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跟无数涂料、材质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设计师,我今天想聊点“肤浅”的—— literally,就是墙面的“肌肤触感”。
我的业主们总在纠结色号,这没错。但我想说,决定一个家“贵气”还是“廉价”的,往往不是那百分之五的色差,而是光线掠过墙面时的光泽,是手指无意触碰时的感受。直到我遇到了意大利汉马克的「兰黛·肤感」系列,它完美印证了我的设计执念:真正的奢华,是让人放松的细腻,而非咄咄逼人的华丽。
![]()
客厅“撞色”不靠颜色,靠质感
看看这个客厅的沙发背景墙,当初业主想要大胆的奶白与深绿撞色,但又怕显得突兀廉价。我的解决方案,就是把质感作为沟通的桥梁。汉马克的「兰黛肤感」在这里发挥了关键作用:
- 在奶白色区域,它呈现出极其柔和、介于哑光与蛋壳光之间的光泽。这保证了浅色墙面的明亮度,但光线打上去是“浸润”开的,非常高级,不像普通涂料那样“平铺直叙”。
- 在深绿色区域,得益于涂料优异的涂膜饱满度,色彩显得深邃而稳定,能把浮雕纹样的细节勾勒得一清二楚。这远非普通乳胶漆能比。
最打动我的设计细节:我常引导业主去触摸墙面。那种婴儿肌肤般的爽滑手感,会瞬间改变他们对“墙面”的认知。从视觉到触觉,高级感完成了闭环。
![]()
极简空间的“背景板”,才是终极考验
很多人以为做简约风省钱,其实恰恰相反。越简单的空间,对材质的包容性、统一性要求越高,在餐厅的浅灰色墙面和休闲角的浅米色墙面,我选用「兰黛肤感」,看中的就是它“甘当配角却不失格调”的秉性。
- 它的细腻哑光质感,能最大限度地削弱墙面的存在感,完美衬托家具和软装。
- 它强大的适用性确保了无论是常规腻子墙,还是需要特殊处理的柜体、金属收边,都能实现色彩和质感的绝对统一,这对于实现“一体化”设计至关重要。
一个充满高级感的家,墙面不应该跳出来说“看我”,而应该说“感受这里的一切”。这就是“背景板”的自我修养。
![]()
![]()
卧室:用色彩和肌理,实现“包裹式”疗愈
卧室的设计,核心是营造安全感与包裹感。
- 在儿童房,我用了暖米色。“兰黛肤感”饱满的色彩和柔和光泽,共同营造出一种“被阳光晒过”的温暖基底,这对营造放松的睡眠氛围至关重要。
![]()
- 在主卧,我玩了一把更戏剧化的——上下分色的撞色设计。这里极度考验涂料的性能:分色线能否笔直利落?立体石膏线边缘能否经久不开裂?「兰黛肤感」的高定型度,让这个大胆的构想完美落地。墙面不仅是色彩,更成了一个坚固而有肌理的立体构件,守护着空间的造型与宁静。
![]()
从业多年,我始终认为,意大利设计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对人本需求的深刻洞察。汉马克的「兰黛肤感」正是如此——它把冷硬的墙面,变成了有温度、可触摸的“肌肤”。
![]()
所以,当你在为家做选择时,请不要只停留在色卡上。去感受它。相信我,当你亲手触摸到那种爽滑温柔的质感,你就会明白,我为何如此推崇这份来自意大利的“肌肤美学”。
#设计师说 #家居真相官 #意大利艺术涂料 #墙面黑科技 #装修避坑 #家居质感 #法式奶油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