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没事就带着老伴自驾游,河南的云台山、山东的泰山都跑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没看够呢!” 60 多岁的周国松精神头十足,谁能想到,这位河南许昌的老人,已经走过了 11 年抗癌路,还曾遭遇过肠癌肺转移的绝境。
![]()
2014 年 3 月,周国松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 “拉肚子” 打乱了。“一天要跑五六次厕所,还恶心腹胀,一开始以为是吃坏肚子,自己买了点药吃,可足足一个月都没好。” 回忆起当初的症状,他至今印象深刻。在家人的反复催促下,他 4 月去医院检查,结果被初步诊断为 “疑似肠癌”,这个结果让全家都慌了神。
当年 6 月,在发小的帮助下,周国松在禹州市人民医院做了乙状结肠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他得的是乙状结肠溃疡型低分化腺癌,癌细胞还浸及了浆膜层。为了降低复发风险,他咬着牙完成了 7 个疗程的化疗,之后每年定期复查,平安度过了 4 年。
![]()
本以为熬到 “5 年复发高发期” 就稳了,可 2018 年 6 月的复查,给了他沉重一击 ——CT 提示双肺上叶出现结节,结肠癌肺转移了。医生建议他做 “奥沙利铂化疗 + 贝伐单抗靶向治疗”,但看着方案,周国松犯了嘀咕:“之前 7 个疗程化疗都没挡住转移,光靠西医真的能行吗?” 苦闷之下,他想起了一位既是老乡又是同学的肺癌病友,打算找对方诉诉苦。
“我那老乡也是肺癌,术后没做化疗,就靠吃中药,复查时医生都说他的器官比好人还健康!” 老乡的话让周国松看到了希望,对方还特意推荐:“你赶紧去郑州找袁希福大夫,肯定能帮上忙。” 2018 年 6 月 29 日,周国松带着一沓病历资料,找到了国家非遗 “袁氏中医肿瘤疗法” 第八代传承人 —— 袁希福老中医。
袁希福老中医仔细查看了他的检查报告,又摸了脉、看了舌苔,结合他的身体不适,判断他属于 “正气亏虚、瘀毒内结”。“中药既要控制肺部的病灶,还得帮你补回气血,给身体打基础。” 袁希福老中医以 “扶正固本” 为核心,通过 “通瘀解毒” 清除体内残存的癌毒,“平衡阴阳” 调节脏腑功能,为他辨证开了药方。
![]()
一开始,周国松对中药效果半信半疑,可服药两个月后的复查结果,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2018 年 8 月 13 日,CT 提示 “双肺上叶结节较前变小,密度变浅”。“看到结果我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复诊时,忍不住给袁大夫鞠了一躬!” 他笑着说。之后,他坚持 “化疗 + 靶向 + 中药” 的联合治疗,孩子们担心他擅自停掉西医,还特意陪着他完成了剩余两次化疗。而中药的持续服用,让他几乎没出现严重的恶心、脱发等副作用,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2018 年 11 月,用药 5 个月的周国松再次复查,结果更令人惊喜:单侧肺上的转移病灶完全消失了!连腰疼的老毛病也不见了。他终于放下心来,主动跟医生提出:“后续治疗我想以中药为主,靶向药就不打了。”
从 2018 年开始,周国松就没停过中药。2019 年 12 月,袁希福老中医看他多次复查结果稳定,建议他改为 “春秋两季巩固用药”,可他却坚持按疗程服用:“万一停了药复发,又要手术化疗,不仅遭罪,十多万也没了,这账我算得清!” 在他看来,中药不仅稳住了病情,更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强壮 —— 过去化疗后总觉得乏力,现在爬几层楼都不喘气,气色也比同龄人好不少。
![]()
如今 11 年过去,周国松的生活早已重回正轨。每天早上,他会和老伴在小区散步;天气好的时候,就开车带着老伴去周边城市自驾游。“袁大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采访中,周国松反复念叨这句话。他还想给其他癌症患者提个醒:“别像我当初那样,觉得手术化疗完就万事大吉,术后康复太重要了。中西医结合不是空话,中药能帮你补身体、防复发,找对医生、坚持下去,肯定能好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