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婉玲)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党建》杂志撰文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创新与制造业应用“双向赋能”,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作为数字经济建设的“国家队”,中国电信锚定新型工业化战略目标,以云网融合为根基,以AI技术为引擎,在重点行业、关键环节打造了一批可复制的智能化转型样板,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图片来源:摄图网)
技术筑基:构建自主可控的工业智能底座
“AI+制造”的深度融合,离不开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支撑。中国电信立足“云网融合”核心优势,从芯片模组到算力平台层层突破,筑牢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技术根基。
在核心硬件领域,天翼物联研发的基于RISC-V架构的“云芯AI模组”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4年版)》,标志着产品在自主可控与场景适配方面获得国家级认可。该模组采用国产可控架构,从芯片层构建全链路安全防护,实现“端侧智能+云边协同”深度融合,集成低功耗管理技术可延长终端服役周期,已形成覆盖NB、Cat.1、5GRedCap的全场景产品矩阵,为工业设备智能化提供安全可信的硬件支撑。早在2023年,该技术就已入选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项目”,成为RISC-V产业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力量。
算力支撑方面,中国电信打造“中心-省-边缘-端”四级算力体系,建成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公共智算中心,通过天翼云工业智能体实现AI模型开发、数据治理与算力调度的一键调用。自主研发的“息壤”算力调度平台,可实现“东数西算”与跨境数据流的智能编排,已助力多家企业实现数据流转。
网络保障上,中国电信联合烽火通信实现50GPON技术在工业核心场景的商用落地,单用户接入带宽超10Gbps,关键业务时延控制在100微秒内,可靠性达99.999%,破解了传统网络在工业环境中的带宽与时延瓶颈。
场景深耕:打造全流程智能化转型样板
围绕制造业生产、质检、运维等关键环节,中国电信将AI技术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推出系列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从“经验依赖”向“数据驱动”跨越。
在离散制造领域,江西铃格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曾受困于数据孤岛与人工管理低效的痛点。中国电信为其搭建基于5G专网的“维盈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2000余个设备数据点的毫秒级采集,通过数据中台构建企业级数字孪生体,让订单进度、设备状态等指标实现“一屏统管”,彻底改变了过去手工记录数据、肉眼排查隐患的传统模式。在装备制造领域,“星辰节能管控智能体”结合工业节能大模型与“翼云控”系统,可3-5分钟定位管道“跑冒滴漏”问题,10分钟内辅助完成应急处置,显著降低企业能耗成本。
流程工业场景中,AI赋能的价值更为凸显。福建某大型纺织企业通过“星辰纺织智能体”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升级:排产阶段自动读取订单信息并推送设备参数,织造环节实时采集运行数据配合AI视觉检测,质检阶段自动识别异常并生成优化方案。改造后,企业准时交付率提升至99%,运维成本降低15%,长疵检出率超99%,让新手工人也能借助智能系统熟练操作复杂生产流程。武汉烽火通信万兆智慧工厂则通过“万兆光网+AI质检”组合方案,使AOI质检效率提升80%,人工复检工作量降低70%,漏检率控制在0.1%以下,同时通过云端仪表共享大幅降低研发设备投入成本。
中小企业转型方面,中国电信推出的“星河CV模型生产平台”采用零代码、拖拽式开发模式,企业可小时级产出AI视觉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门槛。
生态协同: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创新网络
“独行快,众行远。”中国电信深谙产业协同的重要性,通过联盟共建、标准制定、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推动AI+制造领域的规模化创新。
在技术标准与产业协同层面,天翼物联牵头成立RISC-V工作组,聚合芯片设计、终端制造等产业链伙伴,加速技术标准制定与协同创新,同时发布行业首份《RISC-V云网融合通信模组物联网应用白皮书》,推动国产技术从“单点突破”向“规模应用”跨越。在国际标准领域,中国电信在ITU-T、ETSI首次提出网络大模型标准,主导国际标准立项15项,在CCSA牵头7项行业标准,彰显技术话语权。
产学研融合方面,中国电信辽宁分公司联合辽宁省医药行业协会、沈阳药科大学等单位,签署辽宁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联合体合作协议,聚焦AI在药物研发、生产工艺优化等领域的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通过承办信创安全专题论坛,发布钢铁、轨道交通行业安全技术成果,为装备制造、能源等领域企业提供可落地的安全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已打造“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百个,合作企业覆盖三一重工、美的集团、中国航发等百余家行业龙头,应用场景涵盖数据采集、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关键领域。从国产模组到智算平台,从单个工厂改造到产业生态构建,中国电信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工智能+制造”双向赋能的政策要求。
面向未来,中国电信将持续深化云网融合与AI技术创新,加大在工业领域的投入,推动更多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为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更坚实的数字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