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成律师参与起草制定的国内首部AI知识产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
![]()
2025年10月10日,中国电子商会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团体标准,标准编号为T/CECC 42—2025。《指南》由中国电子商会归口管理、智合标准中心组织编制、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起草。大成律师事务所顾问宋瑶律师作为四位主要执笔专家之一,深度参与该标准的编制工作。
![]()
![]()
《指南》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应用与合规管理,规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基本要求,构建了涵盖著作权、专利、商业标识和商业秘密四大核心领域的获取、应用与风险管理框架,聚焦人工智能场景下责任权属模糊、算法专利判定复杂等突出问题,以创新性规则填补制度空白,体现出系统性、实用性与前瞻性。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标准,《指南》为产业链各主体提供了明确的合规路径和操作指引。开发者可据此明确数据合规、专利保护、商业秘密管理要点;服务提供者可依此开展大模型审查、投诉渠道搭建等业务;使用者可依此在使用前进行规范的信息确认、在使用中合理有效留痕,厘清合规边界。此外,《指南》设有“知识产权争议处理”专章,为各方主体在侵权防范、应急处置与维权救济方面提供制度化支持。
《标准》编制过程中,大成北京总所王娟、邓志松、贺雯、宋云锋,大成上海分所江苗,大成深圳分所孙大勇,大成重庆分所江未,大成成都分所赵云,大成东莞分所夏怀深以及大成宁波分所黄妙亦为《标准》编制建言献策,广泛覆盖人工智能与科技研发、互联网与软件服务、移动电子与设备厂商、法律与知识产权服务、特种装备与公共安全、文化娱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与落地性。
《指南》作为“标准化+市场监管”团体标准典型案例,在海淀区第56届“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暨第四届标准创新大会上正式展示,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标准化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
宋瑶律师系大成律师事务所顾问、知识产权法学博士研究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专家、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商标委员会委员。宋瑶律师拥有12年司法审判工作经验及3年的律所服务经历,深耕知识产权领域,作为主要执笔人为本次标准的编撰及机制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与实践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