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它们被称为“海洋的生命引擎”,但90%可能会在2050年彻底消失

0
分享至

珊瑚——海洋的生命引擎,问题到了紧迫关头。

真的是惊人。

是什么让这片海底森林摇摇欲坠?



据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刘岚教授介绍,珊瑚并非植物,而是由无数珊瑚虫组成的动物群体;这些个体死亡后留下的石质骨架,年复一年堆叠,构成了珊瑚礁这一复杂生态结构。

综观全局,珊瑚礁覆盖海洋面积不到0.1%,但却为约25%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对渔业、药用资源与沿海防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此同时,全球约有10亿人口直接或间接依赖珊瑚生态系统的服务,这一点足以使人深思,这份联系有多紧密?



白化后的珊瑚宛如水下荒漠。令人惊讶。光影斑驳,生命的色彩被掏空。

讲真的,危机很现实。

过去五十年,全球大约失去一半的珊瑚——这是事实;依我之见,这数字背后是海温上升、海洋热浪频发造成的直接冲击。

海水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珊瑚造骨的能力被牵动,连带着整个礁体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再加上陆源污染、废弃渔网的缠绕和过度捕捞,局面就更加复杂了。

仔细想想,如果这些压力叠加在一起,珊瑚群落的恢复窗就会被压缩,难度随之放大。

那为什么说到2050年九成珊瑚或将消失?

科学模型与长期观测给出了令人不安的预期,难道不是吗?

乃至于保护与修复,其方法并非单一。

确实有原位保护、断枝移植与有性繁殖等多条路径可走。

原位救护,便是在珊瑚原生地进行扶正、固定与清障;断枝移植好比树木扦插,取下健康分枝,钉固于礁石;有性繁殖则在实验室中培育幼苗,随后移栽到海底苗圃,再择时回归自然礁域。

换个角度看,这些技术既互补又互为所需——短期内有抢救性意义,长期则需依赖遗传多样性和环境修复的共同作用。

真没想到,科学和手工活如此交织。



在微生物组层面,学界的研究揭示了新的干预可能。

珊瑚与其内部的虫黄藻及细菌形成共生体,菌群的构成直接关系着宿主的健康与抗逆性。

若能筛选出耐热个体,将其体内有利的微生物群移植到敏感珊瑚中,便可能提升整体的耐热性。

就像给珊瑚补上一道免疫——换做现在,这类“益生菌疗法”在试验中显示出希望,但仍需长期观测和严格评估其生态风险与长期效果。

思来想去,这条路既令人期待也需谨慎推进。

说白了,修复成本和速度是两大现实难题。

珊瑚每年仅长一到二厘米,这速度真是慢;而人工修复一平方米的费用,按项目估算,大致在500到2000元人民币不等,这些数字摆在眼前,很难让人不去计算投入回报。

更要紧的是,海洋热浪越来越多,修复工作在和时间赛跑。

细细品味,这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而是如何把资源、科技和管理效率合起来的问题——否则越修越慢,效果也会被不利环境侵蚀。

观察保护区内的变化,如徐闻和珠海庙湾等地的保护实践,能感受到微妙的转变:某些区域的珊瑚覆盖率在逐步回升,鱼群悄然回归,生态结构在长期管理下开始自我修补。

若要问未来的走向,这些局部的好转能否放大、复制到更广阔海域,答案取决于多重因素的协同。

花香袭人但非一夜之间,恢复同样需要时间与耐心。

相比之下,若缺乏长期监管与社区参与,所谓保护区恐怕只是纸上谈兵。

公众的力量,不可小瞧。

拒绝购买珊瑚制品、潜水时不带走任何生物、减少碳排放、参与珊瑚普查或志愿修复,这些行动看似个体,却在累计效应上能牵动更大局面。

就像一点点涟漪,最终也可能扩散开来。

个人认为,科普与社区动员是连接科学与公众的桥梁,没有声音的普及,技术也难以落地。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决策、资金和公众态度三者缺一不可。

站在今天回头看,珊瑚的命运既受全球气候治理影响,也与本地管理紧密相关。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陆源污染、加强保护区管理并结合科技创新,才能在不同尺度上同步推进修复与保护。

这既是一道技术题,也是一道社会治理题。

若想持续看到海底“森林”恢复生机,就必须在国际、国家与地方层面形成合力。

思考到此,不禁感慨:若不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珊瑚共同的未来将可能被大幅改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慢放
2025-11-11 15:35:29
英国海边出现巨型“海怪”,当地居民:像外星生物

英国海边出现巨型“海怪”,当地居民:像外星生物

潇湘晨报
2025-11-11 17:39:17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体检结果出炉,5名选手血钾超标,3天后复查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体检结果出炉,5名选手血钾超标,3天后复查

极目新闻
2025-11-11 20:09:43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180视角
2025-11-11 13:30:42
男子抢劫杀害51岁足浴女技师,被执行死刑

男子抢劫杀害51岁足浴女技师,被执行死刑

现代快报
2025-11-11 15:00:07
“中原村BA”赛场发生冲突,33号球员突然回头肘击对手,对方紧接反击,场面一度混乱;主办方:公安部门已介入

“中原村BA”赛场发生冲突,33号球员突然回头肘击对手,对方紧接反击,场面一度混乱;主办方:公安部门已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11 21:35:05
官宣!正式离队!再见了,湖人第一功臣

官宣!正式离队!再见了,湖人第一功臣

篮球教学论坛
2025-11-12 06:18:07
曾医生睡裙狂卖18万件之际,“防偷拍检测仪”也火了!

曾医生睡裙狂卖18万件之际,“防偷拍检测仪”也火了!

仕道
2025-11-11 15:47:00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诗意世界
2025-11-10 18:51:56
里子面子都没了!邹市明赔光两亿后,冉莹颖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里子面子都没了!邹市明赔光两亿后,冉莹颖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枫尘余往逝
2025-11-11 02:03:42
持有大量现金,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持有大量现金,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请辩
2025-11-11 14:32:04
长沙不雅视频再升级!曾医生铺垫截图流出,网友哭诉自家不和谐了

长沙不雅视频再升级!曾医生铺垫截图流出,网友哭诉自家不和谐了

火山诗话
2025-11-11 09:07:42
打破姚明纪录!黄蜂34号秀成本届最大捡漏:命中率超八成太离谱

打破姚明纪录!黄蜂34号秀成本届最大捡漏:命中率超八成太离谱

罗说NBA
2025-11-12 07:56:43
汉堡王也卖了,外资巨头怎么了?

汉堡王也卖了,外资巨头怎么了?

中产先生
2025-11-11 12:23:39
“罕见”!高市早苗凌晨3点做出一惊人举动

“罕见”!高市早苗凌晨3点做出一惊人举动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1 21:23:40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懂球帝
2025-11-11 18:01:10
冠军没了还被扣钱?周琦雪上加霜!季军战为了120万要玩命锤辽宁

冠军没了还被扣钱?周琦雪上加霜!季军战为了120万要玩命锤辽宁

嘴炮体坛
2025-11-11 22:05:39
最新通报:“野人小孩”和“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都有真相了!

最新通报:“野人小孩”和“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都有真相了!

李万卿
2025-11-11 16:21:20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懂球帝
2025-11-11 18:52:03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2025-11-12 09:48:49
刘辉读书 incentive-icons
刘辉读书
用读书丈量世界 用知识重塑认知
66文章数 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亲子
艺术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刚买荣耀400就后悔?500系列突然曝光,骁龙8至尊版+潜望镜头

教育要闻

教育观察:选择医学专业前,很多人不知道的行业秘密!

亲子要闻

周末加班,多孩压力,母亲焦虑:出路在哪?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