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硕的学费!又又又涨了?”这几年每到这个时候,就有人在群里喊这句话,只是今年的“又涨”,连十几年的老留学顾问都看傻了。
当港大工学院和计算机学院26fall开放申请后,大家点开网页一看,学费直接飙到37.5万港币。有人算了笔账:四年前14万起步,如今三年连跳16万,涨幅高达76%。港大工学院,已经从“性价比代表”,变成了“学费刺客”。
![]()
港大商学院最低39.8w起。
![]()
更离谱的是,这场涨价不只是港大一家的狂欢——港科、港理工、港城全线跟进。
港科工程企业管理暴涨7.85万
![]()
港理区块链科技涨3.9万
![]()
港城计算机科学涨5.7万
![]()
就连港城新开的中文授课工程博士,直接定价101万港币。
看着这数字,家长和学生都懵了:港校不是一向打着“性价比高”的旗号吸引人吗?现在连它都这么卷,港硕的价值还在吗?其实,这波涨价,不只是“港大发疯”,而是整个全球教育市场的价格联动。
英国高校早就按下了“永久涨价”按钮——从2026年起,英本学费将绑定通胀,每年自动上调。以UCL为例,电子工程、技术管理类专业今年学费已涨到4.67万英镑,折合人民币超43万;连G5外的学校,像爱丁堡、曼彻斯特,也纷纷迈入“40万俱乐部”。
![]()
新加坡虽然涨幅温和,但趋势一样明显:南洋理工的区块链硕士升至6.3万新币,折合34万人民币;新国立计算硕士涨到6.7万新币,约36.6万人民币。
港府早早发出过预警——从2025起,八大高校将连续三年上调学费,每年涨幅约5.5%。这不是偶然,这是全球教育系统在“重定价”。
![]()
但港大工学院三年翻倍,这锅真能全甩给通胀?当然不。真正的推手,是供需关系的彻底倒挂。过去几年,申请港硕的学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商科趋饱和,文科遇冷,理工科尤其是AI、计算机、数据科学,成了新的香饽饽。QS排名越来越偏爱理工类院校,企业招聘越来越看重STEM背景,连跨专业申请者都开始“跑步入场”。需求暴涨,供给有限,学校自然有底气——不仅能“挑学生”,也敢“挑价格”。
更现实的逻辑是:涨价,也是一种“筛选”。当港大工学院的申请量连年翻倍、入学人数不减反增,价格便成了学校维持质量的“隐性门槛”。从这个角度看,港大的确不疯,只是太聪明。
那问题来了——港硕还值不值得读?其实,这问题得分开看。美硕/英硕/港硕,这些选择并不是逃避,而是让孩子用更国际化的环境去重塑自己的竞争力。
港校学费的“贵”,在于专业的“稀缺”。拿港大工学院举例,它的工程与科技课程高度聚焦AI、创新设计、物流管理等领域,课程设置贴近产业前沿。换句话说,你交的不是单纯的学费,而是进入国际科技圈的门票。尤其在AI、芯片、金融科技这些热门方向,港校有天然的地缘优势:既接得上国际学术前沿,也连得上深圳、广州的实习与创业资源。很多学生一年毕业后直接在香港就业,年薪在40-60万港币之间。如果再结合“优才”政策留港,性价比非常高。但缺点也明显——申请门槛越来越高,特别是商科和传媒,GPA、语言、实习缺一不可,所以规划得越早,越有优势。
智友留学之前有位学生,本科金融,转申港大工程管理硕士。表面跨专业,其实是借助港校的灵活课程体系,成功实现“文转理”,毕业后拿到一家AI金融企业的全职offer。她说:“如果在国内,我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切换跑道。”
再说“英硕”,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全球认可度高、周期短(多为一年制),文凭金含量在就业市场上非常吃香。比如剑桥、牛津、LSE、帝国理工、UCL这些名校,基本都对国内TOP大学学生青睐。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学术强度大,但非常注重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对将来想转型职场或者继续读博的学生尤其有利。只是英国硕士的学制短,也意味着时间成本高、节奏快,不太适合还没想清楚方向的学生。
最后说“美硕”,美国研究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可以转专业、跨学科申请,课程设置也更注重实践与研究结合。比如数据科学、商分、CS、公共政策、教育学、生物医药,这些方向在美国都是实打实的高薪行业。更重要的是,美国院校非常看重“潜力型学生”——不一定要求你一开始就完美,但要求你有成长空间和清晰的自我认知。这也是智友留学一直在强调的“逆向文书规划”理念:从未来职业出发,倒推学术路径。我们带的很多学生,不是单纯地申请成功,而是能真正实现“求学—实习—就业”的一体化闭环。像前几年我们帮助的一个北京大学生物专业学生,本来只想去英国转金融,后来经过重新规划,申请到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公共卫生硕士,现在在美国CDC实习,年薪近十万美金。
如果你家孩子也在准备申请G5类名校(牛津、剑桥、帝国理工、LSE、UCL),或者想了解今年各专业录取率变化趋势,扫码添加智友留学顾问,智友留学的老师们专注美英高端申请多年,最了解高端家庭的需求,也最懂如何帮孩子走出一条性价比最高的留学路,帮助孩子合理安排申请节奏,避开申请高峰期,让等待不焦虑、规划更科学。
再说句实话,放眼国内,研究生的“性价比神话”也早已破灭。现在热门的专硕项目,比如复旦金融、北大会计、浙大管科,都在涨。复旦的金融专硕从21.8万涨到25.8万,西财会计硕士两年学费从6.8万涨到9.8万。可这些项目通常要读2-3年,而像很多美硕/英硕/港硕一年就能毕业。换算成时间成本,留学的“贵”,其实是“贵得明白”。你花的钱,不光买学历,还买时间——早一年毕业,就早一年进职场,早一年拿薪水。
智友留学团队常和学生说的一句话是:留学不是花钱买学历,而是投资未来的选择权。当学费普涨成为全球趋势,比的就不再是绝对价格,而是谁能用这笔钱,买到更高的成长回报。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港校确实在“去性价比化”。以前20多万能拿下的项目,现在要花30多万;以前随便申都能进的专业,现在动辄几千份申请PK。留学这件事,已经彻底进入了“规划驱动”时代。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学生在正式申请前,会选择像智友留学这样专注美港TOP院校的机构,帮自己提前布局。不只是选校,更是策略。比如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学术背景和未来职业方向,规划哪些专业能兼顾申请成功率与职业落地;哪些课程可以在研究阶段与未来求职挂钩;甚至在申请阶段同步规划科研与实习,从“录取-留学-就业”一体化串联。这一套逻辑,放在今天这个“涨价潮”背景下,其实规划越显得值钱。
对家长来说,这意味着更早的行动、更理性的判断;对学生来说,则意味着别被眼前的价格吓住,而要看背后的机会。涨价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选择。真正聪明的家庭,不是等风来,而是提前造风口。也许三年前,20万就能读个港硕;三年后,也许要40万。但有一点没变——只要能让孩子的成长更快、更稳、更国际化,这钱,依然值得。
留学规划是个技术活,如果学生计划申请美国本科/转学/硕士,那么我团队的刘老师/杜老师等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很专业的建议(老师工作经验都在10年以上),根据学生的基本条件提供留学规划方案和选校策略(仅限26fall/27fall/28fall),可以添加微信1√1咨询:xiaozhistudy
![]()
如果在选校、选专业时感到迷茫,或是对美国留学政策变动感到忧虑,智友留学,我们将为你提供全方位的留学服务,帮助你顺利实现留学梦想
在2025这个全球经济低迷的时代,留学,绝对是值得的,但选择一个真正符合你需求的学校,才是让留学之路更加顺畅的关键!
智友本科案例
智友硕博案例
智友服务亮点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