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闲来无事,说个有意思的故事。
一个穷算命先生养了十年的女儿,亲爹突然跳出来说「我要把闺女卖了」——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你辛辛苦苦养了十年的白菜,刚长成,隔壁老王跑过来说「这菜是我种的,我要拿去卖」。
问题来了:养了十年的女儿,到底算谁的?
说起来,这事还得从大明万历年间说起。
江苏上海县有个算命先生,名叫王慕郭,四十好几了,光棍一条。这人有个特点——本分。不贪酒不好赌,每天摆个卦摊,挣个一二百文,日子过得去。
但他心里憋屈啊。
眼看着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将来老了谁给送终?总不能让邻居赵媒婆帮忙收尸吧?
赵媒婆这张嘴可不是吃素的,看出了老王的心思,凑过来说:「老王啊,我认识个人,北门外的尤达,前年老婆死了,留下个六七岁的闺女没人管,想过继出去。那女娃长得水灵,要不你去看看?」
王慕郭一听,眼睛都亮了。
第二天就跟着赵媒婆去了尤家。这个尤达是个什么货色呢?用现代话说,就是个赌鬼酒蒙子。老婆在世的时候给人当帮工,勉强能混口饭吃,老婆一死,这厮巴不得赶紧把闺女卖了换赌本。
王慕郭把话说得明明白白:「过继之后,这孩子就是我的,以后找婆家都由我做主,你不能再认。」
尤达满口答应:「我养不活才给你,以后她就是你闺女,我绝不来认!」
这话说得倒是痛快。
王慕郭当场买了新衣服,第二天就立了契约,把女孩领回家,取名寿姑。
这一养,就是十年。
![]()
02
寿姑这孩子聪明,一学就会。王慕郭教她读书写字,学女红针线,到十二三岁就能帮着煮饭洗衣。老王把她当亲闺女疼,一刻都离不开。
转眼寿姑十五六岁了,出落得亭亭玉立,朱唇皓齿杏脸桃腮。
王慕郭琢磨着再过几年给她招个上门女婿,将来给自己养老送终,这日子不就圆满了吗?
可人算不如天算。
这天卦摊来了个衣着光鲜的客人,后面跟着仆人,一看就是有钱人。这人叫钱博,崇明的监生,家里开当铺又开布铺,人送外号「钱扒皮」。
为啥叫钱扒皮?
因为这厮尖酸刻薄,吝啬小气,最要命的是好色成性,逛窑子比回家还勤快。
钱博坐下算卦,正说着话,寿姑端茶出来。
就这一眼,钱博的魂都飞了。
「我的妈呀,」这货心里直嘀咕,「这么个破卦摊,怎么藏着这么水灵的小娘子?我以前怎么没注意到?」
寿姑转身回屋,钱博的眼珠子还往门帘里瞄。正好又有客人进来,他才恋恋不舍地走了。
回到铺子里,这厮越想越美:「这小娘子十六七岁,身段不肥不瘦,眉如春柳眼似秋波。要是我花点银子把她娶回家做小妾,那才叫快活!」
巧了,正琢磨着怎么下手,两个人进来了。
一个叫李百晓,一个叫张赛葛,都是专门给大户人家当狗腿子的。张赛葛这人肚子里坏水最多,跟衙门的人都熟,经常帮人打官司,和钱博臭味相投。
钱博一看这俩人,就像看到救星:「来得正好,我有事求你们!」
03
张赛葛一听有油水捞,眼睛都亮了:「钱老爷有什么吩咐,我们兄弟俩赴汤蹈火!」
钱博把看中寿姑的事说了,让他们去说媒。
李百晓拍胸脯:「这还不容易?报出钱老爷的大名,那老王还不屁颠屁颠答应?」
张赛葛摇头:「你想简单了。那老王为人倔,让他闺女做小妾,怕是不容易。」
李百晓不信邪:「俗话说钱能通神,只要钱老爷舍得花银子,不信他不答应?」
钱博立刻摆酒席,三人喝到半夜,临走给了李百晓二两银子当定金。
第二天,李百晓屁颠屁颠去了王慕郭的卦摊。
寒暄几句后,李百晓开门见山:「王兄,你闺女也该找婆家了。我给你找了个大财主,崇明的钱监生,家财万贯,想娶令爱做偏房,财礼要多少给多少!」
王慕郭听到「做小妾」三个字,脸色刷一下就变了。
这人平时再和气,也有底线。他猛地站起来,冷冷地说:「我老王虽然穷,可绝不卖女儿!」
说完转身就回屋了,留下李百晓一个人尴尬地坐在那儿。
李百晓灰溜溜回去,钱博急了:「怎么办?」
张赛葛阴笑一声:「办法多的是。你知道吗?那寿姑不是老王亲生的,是北门外尤达的女儿,过继给他的。咱们把尤达找回来,还怕弄不到手?」
钱博一听,眼睛都亮了:「妙啊!」
当即掏出十两银子,让张赛葛去青浦找尤达。
![]()
04
尤达这些年过得有多惨?
把女儿卖了之后,这厮继续赌,输得连房子都没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只好躲到青浦混日子。
张赛葛和李百晓找到他,一开口就是:「有笔横财送给你。」
尤达两眼放光:「什么横财?」
张赛葛慢悠悠地说:「你之前把女儿过继给王慕郭,现在她长大了,出落得跟仙女似的。有个大财主想娶她做妾,出多少财礼都愿意。我听说她是你亲生的,所以来请你回去做主。你要是不回去,这钱可就全进老王口袋了。」
尤达一听有钱拿,哪还坐得住?
「闺女是我亲生的,钱凭啥让他一个人得?可我现在穷得叮当响,没路费啊。」
张赛葛笑了:「跟我们走就行。」
尤达屁颠屁颠就跟着走了。
到了钱家,钱博摆了一桌酒席。尤达现在饿得前胸贴后背,看到大鱼大肉,狼吞虎咽地就往嘴里塞。
张赛葛看时机成熟,开口了:「我们钱老爷家财万贯,看中令爱,愿意出三百两财礼。现在先给你三十两定金,等姑娘过了门,剩下的一并付清。」
三百两!
尤达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这可是他赌一辈子都赌不到的数目啊!
他立刻拍胸脯:「明天我就去找老王,女儿是我亲生的,不怕他不答应!」
钱博大喜,当场给了三十两银子,让尤达按了手印。
第二天一大早,尤达就赶到王家。
05
王慕郭见到尤达,还挺高兴:「尤兄,好久不见,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尤达装模作样:「路过这里,来看看女儿。」
王慕郭赶紧把寿姑叫出来。寿姑十多年没见亲爹,礼貌地道了个万福,问:「爹爹什么时候到的?」
「昨天。」
「昨晚住哪儿?」
尤达脱口而出:「住在钱……」
话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不对,赶紧改口:「住朋友家。」
寿姑立刻就察觉出不对劲了。
这姑娘脑子快,马上说要去取好茶叶,问王慕郭放哪儿。王慕郭秒懂,说:「我进去帮你拿。」
厨房里,寿姑悄悄说:「继父,我爹不怀好意。他说出个钱字又咽回去,莫非是那个姓钱的让他来的?您可得防着点。」
王慕郭点头:「我心里有数。」
出来后,王慕郭抢先发话:「尤大哥,你不知道,我最近为女儿的事生了好大一场气!」
「为啥生气?」
「前几天李百晓来说,有个富商想娶咱闺女做小妾。你说气不气人?咱们好端端的闺女,怎么能给人做妾?要是换了你,肯定比我还生气。」
尤达愣住了。
这话把他想说的全堵死了。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只好灰溜溜地告辞。
回到钱家,钱博气得直跳脚:「你收了我的银子,连话都不敢说?」
张赛葛阴笑:「钱老爷别急,我还有妙计。」
「什么妙计?」
「那姑娘让人做妾,老王能跟他争。可要是做正妻,难道亲爹还做不了主?」张赛葛眼珠一转,「不如找个年轻小伙当假女婿,名正言顺上门娶亲。到时候就算告到衙门,老王也说不出什么。」
钱博一拍大腿:「妙啊!我当铺有个小伙计叫周和,十八九岁,长得白净,让他去!」
![]()
06
周和是个老实孩子,父母双亡,在钱博的当铺学生意。
钱博把他叫来,直截了当:「我有件事要你帮忙,事成之后重重有赏。」
周和听完,低着头不说话。
钱博问:「你不愿意?」
周和说:「主人想娶她做妾,我把她娶回来,这不是欺主吗?我娶了她为妻,再送给您做妾,这事传出去,我的名声可就毁了。」
钱博勃然大怒:「你吃我的穿我的,让你做点小事就推三阻四?」
张赛葛和李百晓赶紧打圆场:「你要是不答应,得罪了钱老爷,以后在这儿可待不下去了。他要是告你偷店里的钱,你吃得消吗?」
周和被威胁,只好答应了。
钱博立刻买了茶叶果子,让尤达送到王家。
王慕郭见他拿这么多东西,问:「你拿这些干嘛?」
尤达说:「我把女儿许给了周家,这是他家送来的。」
王慕郭瞬间就炸了。
「当初过继的时候说得明明白白,婚事由我做主,赵媒婆作证,还签了契约!我养了她十多年,现在长大了,你做主把她许了人家,情理上说得过去吗?」
尤达梗着脖子:「我生的女儿,当然我做主!」
两人立刻吵了起来。
寿姑在屋里听得清清楚楚,冲出来指着尤达:「从前你狠心把我抛弃,要不是继父,我早不知道死哪儿了!现在你贪图财礼要卖我,哪有你这样做爹的?」
寿姑一边说一边哭。
邻居们听到动静都围过来,纷纷说尤达做得不对。
尤达恼羞成怒:「我和你说不明白,咱们衙门见!」
说完甩袖子就走。
07
王慕郭气得浑身发抖,赶紧找赵媒婆商量。
赵媒婆说:「他当初亲口答应的,现在怎么能反悔?不过他说要告状,就一定做得出来。万一知县偏袒他怎么办?」
寿姑哭着说:「这是亲爹昧良心,想骗我去给人做妾,我绝不答应!」
赵媒婆一拍大腿:「有了!咱们也找个假女婿,就说这边定亲在先!」
王慕郭急了:「可我上哪儿找女婿去?」
赵媒婆说:「不是真找,先找个人把他们骗过去。我有个外甥叫方玉,十八岁,住我对门,给他几两银子就行。等衙门判了,再给寿姑找正经女婿。」
王慕郭被逼无奈,只能这么办。
另一边,尤达已经到县衙告状了。
张赛葛和衙门里的人都熟,钱博拿银子打点,很快知县就发了朱票,让官差把王慕郭带到衙门,限三天内把寿姑交给尤达。
王慕郭吓得手足无措,父女俩抱头痛哭。
尤达领着官差来到王家,拿出朱票。
寿姑披散着头发从屋里冲出来,指着尤达大骂:「你怎么能做这种没良心的事!今天你要逼我走,我就死在你面前!」
说完随手抓起桌上的裁纸刀就要自刎。
尤达吓坏了,赶紧夺下刀。
两个官差也吓着了:「好一个烈性女子!我们先回去,你慢慢劝她,明天再来。」
王慕郭舍不得女儿,寿姑也舍不得继父,可又毫无办法,只能默默流泪。
就在这时,一个邻居跑进来:「王兄,你的救星到了!新来的知县听说清廉得很,明察秋毫,你赶紧去告状,说不定还能挽回!」
王慕郭闻言大喜过望。
![]()
08
新知县名叫陈信,进士出身,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他接到王慕郭的诉状,觉得这案子挺有意思,立刻准了。
几天后,陈知县升堂,把双方人马全叫来,连两个假女婿也带上,寿姑也到场。
县衙前挤满了人。
一是想看寿姑到底长啥样,二是想看新知县怎么断案。
陈知县先把赵媒婆叫上来,仔细问了过继的经过,然后让她退下。
他对王慕郭说:「你养了寿姑十多年,可尤达毕竟是亲生父亲,要嫁女儿也该跟他商量商量。」
王慕郭答:「尤达把女儿过继给我后就去外乡了,十多年没回来,我上哪儿找他说去?」
陈知县点头,又叫尤达:「你养不了女儿,把女儿过继给王慕郭,就算要定亲,也该跟他商量。怎么能擅自做主?本县看你抛弃女儿十多年,突然回来要找女婿,这里面一定另有隐情吧?」
尤达被一语道破,连连磕头:「前任知县已经断清楚了,是王慕郭不肯把女儿还我。」
陈知县勃然大怒:「胡说!前任是前任的断法,本县有本县的审法,说什么前任不前任!」
围观的人一听,都觉得尤达要输了。
陈知县把寿姑叫上来,见她长得亭亭玉立,说的情况和王慕郭一模一样。
接着又把两个假女婿叫上来。
周和相貌清秀能说会道,方玉长相丑陋言语粗俗。陈知县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他突然说:「既然你们两个争执不下,那本官今天就替你们做主!」
陈知县吩咐把寿姑送到后堂,让夫人给她换衣服,又准备了香案鼓乐。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都不明白知县要干嘛。
陈知县的夫人见寿姑长得美,赏了她几件新衣服,把她打扮得如花似玉。
寿姑回到堂上,人群里的钱博拼命往里挤,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09
陈知县说:「女子嫁人是终身大事,夫妻缘分都是上天作主。本官已经把两个女婿的名字写在这里,你去香案前抓阄,抓到谁,谁就是你的丈夫。」
寿姑万万没想到知县会这么判,只得跪在香案前虔诚祈祷。
陈知县拆开一看,上面写着「周和」。
他把纸条拿给大家看:「都看到了吧?这是上天的旨意,寿姑应该配给周和!」
王慕郭没想到是这结局,只能默默流泪。
张赛葛又怂恿尤达:「女婿家里穷,没房子,还是让我把女儿领回去,找个吉日再嫁吧。」
陈知县勃然大怒:「领回家再嫁?你该不会是想先把女儿带回去,然后高价卖给别人吧?」
尤达吓得魂不附体:「小民绝对不敢!」
陈知县只让周和和寿姑留下,其他人全轰出去。
他问周和:「你真的没房子住?」
周和答:「小人一直住店里,没房子。」
陈知县拿出二十两银子,让书吏在衙门附近租了三间屋子,床铺被褥全准备好,又赏了两匹红绸。
「今天就成亲!」
县衙前挤满了人,陈知县端坐上面,鼓乐喧天。
婚礼司仪让两位新人交拜天地,然后拜谢知县。
陈知县把寿姑送上轿子,周和披红挂彩出了县衙,一路吹吹打打。
围观的百姓无不羡慕,都说天仙般的美人,便宜了穷小子周和。
回到铺子里,钱博气得七窍生烟:「他们生米煮成熟饭,我不成给别人做嫁衣了吗?」
张赛葛说:「没关系,明天催周和带寿姑回崇明,到时候她还是你的。」
钱博只能这么办。
![]()
10
新婚之夜,一对新人送走官差。
寿姑见新郎长得相貌堂堂,心里挺高兴。周和却因为钱博的吩咐,坐着不敢说话。
寿姑先开口:「你和钱监生的事,我也能猜到几分。现在我已经嫁给你了,不妨对我直说。」
周和见她这么说,把钱博让自己做假女婿的事和盘托出。
寿姑说:「不瞒你说,我家找的女婿也是假的。如今知县老爷为咱俩做主,没必要怕那钱监生。将来咱俩一起到继父家住,继父对我恩重如山,一定会收留咱们。我看崇明那边你也别去了,免得钱监生害你。」
周和见新娘如花似玉,哪舍得给别人?听她这么说,非常感激。
两人当夜就圆了房。
陈知县是个细心人,见公堂上的情形,就知道其中有猫腻。所以他写的两个阄上都是周和的名字。
第二天一早,陈知县叫来两个衙役:「周和那边你们盯着,要是有人闹事,立刻抓来见我。」
两名衙役在周和家对门茶铺里一边喝茶一边监视。
等到中午,张赛葛和李百晓带着尤达来了,催周和夫妻去崇明。
周和见寿姑真心实意嫁给自己,胆子大了,坚决不去。
张赛葛和李百晓骂周和说话不算数,周和也骂两人为了钱财哄骗寿姑,寿姑也跑出来数落尤达见钱眼开卖女儿。
两个衙役看到争吵,感叹知县老爷料事如神,立刻走过去:「不要吵,知县老爷派我们来请三位,跟我们走一趟吧。」
三人吓得连连后退,衙役说:「这是知县老爷的吩咐,由不得你们。」又对周和说:「你也一起去回话。」
11
到了县衙,两个衙役把听到的如实禀报。
陈知县把周和叫来,周和跪下,将钱监生让他出面哄骗寿姑的事如实供述。
陈知县勃然大怒,把李百晓和张赛葛叫来:「你们两个是怎么串通钱监生买良为妾的,还不如实招来?」
两人还想抵赖,陈知县立刻让衙役上夹棍。
疼得两人连连大叫:「我愿招!我愿招!」
两人将实情一一供述。
陈知县立刻差衙役去拘拿钱监生。
钱监生听说张、李二人被抓,赶忙来衙门打探,结果被衙役一把抓住,带到知县面前。
陈知县刚斥责两句,钱监生已经吓得魂不附体,连连叩头:「监生知罪,求老爷宽恕!」
陈知县判道:
张赛葛和李百晓助纣为虐,各打四十大板,枷号示众三个月;
尤达串通钱监生卖女儿为妾,重打四十,不许再去打扰女儿;
钱监生逼良做妾,重打四十。
几个人被打得皮开肉绽。
尤其是钱监生,从小娇生惯养,才打了两三下就哭爹喊娘,连连求饶。
陈知县让衙役停下,问:「你是愿打呢,还是愿罚?」
钱监生哀求:「愿罚,愿罚!」
「那你说,该罚多少?」
钱监生哭着答:「全凭老爷作主。」
「你还有三十七板没打完,罚你十两一板,拿出三百七十两银子给周和,你愿不愿意?」
钱监生一听要罚这么多,犹豫了。
陈知县说:「既然不愿罚,那就继续打。」
钱监生赶忙说:「老爷明断,小人愿意受罚!」
钱监生带着两个衙役回铺子取钱,乖乖交到堂上。
陈知县把王慕郭叫来:「昨天我把你女儿嫁给了周和,今天不仅把女儿还给你,还多给你一个女婿,你们拿着这些银子好好经营。」
王慕郭高兴得手舞足蹈,连连叩头感谢。
他把女儿女婿接回家,一家人喜气洋洋。
他们还在家里供了陈知县的长生牌位,每天早晚焚香祝祷,祝他福寿绵长。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