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随时准备动手”,让原本刚刚缓一口气的中美贸易关系,又多了点火药味。
2025年11月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突然放出重话,说如果我国在稀土出口上“出尔反尔”,美国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包括重新加征关税。
![]()
这话一出,外界一片哗然。要知道,这才刚过了不到两周,中美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经贸会谈上,好不容易达成了一份“暂时休战”的共识。
我国这边同意暂停实施新的稀土出口管理政策一年,美方也答应先把“50%穿透规则”放一放,也是一年。话是说得好听,结果美国这边转头就开始甩脸子,搞起了“先说后赖”的老套路。
这场围绕稀土的争执,并不只是一场简单的口水战。它背后牵扯着的不仅是中美两个大国间的产业依赖,更是一场关于信任、合作,乃至未来全球供应链走向的较量。
![]()
这事的来龙去脉,得从头说起
说起“稀土”,听起来有点神秘,其实就是一类在地壳中含量并不算太低、但提取难度大、用途又非常广的金属元素。它被称为“工业味精”,因为在很多高端制造业里,哪怕只用一点点,也能起到关键作用。像芯片、导弹、风电、手机、电动车、电磁炮这些东西,背后都离不开稀土。
而在这个领域,我国可以说是全球绕不开的主角。全世界的稀土开采量,有七成以上来自我国,加工提纯的能力更是遥遥领先。这个优势,不是靠“垄断”得来的,而是几十年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工艺、技术和完整产业链。
也正因为如此,稀土成了美国的“心病”。尤其是他们高科技和军工产业对稀土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自己又没能力独立搞出全流程,一旦我国在出口环节动动“阀门”,美国那边就会立刻紧张。
![]()
今年10月底,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了一次并不算高调但很关键的经贸对话。这场对话的背景,是过去一年里双方在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持续摩擦。美国一边打着所谓“国家安全”的旗号,对我国企业封锁打压;一边又要求我国在供应链上“保持稳定”。说白了,就是既想吃肉,又不想付钱。
在这场对话中,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了一项临时的“缓冲协议”:我国暂停上线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也就是暂时不对那些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稀土产品设置新的出口流程;美方则承诺不强行推进“50%穿透规则”,这个规则原本是要强制披露在美投资企业背后的中资成分,明显是冲着我国来的。
这场协议虽然不是“终局”,但好歹给紧张的气氛降了点温。谁知道,好景不长,贝森特就跳出来把话说死,说什么“如果中国不守信用,美国就得动手”。话里话外,意思就是:我不信你,你要是变了脸,我就先下手。
![]()
这话听着耳熟吧?没错,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干这种事了。前几年打贸易战的时候,不也是一边谈一边打?谈判桌上握手,记者会上一转身就宣布加税。现在还是这套剧本,只不过这次把焦点从大豆和芯片,换成了稀土。
贝森特的发言,不只是口头威胁,实际上是美方内部对于稀土依赖问题的焦虑在外部的体现。他嘴上说“我们已经在建立独立的稀土供应链”,可真正的情况呢?澳大利亚那边的合作项目频频受阻,加拿大的矿藏储量不够用,美国本土的稀土提炼厂连环保审查都过不了。到现在,还没一家能真正量产。
说句实在的,美国不是不想摆脱我国的稀土供应,而是摆脱不了。脱钩不是喊口号,它得靠真本事。你不能自己家连稀土分离的设备都造不出来,还天天想着“卡别人脖子”。
![]()
嘴上说合作,背地里备战,这种“双面人”伎俩早就不新鲜了
贝森特这番话,其实也算暴露了美国的底牌:他们并不真的想合作,而是想让我国单方面让步。你暂停出口管制,那是“理所应当”;你要是恢复,那就是“出尔反尔”。这逻辑,听着是不是有点熟?就像打牌的时候规定别人不能加注,自己却随便换牌。
但问题是,合作不是单向付出,更不能总靠一方让步维持平衡。我们之所以暂停出口新规,是希望给双方留点缓冲空间;可如果对方不但不珍惜,还变本加厉,那这份善意也就失去了意义。
![]()
其实这事放在任何正常的国家关系里都是一样的。你家门口架个望远镜天天看我家,转头还说“你要是关窗我就告你妨碍自由”,这说得过去吗?美国的问题,不在于他们担心稀土,而在于他们始终用一种“谁都该听我的”心态看待全球事务。
但现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国家不是几十年前那个技术薄弱、话语权低的角色了。我们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链,有最庞大的市场,有充分的技术积累。我们不是想搞对抗,而是希望在规则下合作。可如果有人非要撕规则,我们也不会坐以待毙。
从这点看,贝森特所谓的“准备动手”,更像是一种“先打预防针”的心理战。他知道,美国现在真要和我国彻底“脱钩”,代价会很大,不仅是产业断裂、成本飙升,更有可能引发本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强烈反弹。
更别说,美国现在的经济也不算太稳。通胀压力还在,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科技投资也在减少。如果这时候硬搞“经济战”,那简直是给自己添堵。
![]()
合作是出路,威胁没用
其实从国家层面讲,我国一直都不是一个喜欢搞单边主义的国家。我们讲的是互利共赢,是在国际规则框架下做事。稀土这件事也一样,我们从来不靠“卡脖子”来提升地位,而是靠产业实力。
这次暂停出口新规,是出于全球市场稳定考虑,也是希望美方能认真看待合作关系。可如果美方一边接受让利,一边又放话威胁,那就只能说明他们根本没打算好好合作。
中美之间的博弈,不只是两国的事情,它关系到全球经济的稳定。稀土是个小口子,但它反映的是大问题:信任。没有基本信任,什么协议都只是字面上的承诺,实际操作起来随时可能翻车。
而我们国家,既然已经展现出诚意,也不会害怕被误解。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如果有人非要挑事,那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
结语
美国总说别人“不可靠”,可真正反复无常的,往往是他们自己。从贸易规则到科技封锁,再到这次的稀土威胁,每一步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国际关系中,靠的是实力和底线,不是靠谁的嘴巴大。
我们没必要因为一两句威胁就改变方向,也不会因为对方翻脸就放弃对话。只要合作还有可能,我们就会继续坚持原则谈下去;但如果对方执意挑衅,我们也有足够的应对手段。
这场博弈还没结束,但至少,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谁在说话算数,谁总在出尔反尔。未来的路怎么走,不是看谁声音大,而是看谁更稳得住。
参考资料
财联社 美财长称如果中国继续阻止稀土出口,美国可能会对华加征关税 中方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