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佟怡)“针对运行中智能化水平不足的柱上开关,通过不停电作业方式,将其更换为智能融合开关,能够满足‘三遥’功能和接地研判。”11月4日,在110千伏兴惠变10千伏118余下线#49杆处,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现场工作负责人杨学昌说道。
近年来,随着电网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锚定“设备智能、运维高效、故障自愈”的数智配网建设目标,以老旧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为突破口,同步深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应用,为区域电网装上“智慧大脑”,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
在10千伏118余下线#49杆处,该公司带电作业班工作人员通过“搭接旁路电缆-拆除原开关及金具-更换倒闸、避雷器-新安装一二次融合智能开关、PT及附件-带电搭接引线-拆除旁路电缆”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完成传统柱上开关到智能开关的升级。智能融合开关具备实时数据采集与快速故障响应能力,可精准监测线路电流、电压等运行参数,一旦发生故障,能在“级差保护+FA”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协同下,实现故障“秒级”定位与隔离,从根源上缩短停电时间。截至目前,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已完成123条线路的智能开关改造工作,累计上线运行智能融合开关437台,为配网线路筑牢“智能防护网”。
在设备升级改造的同时,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同步深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应用,组建以供服分中心为牵头部门的专业柔性团队,结合公司数字化示范项目,开展多轮次现场梳理与系统修改,锚定图模准确率100%目标,积极探索“极差保护+就地型FA馈线自动化模式”配合,全力打造数智配电网。
该公司常态化开展跨供区合环工作,通过PSASP仿真软件提前校验合环风险,详细分析不同负荷水平、电压大小、运行方式对合环电流及合环期间合并故障短路电流的影响,形成合环运行潮流计算报告,周密部署,共计调整运行方式116次,其中合环83次。同时,通过图模治理、拓扑治理闭环消缺管理,提高配电自动化设备遥控操作使用率及成功率,全年遥控操作177次,遥控成功率97.17%。结合线路设备实际情况,采用“级差保护+FA”馈线自动化模式,对79条线路投入全自动FA,其中集中式42条,就地式37条。全年完成144台次自动化终端保护整定工作,DA分析共计136次,下派140件工单开展设备消缺,进一步提升了配网自动化使用水平和故障处置效率。
下一步,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将持续深化数智配网建设,以技术创新推动供电服务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可靠的方向迈进,让数智配网成为赋能城市发展的“电力引擎”。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