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加勒比海的风浪正变得越来越凶险,10月以来美国与委内瑞拉的对峙从海上执法升级到军事部署,卫星镜头下的战舰动向与秘密降落的运输机,让这场地区危机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美国《防务新闻》披露的伊尔-76运输机降落画面,《华尔街日报》曝光的潜在打击目标清单,再加上中方在安理会的紧急表态,拼凑出一幅大国博弈下的地缘政治图景。更引人关注的是,马杜罗政府已正式向中俄伊三国发出求援信号,请求提供导弹、无人机、雷达等关键装备,有传言称中国运-20运输机已进入待命状态,随时可能启程支援。
先把时间线拉回到这场危机的起点,美国以“打击贩毒”为由,在委内瑞拉海岸附近击沉一艘船只造成6人死亡,随后便在加勒比海部署军舰与核潜艇,这种“执法”行为直接引发委内瑞拉启动综合防卫区。谁都清楚,所谓“禁毒”不过是美方的借口,特朗普政府此前试图通过制裁逼迫委军方哗变、民众起义的图谋落空后,军事手段成了新的选项。卫星图像已经证实,美军两栖攻击舰“硫磺岛”号和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格雷夫利”号,已部署到能覆盖委内瑞拉全境的打击范围,境内的军事设施也被纳入潜在打击清单,明眼人都能看出,美方是想通过空袭制造混乱,最终实现委内瑞拉政坛“变天”。
![]()
马杜罗的处境确实危在旦夕,美国情报部门不仅在委境内开展地面行动,还牢牢锁定了他的行踪,“斩首”风险随时存在。这种情况下,求援成了唯一选择,中俄伊三国的支持被寄予厚望。俄罗斯已经率先行动,批准俄委新伙伴关系条约后,一架与俄军方及瓦格纳组织有关联的伊尔-76运输机经多国空域绕行,秘密降落在加拉加斯。虽然没有官方证实机上载有武器或精锐部队,但结合马杜罗的紧急需求,俄方提供军事装备甚至派遣作战经验丰富的雇佣兵分队的可能性极大——毕竟一旦马杜罗政权倒台,俄罗斯在拉美地区的战略支点将彻底丧失。不过要看到,美俄关系刚有缓和迹象,普京政府的支援力度大概率会有所克制,不会轻易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
中方的立场其实早已清晰,从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的表态,到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安理会紧急会议上的呼吁,核心观点始终一致: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委内瑞拉内政。中方支持打击跨国犯罪,但坚决不认可美方以“禁毒”为幌子,行单边军事行动之实的做法,反复强调应通过双多边法律框架开展执法合作。这种表态绝非空洞的外交辞令,而是对美国破坏拉美和平稳定行为的直接批判,也为局势降温预留了空间。
![]()
美国的算盘打得很精,想通过军事施压迫使马杜罗屈服,同时借“打击贩毒”争取国际社会理解,但这种单边主义行径根本站不住脚。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早已被宣布为和平区,美方在该区域部署军舰、核潜艇,甚至计划空袭他国本土,本身就是对地区和平的严重挑衅。更讽刺的是,美国情报部门所谓的“贩毒相关军事设施”,至今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这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做法,只会让国际社会更加警惕其霸权野心。特朗普政府似乎忘了,军事手段解决不了问题,当年入侵伊拉克、阿富汗的教训历历在目,强行干涉他国内政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现在的局势就像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美军的军事部署持续升级,俄罗斯的支援已经到位,马杜罗政府在求援的同时也在加强防卫。中方的立场至关重要,既不纵容美方的单边行动,也不鼓励局势进一步激化,而是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所谓“运20随时准备起飞”的传言,或许是外界对中方支援力度的猜测,但无论是否有军事装备支援,中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不会动摇,反对霸权主义的立场不会改变。
![]()
这场危机最终走向何方,关键还看美国能否放弃零和博弈思维。如果美方执意升级军事行动,不仅会遭到委内瑞拉的坚决抵抗,还可能引发中俄等国的进一步反应,让加勒比海成为大国对抗的战场。如果美方愿意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多边框架解决“禁毒”等分歧,局势还有缓和的可能。但从目前特朗普政府的举动来看,降温的可能性并不大,这场牵动全球神经的地缘政治博弈,恐怕还会持续发酵。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任何违背和平潮流、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终将被历史唾弃,这是国际社会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后,得出的共同结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