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杨阳 来源 | 顶尖广告
这年头,连吃个麻辣烫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了。
当你还在纠结拿不拿那捆看似人畜无害的豆芽时,它的身价可能已经远超你的想象。
![]()
天价豆芽惊呆网友
最近,杨国福上线了新业务“麻辣香锅”,本是件让吃货们摩拳擦掌的好事。
然而,有眼尖的网友在选菜时被吓了一跳:一撮平平无奇的绿豆芽,标价2.88元/ 50克。
![]()
图源:界面新闻
乍一看似乎不贵,但稍微一换算,直接让网友集体破防—— 折算下来,一斤豆芽竟然高达28.8元!
这下可炸了锅。要知道,在被誉为“中产殿堂”的山姆会员店,一盒600克的有机绿豆芽售价也才9.9 元,折算每斤约8.25元。
![]()
图源:山姆会员商店
杨国福这波操作,相当于用普通豆芽的定价,狠狠“碾压”了山姆的有机豆芽,反差感拉满。
一时间,“杨国福1斤豆芽28元贵过山姆”的话题迅速发酵,冲上了高位热搜。
网友们瞬间不淡定了,吐槽麻辣烫和麻辣香锅随随便便吃一碗都要四五十元,直呼“吃不起”。
![]()
![]()
![]()
“以前是按份选菜,现在按克称重,选的时候没概念,结账时像开盲盒。”
![]()
![]()
更有网友调侃,“建议杨国福改卖黄金,按克算更专业。”
![]()
![]()
面对质疑,杨国福总部客服给出的回应是“全国门店售价不统一,因各店房租、人工成本不同”。
但这个解释很快被打脸—— 消费者发现同一品牌不同城市价差显著:
部分城市素菜仅 20 元/斤,而绍兴某门店的绿豆芽外卖价甚至逼近30元/斤。
这小小的一把豆芽,不仅刺痛了年轻人的钱包,更仿佛成了消费降级时代的一枚“价格刺客”。
![]()
从街头小吃到“快餐界爱马仕”
杨国福的豆芽风波,其实是麻辣香锅行业“轻奢化”的缩影。
十年前,麻辣香锅还是街头巷尾的平价选择,20元就能荤素搭配吃到撑;如今在一线城市,人均50元已成常态,客单价破百也不罕见。
这种价格跃迁背后,是一套“精致化包装术”。
首先是计价方式的升级,从按份销售改为“克重计价”,25-35元/斤的素菜、40-60元/斤的荤菜,看似单价亲民,实则暗藏玄机。
标价多是个位数,可定睛一看,单位标注的竟是“两”(50克),而非消费者习惯的“斤”(500克)。
多数人不会特意留意小字标注的计量单位,只会被前面醒目的价格数字误导。
![]()
图源:现代快报
尤其顾客选菜时习惯拿小份,50克豆芽和50克牛肉丸看起来分量相近,结账时才发现“重量轻、价格高”的猫腻,这种“视觉误差”让不少人不知不觉超了预算。
其次是场景重构。曾经的麻辣香锅店多开在小吃街,如今纷纷进驻商场,装修风格从市井风转向ins风。
伦敦中国城的杨国福旗舰店,更是打造了三层近300平方米的空间,把一顿快餐做成了 “文化体验”。
![]()
图源:杨国福麻辣烫
与之配套的是客单价的飙升——德国柏林门店客单价22欧元(约170元人民币),是当地麦当劳的2.5 倍;新加坡乌节路门店日均销量超500碗,成为年轻人聚餐打卡地。
成本上涨确是事实:五年前房租占营收的15%,现在涨到25%,人工成本也涨了30%。
于是,麻辣香锅完成了它的“阶级跃迁”。
社交平台上,消费者们的“血泪史”比比皆是。
有人晒出自己在麻辣香锅店消费的账单,一个大盘里,几段芹菜、几片土豆、几粒花生孤零零堆成一小团,“花费60元都吃不饱”。
![]()
![]()
图源:小红书
有媒体调侃其为“快餐界爱马仕”,更有文章标题扎心指出:《月薪3万,也不敢吃「快餐界爱马仕」》。
![]()
这并未完全夸张—— 它不再是那个可以随心所欲、大汗淋漓享用的平民美食,而成了一场需要精打细算、甚至有点“肉疼”的消费体验。
年轻人一边在网上骂骂咧咧,一边又忍不住为这份“锅气”上头,这种“越骂越吃”的复杂情感,或许正是当下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
![]()
全球化野心藏不住了
有趣的是,就在国内因豆芽价格吵得不可开交时,杨国福正在海外市场上演"逆袭剧情"。
在日韩,它是年轻人排队三小时也要打卡的“东方美食”;在英国,伦敦中国城旗舰店开业当天大雨滂沱,仍创下单日营业额12万元的纪录。
![]()
图源:小红书
杨国福的全球化之路始于2017年的多伦多市场。
为了贴合海外食客的口味,研发团队做了大胆创新:降低 30% 骨汤浓度,引入芝士汤底,把传统牛肉丸换成安格斯牛肉。
没想到这波“本土化改造”大获成功,即便单碗定价 12 加元,仍引发排队热潮,当年营收便突破500万元。
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截至2025年,海外门店已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增长40%。
在亚洲市场,杨国福的“接地气”策略同样奏效。
截至2025年7月,日本已有19家直营门店,分布在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
当地年轻人不仅爱吃,还会在社交媒体分享“麻辣烫隐藏吃法”。
![]()
而在韩国,门店推出的“部队火锅味麻辣烫”,将韩式辣酱和中国香料结合,成为网红单品。
![]()
这种“内外双轨”的发展模式,让杨国福完成了从“路边摊顶流”到“国际品牌”的蜕变。
我们吐槽归吐槽,但千万别小看了这碗麻辣烫。
能定出“天价豆芽”的杨国福,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东北小巷里的夫妻店,而是一个拥有超过 6000 家门店、年营收数十亿的餐饮巨无霸。
它的版图早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从东北小城到国际舞台,杨国福的崛起之路,是中国餐饮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的一个经典案例。
它通过建立中央厨房、统一供应链、强化品牌形象,实现了快速扩张。
如今发力麻辣香锅,也是其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一步。
![]()
图源:杨国福麻辣烫
所以,那28元一斤的豆芽,或许不仅仅是豆芽本身的价格,它还包含了品牌溢价、商圈成本、运营费用,以及一个餐饮巨头试图突破增长瓶颈的野心。
只是,这把“野心”的尺子,量在豆芽上,着实让普通消费者感到了一丝凉意。
![]()
一把豆芽,称出了杨国福的野心,也照见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
在理性消费观念日益主流的今天,任何脱离大众认知的定价,都极易引发舆论海啸。
杨国福的这次“豆芽风波”,无疑是一次生动的市场教育。
餐饮的升级,不应只是价格的飙升,更应是品质、体验和价值的全面提升。
否则,当年轻人最后那点“麻辣自由”都被剥夺时,他们用脚投票的结果,恐怕是任何巨头都难以承受的。
毕竟,大家爱的,是那份能轻松享用的热辣与酣畅,而不是一份需要反复权衡的“轻奢”账单。
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有趣话题 ,尽在【顶尖广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