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0斤食道癌老人,如何从无法进食到能吃一碗饭?

0
分享至

  来自河南的郭阿姨,今年68岁。2025年5月前后,她明显感觉到吃饭成了大问题。“以前还能勉强吃点软乎的、好咽的东西,后来发展到啥也吃不下了……” 吞咽梗阻感越来越强,身体也愈发虚弱。

  2025年5月22日,子女们察觉到母亲情况不对,立刻带她到当地的南召县人民医院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结果显示:食管中上段出现了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范围长约7.0厘米,该段食管管壁僵硬,管腔明显狭窄,导致钡剂通过受阻。进一步的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食管中上段占位性病变,胃镜甚至无法通过狭窄部位。



  当地医院给出的建议是手术结合放化疗。然而,郭阿姨一向身体消瘦,体重只有90斤左右,并且有复杂的肝硬化病史。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食管问题几乎无法进食,整个人精神萎靡,面色蜡黄。子女们非常担忧,以母亲目前的身体状况,可能根本无法承受大型手术和强力化疗的冲击。

  就在一家人彷徨无措时,一个亲戚的经历给了他们希望。“俺是亲戚推荐过来的,他在这儿治得可好!我们刚出院就直接来了……” 这位亲戚就是李大爷。

  李大爷在2009年确诊中期结肠癌。在经历了手术和6次化疗后,他的身体变得极度虚弱,走路感觉像“踩在棉花上”,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即使打了升白针,血象指标上去后很快又会掉下来,他一度感觉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后来,他特意到社区里寻找那些康复情况较好的癌症病友打听消息,从而了解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老中医。

  李大爷在2010年11月15日前去求诊,服用中药一段时间后,体力逐渐恢复。继续坚持调理,精神和食欲也都慢慢好了起来。到2017年9月复诊时,他的状态已与常人无异,复查也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出于感激,李大爷还亲手钩织了一双棉拖鞋送给袁希福老中医。在2024年参加医院活动时,他动情地说:“不幸的是咱们患上了癌症,但幸运的是咱们有个保护神——袁希福老中医!”



  李大爷的成功抗癌经历,在他们家族里就像一个“传奇”。有了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郭阿姨一家在出院后几乎没有犹豫。2025年5月26日,郭阿姨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老中医的诊室。当时的老人精神极差,连坐直身体都困难,虚弱地靠在椅背上。

  袁希福老中医仔细查看了所有的检查报告,又通过把脉、问诊,全面了解了郭阿姨的情况。随后,他与家属商量接下来的治疗策略。“袁大夫,老家的医院建议做手术和放化疗……您看我们该怎么办?”郭阿姨的女儿忍不住问道。

  “老人家现在这个基础状况,手术和化疗,身体恐怕很难承受。从西医的角度看,如果一定要选择一种治疗方式,或许可以考虑试试放疗,它的损伤相对会小一些……” 袁希福老中医中肯的分析,让焦虑不安的家属心里莫名踏实了一些。他们频频点头,决定先按照袁老的建议来安排治疗。

  2025年6月5日复诊时,郭阿姨的女儿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神情:“用完10付药,现在能吃一点东西了,感觉整体好了点儿,我们准备一边吃中药,一边去做放疗!” 这个变化对于长期只能靠喝水流质维持的郭阿姨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一家人经过商量,最终决定采纳袁希福老中医的建议:一边继续服用中药进行整体调理,一边在南阳当地的医院进行损伤相对较小的放疗。



  “袁大夫,现在能吃一碗饭了……” 时间来到2025年7月24日,袁希福老中医诊室的门被推开,这次是郭阿姨自己走进来的。虽然看上去依然清瘦,但脸上有了些许血色,眼神也明亮了不少。她坐到袁老身边,脸上带着笑意,语气里充满了藏不住的喜悦,以及对“能正常吃饭”这份看似平常却来之不易的幸福的珍惜。

  原来,在坚持中药调理的同时,郭阿姨在当地医院顺利完成了15次放疗。两种方式相互配合,使得她目前恢复情况良好。

  这个经历,展现了一种在身体基础较差、无法耐受强力治疗时的可能思路。它提示我们,在面对复杂病情时,有时需要权衡利弊,寻找更适合患者个体情况的、更为柔和的治疗组合,或许能为康复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潘展乐收获全运首金!4×100自由泳接力:浙江队微弱优势夺冠

潘展乐收获全运首金!4×100自由泳接力:浙江队微弱优势夺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0 20:44:59
生命起源宇宙?多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身体出现“不可逆”变化

生命起源宇宙?多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身体出现“不可逆”变化

不写散文诗
2025-10-31 23:51:29
中国移动:eSIM需具备机卡锁定能力!境内禁止下载境外运营商数据

中国移动:eSIM需具备机卡锁定能力!境内禁止下载境外运营商数据

快科技
2025-11-08 14:30:14
噩耗:14亿人的守护神走了!他瞒过全世界、为中国玩命60年!

噩耗:14亿人的守护神走了!他瞒过全世界、为中国玩命60年!

南宗历史
2025-11-10 11:49:04
美专家:抗美援朝若让粟裕代替彭德怀领兵,输的更惨!仅凭三点

美专家:抗美援朝若让粟裕代替彭德怀领兵,输的更惨!仅凭三点

南书房
2025-10-26 14:22:44
2000年吴石案解密,吴家人拿到了陈诚的临终密信,内容写得很直白

2000年吴石案解密,吴家人拿到了陈诚的临终密信,内容写得很直白

小蜜情感说
2025-11-06 12:28:57
国足新科主帅邵佳一:年薪比洋帅低得多,平凡妻子陪他风雨兼程

国足新科主帅邵佳一:年薪比洋帅低得多,平凡妻子陪他风雨兼程

细品名人
2025-11-10 07:29:13
东北人聊天是统一培训过?每句话都像挠痒痒,笑到肚子疼

东北人聊天是统一培训过?每句话都像挠痒痒,笑到肚子疼

夜深爱杂谈
2025-11-10 20:33:04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5 16:55:04
复牌!688588,重大资产重组

复牌!688588,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11-10 20:25:54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古事寻踪记
2025-08-13 07:37:39
雷军演讲,被骂上热搜

雷军演讲,被骂上热搜

梳子姐
2025-09-28 11:29:09
悲剧!宝马车女司机被侧翻的渣土车砸死,家里有孩子在等她

悲剧!宝马车女司机被侧翻的渣土车砸死,家里有孩子在等她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9:09:17
日本民宿被曝变身卖淫场,性工作者称中国游客更大方。

日本民宿被曝变身卖淫场,性工作者称中国游客更大方。

环球趣闻分享
2025-11-09 14:20:06
“人民咖啡馆”被央媒点名批评后紧急改名,记者实探:店铺已开始整改,店名被遮盖

“人民咖啡馆”被央媒点名批评后紧急改名,记者实探:店铺已开始整改,店名被遮盖

极目新闻
2025-11-08 13:20:10
吴石到死都不会想到,女儿为了生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退伍老兵

吴石到死都不会想到,女儿为了生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退伍老兵

健身狂人
2025-11-01 10:02:40
日本张本美和赛后失言,引发内战风波,心气全失

日本张本美和赛后失言,引发内战风波,心气全失

精彩背后
2025-11-10 08:12:51
杨兰兰现状:不上课、不社交、吃米其林,只买最贵,Ins账号曝光

杨兰兰现状:不上课、不社交、吃米其林,只买最贵,Ins账号曝光

公子麦少
2025-10-07 14:45:28
超雄综合症有多可怕?网友:通俗点说,这些孩子就是天生坏种!

超雄综合症有多可怕?网友:通俗点说,这些孩子就是天生坏种!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6 00:10:03
琉球怕是保不住了,回想一个月前中方的警告,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琉球怕是保不住了,回想一个月前中方的警告,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影孖看世界
2025-11-10 18:56:04
2025-11-10 23:12:49
浅生活诗
浅生活诗
情感,分享生活大事小情。
476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华为 FreeBuds Pro 5 悦彰耳机首过星闪 L2HC 编解码测试

亲子要闻

过度操心未必是真的关心你,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生命时报)

教育要闻

收藏:山东高三综评(山东教育云平台)开始填写!获得高赋分,保姆级教程!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