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风风木木
前言
两架美制UH-60“黑鹰”直升机来到红军城,机上是11名乌克兰“精英小队”。
悲剧的是,他们的飞机还没停稳,就被俄军无人机团灭。
俄军士兵甚至有闲暇将整个过程拍成传到网上,供全世界围观和嘲笑。
![]()
此次事件引发深思
这次“黑鹰”的坠落,集中暴露了三个致命的“失衡”,每一个都值得今天所有的军事大国深思。
我们先来看看这支小队的作战方式,动用“黑鹰”直升机,执行快速机降,渗透敌后或接应人员,这套打法可以说是北约军事理论的经典范本。
它追求的就是出其不意,利用空中优势实现快速机动,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完成任务,理论上,这很完美。
![]()
但问题是,他们选择的降落点,是在红军城的西部边缘,紧邻M30公路。
这里压根就不是什么无人地带,而是双方激烈交火的前沿。
俄军在这里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一张由无数廉价无人机组成的侦察网络,像一个巨大的“无人机巢”,严密监控着方圆五公里的任何风吹草动。
![]()
所以,当那两架昂贵的“黑鹰”还在空中时,它们的行踪就已经被俄军的无人机牢牢锁定。
所谓的“突然性”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当那11名队员刚刚踏上地面,还没来得及展开队形,俄军的FPV无人机,也就是那种第一人称视角的自杀式无人机,就如同蜂群一般扑了过来。
![]()
整个战斗过程短得令人窒息,上一秒还是从天而降的精锐,下一秒就成了被追猎的目标,在极短时间内被悉数消灭。
这已经不是战斗,而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这残酷的一幕清晰地表明:当战场变得像玻璃一样“透明”时,任何脱离战场技术现实、盲目复制的“经典战术”,都无异于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杀。
![]()
这11个人想干什么
如果说战术上的失误是灾难的直接原因,那么战略上的错位,则是这场悲剧的根源。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派区区11个人,搭乘两架直升机,深入如此危险的地带,究竟想干什么?
![]()
乌克兰官方给出的“反击渗透”、“保卫补给线”之类的解释,根本站不住脚。
这样的战略目标,别说11个人,就是110个人也远远不够。
这让整个行动的动机变得扑朔迷离,也催生了两种更具说服力的猜测。
![]()
一种猜测认为,这是一次高风险的救援行动,目标是接应某位被困的“大人物”撤离。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次行动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赌博,而且他们显然赌输了。
另一种分析则更为辛辣,认为这根本就是乌克兰高层导演的一场“政治秀”。
![]()
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军事行动的目的已经不再是纯粹为了战场胜利,而是为了“表演价值”。
通过策划一场看起来很“酷炫”的特种作战,制造媒体热点,可以向国内民众展示仍在积极反攻的姿态,提振士气。
更重要的是,可以向西方的援助者们证明,他们提供的武器装备正在被“有效”使用,从而争取更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
这种将战争当成“真人秀”来打的思路,被拿来与去年乌军突袭俄罗斯境内制造新闻效果的行为相提并论。
它与俄军在当地务实的战术形成了鲜明对比。
俄军更倾向于派出40人左右的渗透小组,携带少量补给和无人机,一点点地蚕食、消耗,而主力部队则稳固地执行外围封锁。
![]()
一种是精打细算、步步为营,另一种则是孤注一掷、追求轰动效应。
当军事行动被政治需求“绑架”,战略的失衡就不可避免,精锐力量的无谓牺牲也就成了必然。
这次行动最让人感到震撼的,可能还是成本上的巨大反差,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降维打击”。
![]()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
执行任务的UH-60“黑鹰”直升机,是美国援助的昂贵装备,单价被曝高达800万美元。
机上搭载的11名队员,身份虽有争议,一说是乌克兰军情局的精英,另一说甚至是北约雇佣兵,
但无论如何,培养这样一名特战队员的成本都是难以估量的。
![]()
而摧毁这一切的是什么?是俄军大量使用的FPV无人机。
这种无人机的成本低到令人发指,一些报道指出单价可能只有区区200美元,这就像用一个廉价的打火机,点燃了一件价值连城的防弹衣。
美国一位军事博主对此辛辣地讽刺道:“用阿帕奇的价格,打出了竹蜻蜓的效果”。
![]()
这种极端的成本不对称性,正在深刻地改变战争的经济学。
当攻击方的成本远低于防御方时,防御就成了一个无底洞。
你可以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飞机,但如果对手能用成千上万的廉价无人机来消耗你,再强大的军事资产也会变得异常脆弱。
![]()
这一事件也暴露了西方援助模式的致命缺陷。
单纯地提供昂贵的高科技武器,却忽视了与之配套的战略思维和战术体系的调整,结果就是把这些“宝贝疙瘩”送到了一个完全不适应它们生存的环境里。
![]()
在红军城这样的战场,俄军三面包围,兵力对比悬殊达到8比1,乌克兰虽派出约1.6万援军试图解围,但整体态势仍被比作二战时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凶多吉少。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搞这种昂贵的单点突击,无异于杯水车薪。
![]()
红军城上空的硝烟或许会散去,但这11名士兵的死亡所敲响的警钟,却应该长久地回荡。
这次失败的空突行动,揭示了现代战争中战术、战略与成本三个层面触目惊心的失衡。
![]()
结语
这不仅仅是乌克兰一家的教训,更是所有仍然迷信于传统军事理论和昂贵装备的国家,都必须正视的严酷现实,无人机的时代,战争的规则,真的不一样了。
信源:
1.环球网
2.光明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