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嘉回归才一天,热搜就吵翻了!“钱再多有何意义”的质疑声比掌声还大,这戏看得人心里发紧。
10月28号芒果招商大会,他跟何炅、汪涵抱在一块儿,哽咽着说“我是维嘉,我回来了”。台下闪光灯咔咔响,屏幕这边评论区已经炸开锅。
![]()
其实两周前他就悄悄铺垫了。10月16号《再见爱人5》当主持,数据倒是给面子——24小时话题阅读量破1.2亿,讨论超28万条,收视率0.89%,比上一季同期涨了0.15个点。
可观众买账吗?未必。有人刷“情怀杀”,更多人盯着四年前那笔账:代言的奶茶品牌老板卷款跑路,加盟商堵门维权,他那会儿被骂“割韭菜”,转头就淡出公众视线。
争议没解决,回来也悬。
![]()
他这一路走得挺拧巴。长沙伢子,高中就进演讲队,跟何炅、龙丹妮都是老熟人。1999年还是广院学生,就去《快乐大本营》跑外景,不算顶流但活儿扎实,台本细节、接包袱、控节奏,手捏得死死的。
![]()
2017年是个坎。镜头里突然瘦得脱了相,录节目时突然抹眼泪,观众担心他状态,他也没解释。2021年《快本》一停播,事业直接踩刹车,代言风波又火上浇油,合约到期就彻底消失了。
再露面是2023年5月,综艺里更瘦了,表情绷得像块板,被扒出有“洁癖”——碰过的东西必须消毒,跟嘉宾保持半米距离。弹幕全在刷“他是不是还没走出来”,比起复工,大家更操心他还能不能扛住压力。
![]()
今年他在节目里说“外面不好过,回来像回家”,长沙话里带着点颤。这话听着心酸,可观众要的不是卖惨。
平台这会儿拉他回来,说白了就是新人顶不上。2024年湖南卫视黄金档,非固定主持的节目收视平均跌17.3%;对比2018年,一线卫视主持人平均年龄从38岁飙到45岁,老的退不了,新的接不住。
![]()
熟脸就是底气。广告商认,观众也认个眼熟。可这招能撑多久?
韩国MBC早玩主持人轮换制了,歌手演员轮番上,新鲜感足。咱们这边偏保守,总觉得“老人靠谱”。杨澜说得实在:“AI能念稿子,但嘉宾哭了、话题偏了,还得活人救场。”
但靠谱的前提是干净。代言那事儿,加盟商血本无归,他一句“合约结束”就想撇清?观众可没那么好糊弄。现在回来,得把话说透:当时知不知道风险?有没有尽到审核义务?光靠台上抹眼泪可不行。
他自己也得稳住。之前节目里说“很想回来”,渴望是真的,但不能急。钱能租舞台,租不来观众的信任。
观众要的不是道歉,是踏实。
这回归更像场考试。对他来说,得证明自己还能控场、接梗,情绪别再失控;对平台来说,得把好审核关,别再让代言雷爆在主持人身上。
何炅汪涵那拥抱,是给面子也是提醒:回来不是开同学会,得拿真本事说话。
平台也难,新人顶不上。
真正能让他站稳的,是每期节目里的反应速度、分寸感,是把“李维嘉”这三个字重新跟“专业”绑在一起。
所谓“回家”,不是回到过去的位置,是找到继续往前走的样子。
他回来了,这话得让每天的节目内容替他说。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