头转向尼日利亚,手法依旧如出一辙。
先编织道德叙事——无论是“宗教迫害”还是“反恐失职”,继而施加军事威慑或经济制裁,最终目的始终是掌控对方自然资源。
倘若美国成功主导尼日利亚石油命脉,不仅能缓解自身能源压力,还可削弱中国在非洲的发展影响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协助建设的工业区正在帮助尼日利亚实现制造业升级,逐步减少对欧美制成品的依赖,这正是美国极力遏制的趋势。
![]()
尼日利亚的“防御底牌”
不过,美国若想轻易拿下尼日利亚,恐怕难以如愿。虽然该国在反恐领域仍接受美法部分援助,但整体军力远超委内瑞拉。
近年来,尼日利亚陆续引进大量中国制造装备,包括枭龙战斗机、翼龙系列无人机、SH-2型自行火炮以及056级导弹护卫舰。
陆海空三军已基本实现主战装备的中式体系化列装,一旦发生冲突,美军难以速战速决。
加之尼日利亚距美国本土逾万公里,大规模兵力投送不仅耗资巨大,后勤保障也极为复杂,若陷入持久消耗战,美国财政与民意均难以支撑。
![]()
更为关键的是,当今世界格局早已不同于二十年前。
彼时美国凭借“9·11”事件动员全球支持,肆意发动海外战争;如今各国普遍觉醒,认清霸权扩张的真实面目,纷纷结盟自保,捍卫主权独立。
无论是阿富汗、伊拉克还是委内瑞拉,均未屈服于外部压力,尼日利亚同样不会轻易沦为下一个牺牲品。
![]()
此次美国从委内瑞拉突然转向尼日利亚,表面看似“声东击西”的战术调整,实则暴露其全球战略中的深层焦虑。
亚太影响力受阻,拉美控制力减弱,非洲又面临中国深度合作带来的挑战,美国试图依靠军事干预延续霸权地位,但现实已不允许其为所欲为。
毕竟国际社会早已识破那套沿用了二十年的“反恐借口”,这套剧本是时候落幕了。
而对于尼日利亚而言,尽管当前面临的外部风险不容忽视,但只要坚持多元外交、深化国际合作,牢牢守住国家主权底线,就完全有能力抵御任何外来胁迫,避免重蹈伊拉克覆辙。
![]()
参考资料:深圳新闻网:2025-11-03,《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