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印发《关于表彰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表彰1990名深耕老龄事业的先进个人。其中,田林县八渡瑶族乡人民政府金存英光荣上榜,获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成为瑶乡基层助老工作的亮眼代表。
![]()
金存英帮助年长村民背送柴火。杨进宏摄
“巾帼护银龄,瑶乡守安康。”这是金存英扎根基层的生动写照,自投身老龄工作以来,她始终带着“假如我是农村老人”的同理心,把“真心、细心、耐心、热心、爱心”的“五心服务”理念融入日常,落实在走村入户、政策宣讲、帮扶困境老人的每一次行动中。面对瑶乡老人多、语言沟通难、法律意识薄弱等实际情况,她主动牵头组建乡、村两级妇联助老队伍,坚持以最贴民心的方式,将关怀与政策化作春雨,浸润桑榆。
过去一年,金存英带领队伍开启“敬老服务全覆盖”行动,足迹走遍全乡17个行政村80%以上的村屯。为了摸清困难老人情况,带队逐户登记,给全乡500多位困难老人建立了“一人一档”。档案的建立只是服务起点,为让帮扶资源真正抵达需要的老人手中,金存英积极充当起“协调枢纽”的角色,频繁奔走于民政、医疗等部门,为老人们竭力争取生活物资与慰问金,将一份份社会关爱,化为老人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依靠。
在普法宣传工作中,面对瑶乡老人普遍存在语言不通、识字率不高等沟通难题,她的工作方法充满了巧思与温情。村头树下,她与宣讲员围坐老人身边,用壮语、瑶语将晦涩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拆解,巧妙嫁接乡邻间发生的真实案例,将电信诈骗、赡养纠纷等法律知识点,转化为老人们“听得懂、用得上”的家常话。考虑到部分老人视力不佳,她还特别精心设计了5000余份图文并茂的维权宣传手册。手册不仅放大了字体,还配上生动漫画,将“子女应尽赡养义务”“陌生来电别轻信”等核心要点清晰呈现。而当她和助老队员们将手册挨家挨户送到老人手上时,还会多一份叮嘱:“有事就翻这个,找不到就给我打电话。”这简单的一句话,传递的是不仅是法律知识的通俗落地,还是一份随时可依赖的守护与安心。
服务之外,金存英更懂用典型树新风,她主动到各村挖掘孝老爱亲故事,其中,福达村村民戴育英数十年照料公婆的事迹,经她整理推荐参评“最美家庭”后,在全乡引起广泛共鸣。如今,八渡瑶族乡已有20户家庭获评各级“最美家庭”,“孝老、敬老、爱老”文明新风在瑶乡村寨悄然蔓延,蔚然成风。
在金存英的带动下,八渡瑶族乡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主动加入助老行列。从定期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理发、组织免费健康体检等日常关怀,到春节送春联、中秋送月饼等节日慰问,再到老人赡养纠纷、邻里矛盾调解等权益保障……一张融合了生活照料、健康关怀与情感慰藉的助老服务网,正在瑶乡山水间越织越密,默默守护着最美的“夕阳红”。(杨进宏 黄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