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22:00东方卫视“新纪实”栏目将播出纪录片《书写“船”奇》,以全球LNG船建造第一大单首次签约,中船集团沪东中华为“卡塔尔百船建造计划”建造的首批两船命名仪式开篇,以1998年中国开始布局LNG产业为大背景,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挑选第一代到第五代LNG船研发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或团队故事,讲述中国造船业砥砺前行,逐梦深海的发展历程。
大国崛起,必经略于海洋
向海而兴,必强大于造船
LNG船,与航空母舰、大型邮轮一起,被誉为船舶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分别代表了货运、军用和客运船舶的顶尖技术,其建造难度堪比航母。
![]()
一艘LNG载货量约27万立方米、理论上可满足上海470万户家庭一个月的用气需求,这艘看似陌生的船,原来早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沪东中华与LNG船的缘分,可追溯至1988年。老厂长周振柏在日本考察初见球罐型LNG船时,便萌发了建造LNG船的想法。他的那句“我们总归可以造得出来”,让我们意识到:这艘船承载的不仅是天然气,更是民族工业的尊严。
当年中国研发建造LNG船到底有多难?
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这注定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作为LNG领域的新兵,中华沪东遭遇了技术壁垒和价格突围。建造液货舱的核心材料殷瓦钢、焊机和焊接技术分别被法国大西洋船厂(GTT)和日韩船企垄断。除了这些,建造一艘LNG船还需要大量的配套企业支持,中国造LNG船基本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蹒跚学步”。
![]()
殷瓦钢的焊接到底有多难?
殷瓦钢属于特种钢材料,厚度仅为0.7毫米,薄如纸片,而且极易生锈。在焊接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吸汗手套,如果有汗水滴在殷瓦钢上,五、六个小时以后就会生锈。
![]()
焊接殷瓦钢如同在薄如纸片的钢板上“绣花”。焊接速度过慢,容易焊穿,导致绝缘箱等材料起火。焊接速度过快,焊缝熔深不够,容易出现漏点,在焊接中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造成整船LNG泄漏爆炸。而整个LNG船的液货舱大约有10层楼高,焊缝长达130公里,焊接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对于沪东中华来说,当年作出研发建造LNG船的抉择,是需要勇气的。陈建良董事长的一席话,说出了中国船舶人的心声:“对沪东中华来讲,进入这种高端的领域是我们的基因。我个人感觉作为一个‘国家队’,你的核心技术永远掌握在老外手上,那是持久不了的,总归要有人跳出来吃第一个螃蟹”。
以沪东中华为代表的中国船舶人,就是这样在筚路蓝缕中奋起,在时代大潮中奋楫,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在蓝海中书写属于中国的新“船”奇。
![]()
谨以此片献给,
所有把人生
融入“大国重器”建造的奉献者们,
你们在钢铁上刻下的焊痕,
终将会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铭文。
![]()
这里是上海,这里是东方卫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