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周末艳阳高照,带着爱人孩子来一趟久违的郊游,却在休憩的当口看到屠颖老师去世的消息,联想到同日传出离世消息的喜剧大师冯淬帆,以及不日前去世的歌手坣娜与“欢喜哥”许绍雄,心中难过莫名。
艺术是没有时代的,但艺术家是有年代的。
年轻人喜欢周深、华晨宇,却不理解我们为何喜欢刘德华、张学友,我们喜欢刘德华、张学友,却不明白老一辈为何喜欢刘文正、许冠杰。
![]()
有人说,唯有音乐与影视不曾辜负80后,就像坣娜、许绍雄不曾辜负我们一样,80后的我们“吃得真好”,是因为坣娜、许绍雄他们用扎实的唱功与精彩的剧本、演技填满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可如今,有了周深、华晨宇那非一般的唱功,却没了《忘情水》、《吻别》那样的不世经典。
“小花”“小草”们确实男帅女靓,资源也好、流量也大,但面瘫式的表演、毫无新意的剧本,想再塑名篇亦是痴妄。
还是谈回屠颖老师吧。
他的离世,像一颗惊雷,唤起了大半个华语音乐圈的纪念,从潘越云、辛晓琪等歌手,到陈子鸿、丁晓雯等音乐人,再到杨弦、黄瑞丰等圈内名宿,抑或真正热爱音乐的歌迷。
生前的他似乎默默无闻,但他的离世所引发的哀思一点也不逊于琼瑶、刘家昌等有头有脸也成名多年的业界鸿儒。
或许,这正是编曲人们的尴尬之处。一首歌,人们记得最深的是歌曲的演唱者,再者是写这首歌的填词作曲,然后是这首歌的发行公司,而编曲似乎是“no care”。
就像一首歌的收益一样,歌手、唱片公司拿大头,作曲填词有版权也可以有后续的现金流,而编曲则是一锤子买卖,大不了人家重新编曲。
一首歌中,词曲就像一座别墅的毛坯房,是“基本盘”;而编曲则是装修,它可以是现代简约派,换个编排,可能就变成了古典中式风。
但不管怎样,一首歌离不开编曲,编曲让一首歌更加立体、丰满。
![]()
台湾的知名编曲人有很多,“大”者,如金曲奖特别贡献奖得主陈志远大师,号称80、90年代贡献了台湾流行乐的一半编曲。
近者,也有江建民、钟兴民、洪敬尧、涂惠源等至今依旧活跃的音乐人(对笔者这种2008年后就不怎么接触新音乐、新歌手的老旧歌迷来说)。
基于个人的认知,在我,台湾的编曲人以两人为尊,在MIDI普及前,编曲得看陈志远;在MIDI推广后,编曲要数屠颖。
这二位,一位一生编曲3000多首,一位毕生编曲2000余首,也确实是硕果累累了。
翻看屠颖老师的个人简介,即使去世的消息让他的热度积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与他合作过的任何一个名气稍大一点的歌手相比,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那就这样吧,音乐圈也是名利场,“绿叶”再惊艳,其芳华还是较不过“红花”。
书香门第出生的屠颖,十几岁就进入了音乐圈,上世纪80年代更是成为李亚明蓝天使合唱团的键盘手。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蓝天使合唱团的解散,吸收着前辈养分和五六年演出经验的积淀,屠颖开发出了自己在编曲上的天赋,从为知名主持人胡瓜编曲到成为黄舒骏首专《雁渡寒潭》的编曲,从1990年凭借写给江淑娜的作品《我是个不喜欢热闹的人》成为第二位金曲奖最佳编曲人到编曲《味道》助力辛晓琪成为“疗伤天后”,从一首《滴答滴》帮助李玟成为更靓丽的唱跳天后到对笔者来说算是华语乐坛“末世情歌”的杨丞琳的《左边》,屠颖老师用他多变的编曲风格,让喜爱音乐的歌迷对编曲的认知更加立体。
今天,用10首不同时期的编曲,送大师最后一程。
![]()
第一首、《鲁冰花》 曾淑勤 1989年
1989年,一首《鲁冰花》,让曾淑勤、姚谦被乐坛所知,也让金曲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陈扬大师多了首压箱底的经典,而时年26岁的年轻编曲者屠颖,也就此脱颖而出,逐渐接过陈志远、陈扬、张弘毅等大师的衣钵。
这首歌,也让歌林唱片争取到了这位新锐编曲人,也为屠颖后面与杨明煌合作打开了通道。
第二首、《追得过一切》 苏慧伦 1990年
年轻的新锐编曲人屠颖,同样也得到了朱雀文化公司老板陈家丽的赏识,在朱雀制作、滚石发行的苏慧伦个人首专《追得过一切》中,同名主题曲由陈家丽填词、杨明煌作曲,而编曲则交给了屠颖。
屠颖的编曲与欢快的节奏相得益彰,这展现了他对不同曲风歌曲的统筹能力。
第三首、《漂洋过海来看你》 娃娃 1991年
征服了朱雀文化,自然也敲开了滚石唱片的大门,从苏慧伦开始,到娃娃,再到后面的潘越云、辛晓琪、李丽芬、周华健、莫文蔚等,屠颖都是滚石众将信赖的编曲人。
1991年歌曲《漂洋过海来看你》可以说是歌手娃娃继《就在今夜》后的另一招牌,也是屠颖在创作前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
第四首、《天空》 王菲 1994年
1994年,新艺宝唱片的王菲在台湾福茂唱片发行了她歌手生涯中第一张大火专辑《天空》,该专辑她开始了“菲式唱腔”,作为整张专辑的制作人,杨明煌请来屠颖作为主要编曲人,我们也通过《天空》、《棋子》、《矜持》、《天使》等歌曲感受到了屠颖老师那多变的编曲功力。
1996年,在许茹芸的《如果云知道》中,屠颖的编曲同样让“芸式唱腔”受用不少。
第五首、《味道》 辛晓琪 1994年
1994年,在杨明煌为辛晓琪制作专辑《味道》中,屠颖也成为了该专辑的编曲人之一。
同名主打歌由黄国伦作曲、姚谦填词、屠颖编曲,这是1994年“疗伤天后”继专辑《领悟》之后的另一力作,也开启了屠颖与辛晓琪长达30年的合作,也难怪屠颖老师去世后,感性的晓琪姐说了那么多话。
第六首、《过火》 张信哲 1995年
业内人士说,1996年张信哲的歌曲《过火》,是屠颖在编曲上的里程碑之作,这首融合了抒情与摇滚元素的歌曲中,是屠颖用他高超的编曲功力,让主歌与副歌间没有出现割裂感,反而有一种一气呵成的畅快。
第七首、《忘记你我做不到》 张学友 1996年
张学友1996年歌曲《忘记你我做不到》堪称屠颖编曲作品的扛鼎之作,在这首结构宏大、情感浓烈的苦情歌中,屠颖用他类古典的编曲手法,让歌迷听到了一首荡气回肠、大气磅礴的音乐史诗。
![]()
第八首、《广岛之恋》 莫文蔚/张洪量 1997年
1997年张洪量作曲填词并与莫文蔚合唱的歌曲《广岛之恋》,是屠颖继《忘记你我做不到》后又一首类史诗的编曲作品之一,这样的编曲,离开了MIDI技术,用传统的编曲融合还真不一定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所以笔者一直说屠颖老师是把MIDI技术运用最好的现代编曲人之一。
第九首、《滴答滴》 李玟 1998年
1998年的专辑《暗示》,宣布李玟正式加入“三后争霸”(张惠妹、许茹芸、李玟)序列,也为coco两年后跻身国际天后打下了坚实基础。
该专辑中最火的一首歌,应该是后来被运用到了某化妆品广告中的歌曲《DI DA DI》,这首歌如果不加入屠颖的编曲而采用清唱方式来展现的话,完全是一首没有任何律动与颜色的平庸之作,但屠颖的编曲放进去,这首歌突然就有了灵魂,笔者觉得这应该是华语音乐作品中为数不多的编曲能压制作曲的歌曲之一。
第十首、《寂寞在唱歌》 阿桑 2005年
屠颖除了是一名优秀的键盘手外,也是一名杰出的钢琴家,他在淡出编曲行业后,先后发行了钢琴演奏专辑《浮生素描》《风.月.花.鸟》《古都漫步》,展示了自己娴熟的钢琴弹奏能力。
笔者列举的屠颖老师的最后一首代表作,也与钢琴有关,它就是2005年歌手阿桑的歌曲《寂寞在唱歌》,同样,阿桑的另一首代表作《一直很安静》的编曲亦由屠颖老师完成。
以上十首歌曲,只是屠颖老师编曲作品中的冰山一角,诸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不想你也难》、《当》、《别问我是谁》、《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今天》、《心要让你听见》、《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信仰》、《相思无用》、《屋顶》、《忘情忘爱》、《心有独钟》、《爱情电影》、《边界1999》、《北极雪》等,也是屠老师不得不提的作品。
屠颖老师,天国安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