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坐后猛地站起来,
腰像“被钉住”。
弯腰捡东西疼得龇牙咧嘴,
甚至晚上翻身都要小心翼翼
如果你也被背痛缠上,先别慌!
“解救”方案已经准备好……
![]()
![]()
先搞懂
你的背痛属于哪种情况?
背痛尤其是下背痛,原因五花八门,大部分是“小问题”,但也有需要警惕的信号。
先对照看看⬇️
最常见的肌肉拉伤
搬重物、突然扭腰、久坐姿势不对都可能导致,痛感通常是“酸痛”“钝痛”,休息后会缓解;
需要警惕的疾病因素
椎间盘突出会压迫神经,可能连带腿麻;坐骨神经痛是“刺痛”“放射性痛”;强直性脊柱炎则会让腰变僵,晨起更明显;
极少数情况属于严重信号
若背痛伴随发热、莫名变瘦、背部有肿块,或者是车祸等外伤后出现,可能和骨折、感染等有关,必须马上就医。
![]()
划重点!
“5做2不做”缓解背痛
很多人觉得“疼了就要躺”,但医生的专业建议是:卧床超过2天,反而会让肌肉变弱、疼痛更持久。
记住这些“黄金原则”才对⬇️
✅一定要做的5件事
1. 保持活动别“僵着”
继续日常活动,比如散步、简单家务。适当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比躺着恢复快;
2.正确用药减轻炎症
以外用药为主,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如消炎镇痛药、肌松药或营养神经等药物;
3.冷热交替敷有讲究
急性期(48小时内)用冰袋裹茶巾敷,减轻肿胀;之后用热敷包敷,缓解肌肉僵硬,每次15~20分钟;
4.练对动作强腰背
做针对性拉伸和锻炼,比如猫式伸展、臀桥,能增强核心肌群,给脊柱“减负”;
5.选对姿势护腰
坐时加靠垫支撑腰部,站时挺胸收腹,捡东西用“蹲姿”而非弯腰,减少腰部压力。
❌千万别做的2件事
1. 不要长时间卧床
除非疼到根本动不了,否则每天卧床别超过1~2天,越躺肌肉越无力,恢复越慢;
2. 别盲目“硬掰硬按”
疼痛时别做剧烈按摩、推拿,尤其是“扳腰”动作,可能加重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
5个超简单的背痛缓解动作
在家就能做
这些动作温和不费力,刚开始做每个保持10~15秒,逐渐增加到30秒,疼的时候别勉强。
1. 猫式伸展
跪姿,双手撑地与肩同宽,吸气抬头塌腰,呼气含胸弓背,重复5~8次,放松腰背肌肉;
2. 臀桥
仰卧,屈膝踩地,双脚与肩同宽,臀部抬起使身体成一条直线,保持3秒后放下,做10~12次,增强腰臀肌肉;
3. 婴儿式
跪姿,身体前趴,手臂伸直向前伸,额头贴地,放松腰背5~10分钟,缓解肌肉紧张;
4.靠墙站
背部贴墙,双脚离墙10~15厘米,双手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保持5分钟,调整站姿;
5.侧卧抬腿
侧卧,双腿伸直,上方腿慢慢抬起再放下,每侧做10次,锻炼侧腰和臀部肌肉。
如果觉得这些动作难以掌握,也可以参考专业的背痛锻炼视频,或者试试散步、游泳、瑜伽,都能帮助缓解疼痛。
![]()
这些情况,别硬扛!
赶紧看医生
如果在家调理几周后还是没好转,或者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去看医生,别耽误病情:
在家治疗2周后,背痛仍没缓解,甚至更严重;
疼痛让你没法吃饭、睡觉、上班,影响正常生活;
背痛伴随高温、莫名变瘦、背部肿块,或休息后、夜间疼痛加剧;
打喷嚏、咳嗽时疼痛加重,或疼痛集中在上背部(两肩之间区域)。
![]()
SOS紧急情况!
立即前往急诊
如果背痛同时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神经或脊柱严重问题,别自己开车,叫救护车或让别人送你去医院:
双腿疼痛、麻木、无力,或生殖器、臀部周围麻木;
排尿困难、尿失禁或大便失禁;
伴随胸痛,或背痛是车祸等严重外伤后出现。
其实背痛就像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提醒你该调整生活习惯了。
别等疼到受不了才重视,从现在开始保持正确姿势、适当锻炼,腰背部才能更“给力”!

说明: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部分图片由AI生成。
作者 | 解阳杨
设计 | 刘锦
责编 | 唐蔚
审核 | 丁辰星
为促进科普创作的传播与交流
我们组建了科普创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请人数较多
进群后请备注
医院 / 单位 / 专业 / 姓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